 
- 帖子
- 344
- 精華
- 0
- 威望
- 24
- 魅力
- 493
- 讚好
- 0
|
1#
發表於 2010-2-7 09:41 PM
| 只看該作者
中小企勞工欠競爭力 改教育求轉型是良策
中小企勞工欠競爭力 改教育求轉型是良策,你有何睇法﹖
1 C1 g$ {5 |# R1 _1 [% p9 q0 e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206/4/ghln.html X2 c+ N) C4 W z; [4 ]9 q* x9 p
【明報專訊】「就業」是各國政府的政績標準之一,能創造就業或減少失業,政府的政治生命就能穩當長久,反之是惶惶不可終日。畢竟,政治的現實在於能否滿足選民的期待, 人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足以支撐樓房按揭供款和過著較好的生活,這一張選票投向何方也就不難掌握了。[url=]美國
" n: x9 o1 W- b. g @# {[/url]總統[url=]奧巴馬* X5 j! o$ w8 x4 P
[/url]在《國情咨文》重點提到就業,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為了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拉票;香港雖然沒有美國那樣的[url=]普選
- I! {8 B2 @; H$ H4 ?9 Z* G[/url],卻面對美國那樣的結構性就業問題——大量低技術的勞工,他們如何在高增值年代,繼續在職場上領著昔日的相對較優渥的薪酬?
1 q7 t3 i! o2 k0 G1 f國情咨文救中小企 2 m8 |4 X; B$ H! b- D1 B
300億[url=]美元
+ w( L9 O$ w+ a- b, e[/url]專項貸款
2 |) A! H" j8 [奧巴馬在國情咨文的重點是創造就業,除了長遠創造200萬職位,更特別向小型社區銀行提供300億美元資金,使它們向中小企業貸款時有更大迴轉空間,此外又向中小企實行稅務優惠,這些都是為了上千萬張打工仔選票。美國的失業情况比人們想像的差,雖然失業率是9.7%,但個別州份的失業率早已超逾此數;從就業人口結構看,美國中小企職工佔全國就業大軍65%,是一股足以影響政治的巨大力量。另一個可以反映美國就業寒冬的數字,是一個職位有6.5人爭逐,金融海嘯前是1.7。; s& Q: G; R9 q, r. X
美國的失業率高企和就業不足,在西方世界並不偶然,歐洲的[url=]西班牙
5 T4 H6 Z$ D& M Q2 E9 ^3 x, J* w. | X[/url]失業率高達19.3%,比東歐地區更嚴重,而西班牙青年(14至24歲)的失業率更高達四成二,其背景很值得其他國家警惕——經濟向好時,不少青年輟學打工,或念完高中後即投入社會,提早享受經濟起飛的好處。可是,當經濟翻覆,這些欠缺技能和學歷的青年馬上失去工作,連帶過去優厚的薪酬亦一併消失,他們工作職位流向了東歐地區,那裏廉宜的薪酬搶去他們的飯碗。! z, p- W; `. F
美國的生產職位隨著產業外移流失到價廉物美的中國等「世界工廠」,中國的某些職位流向工資更低廉的[url=]越南
* X, y1 A9 m1 _: e[/url]等地,這和西班牙的職位轉去東歐是同一道理。就業職位外流的國家,想方設法要留著職位,但是當另一些地方的勞工薪酬相對便宜,企業老闆不可能仍然擇善固執留在高薪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去年訪問廣東時,透露了中美工人薪金的巨大差異﹕中國工人平均工資僅是美國的4%,美國不少工作職位流向鄰國墨西哥,那裏的工資比美國低,但也是中國的3倍!
5 [' k/ T" X9 Q7 s1 n* D奧巴馬把保就業的重點朝向中小企,是看到這一板塊的工作職位既是最多但也最不堪競爭,但由於政治原因,他不可能讓這些職位失去,於是這才有300億美元的貸款資金。不過,這只能解救就業困境於一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奧巴馬面臨的情况,其實香港[url=]行政長官" l+ P4 h: x7 Q
[/url][url=]曾蔭權: ~# u8 \% w" s& D3 J
[/url]也同樣面對——如何令失去競爭力的相對高薪低技術勞工,繼續在原來崗位上工作。6 s& g; s6 F% H
然而,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低技術職位將會繼續從美國和香港流失,美港勞工的唯一自保之法是轉型為知識型,在高增值工種裏找到容身之所。這將是一個大趨勢,需要政府的配合才能達到,其中一個方法便是通過教育課程改革,培養出足以在新時代爭逐的勞工。香港也許沒有這種經驗,但美國半世紀前曾經進行過類似的巨大調整——當時,蘇聯發射首枚人造衛星,美國在太空爭霸戰落後蘇聯,艾森豪威爾總統下令要追上並超越對手,於是大舉投入資源,其中包括通過《國防教育法案》,大舉修改教育內容,朝向科技發展,從此儲備大量太空工業人才,美國太空科技因此獨領全球至今,過程中發展出大量民用尖端技術,打造成最具賺錢效益的產業。0 H Z) [5 K4 I/ w7 N, x
半世紀前太空競賽 . w! g# g; ~* T% k
激發教改提升科技& B' y, s7 e" a, F5 e% q) ^8 P
奧巴馬幼時家境坎坷,靠苦學考進[url=]哈佛
7 T8 P6 ~3 I4 X7 j# S' Y. E2 ][/url]大學法學院,從此免卻貧窮,進入政壇,實現改變美國的一己夢想,這是美國當前最具示範效應的知識改變命運典型,他應該比誰都知道這一顛撲不破的道理。改變美國,於奧巴馬而言不應該只是政治上的,還包括經濟和社會兩方面,如何令美國更具競爭力,當然不是頭痛醫頭的300億美元中小企貸款以保住中小企工人職位,而是發起另一場教育改革,讓美國工人仍然可以領高薪而不虞被搶去飯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