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 c* O0 a& Q# q! z" \% ?什麼是血脂肪、脂蛋白? % o3 E4 V1 I0 `" W$ a5 H 主要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磷脂。人體攝入的脂肪,要能夠在血液中循環,一定要能溶於血中才行,因此利用溶於水的蛋白質來攜帶不溶於水的脂肪。此種血脂肪在血液中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結合體,即稱之為「脂蛋白」。 3 j) {+ @; d. z- c5 {( J+ D* x0 A 血液中的脂蛋白主要包括:乳糜小滴、極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此五種脂蛋白的來源、所攜帶的脂肪量與疾病的關係均各有所不同,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與血管動脈關係密切,因此做健康檢查時,除了做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之外,還應該做脂蛋白測定,才能對可能發生的疾病有更正確的預測。 : I* T" j7 L4 f; {. o+ G& A/ q : H4 O3 C/ t! c& [: [怎樣才算是血脂肪過高?$ p4 r: O- K9 B7 }; j
在做抽血檢查之前,請注意以下幾點,以便使結果確實可靠:4 y& Y8 k$ x: |1 K
1. 空腹12小時後才抽血。 % r! B2 a! V' _# o, Z# f2. 身體狀況正常。 $ W' L% h" \. M" K7 @$ C# L9 S
3. 未服任何藥物。 4 D! S* ?' c6 Y p4. 並無節食減肥。 4 ^* h( ^: p0 Q7 x; O 血脂肪數值容易受食物和其他因素影響,因此必須經過2-3次檢驗,才能真正確定結果。若經過多次檢查,確實血脂肪過高,就必須查看是不是疾病造成。 - V! D- m' d$ D3 s ) L. {, Z7 k) k% m2 H, }% q/ y% C為什麼血脂肪會過高?: L$ y( v/ i5 `& m z; y
血脂肪過高可能肇因於「原發性血脂肪過高」或「續發性血脂肪過高」。患有「原發性血脂肪過高」的人,多半來自家族遺傳,因此其雙親及其他血親有此症者,都應提高警覺,定期檢查。. M% K0 T' W3 ?# K9 ~& j2 ]
至於「續發性血脂肪過高」,起源於以下疾病或因素:3 W" I8 X9 \1 y- K' A7 H' g2 V& W
1. 高膽固醇血症5 L8 I8 n" c; Z3 z! h; P5 X! y3 |2 g
遺傳、攝取過多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糖尿病、腎病症候群、甲狀腺機能低下、阻塞性肝病和服用利尿劑。 % j" v- p% X0 v2 I
2. 高三酸甘油酯症0 Q1 s' @. I' Z( L7 s
遺傳、飲食、腎病症候群、沒有控制好的糖尿病、尿毒症及服用利尿劑、降壓藥等。 0 B( J0 B, J( ~7 Q
3. 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U4 P: ^3 `9 C# _
遺傳、肥胖、運動不足、抽煙、服用類固醇、降壓藥等。 ' \1 i, Y4 W" I# y; @4 A; t
1 r6 h( A9 y) I7 L
血脂肪過高帶來身體危害 % H' W m8 |6 @2 l 血脂肪過高,在日積月累下,會加速動脈硬化,引發腦中風、心臟病、胰臟炎、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破壞腎功能引發尿毒症,還可能經常腹痛、生成主動脈瘤等嚴重後果。 0 `8 @9 j' D3 z; P1 k$ j+ N7 m3 g, j% H
; V; y7 s! o. |$ B5 |+ b6 {& u
血液檢查4 Y" A5 Y2 c# [/ }4 m
血液會藉由心臟的壓縮作用,將氧氣和養分運送到身體的每個角落,並將二氧化碳帶出。血液會反映全身的內臟器官和組織的健康狀態,身體的某處有異常時,血液的成分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血液檢查就變成了解全身健康狀態的基本檢查項目。特別是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的血液一般檢查,在健康檢查時是一定要進行的項目。' I* A" u9 j/ N% W2 {) Y4 i; e
- d( P# {8 {9 O8 o* t3 A7 n血液的成分 : }( N2 I2 t V" w' ~* C 將抽血所得的血液經過離心機分離後,分成上下兩層,上層黃色透明的部分稱為血清,下層暗紅色的部分稱為血球。4 k) Z3 o' G3 C0 k( C" j
血清中含有血清蛋白、球蛋白、各種荷爾蒙等。而血球則含有紅血球、白血球球、血小板等。 * [- V4 t* k9 d" |- \: N. U/ i, B# L 紅血球具有將氧氣運送到全身的作用,如果紅血球不足,會造成氧氣不夠,變成貧血。+ a" }9 `# d2 o! N2 a" t* v
白血球會抵抗對身體害的細菌或異物,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如果白血球不足,就容易生病。2 r6 T% `; A8 a4 r. y
血小板則具有止血的功能,若是減少的話就容易出血不止。( J6 Y) h6 F0 w# I" ~$ l
3 w6 B7 o+ l- X A# L2 _8 ^+ C0 P
紅血球數《RBC》 $ L4 G) F: F6 o% M7 r' `- G% i男性:380萬~600萬個/mm3;女性:380萬~550萬個/mm3 " T3 m8 f& j# M7 j! P9 V0 N 血液中大部分的成分為紅血球,紅血球在骨髓製造後,會流到血液中,將肺部的氧氣運送到全身的紅織細胞,並將二氧化碳帶出。9 E0 i' y" y( o; z& ], G2 c9 y
其壽命大約是三至四個月,每天有四、五萬個在脾臟及肝臟被破壞,另一方面又製造新的紅血球。 * W0 Z6 D. N* E; K! w0 { 紅血球數量減少時,氧氣的搬運能力會降低,變成缺氧狀態,產生貧血;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增加過多,血液會變濃,不易流動,血管容易阻塞。 0 c% r" x1 R+ e7 s6 l正常值範圍) _) _% R! k6 ^' @
男性為380萬~600萬個/mm3;女性為380萬~550萬個/mm3,女性比男性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生理出血造成的現象。7 k1 x5 b2 o& G4 ^ [/ q- C; x. C
異常時可能的疾病# l' ~$ v, W* {) r
男性的紅血球減少至380萬個以下,女性減少到350萬個以下時,稱為貧血。貧血時,臉部會變蒼白,手腳冰冷、心悸、呼吸困難、暈眩等,嚴重時還會發生心衰竭、休克等。貧血有下列三種可能因素:因出血或飲食中的鐵分不足引起的缺鐵性貧血;肝臟、脾臟腫大或黃疸因缺乏葉素、維他命B12等形成的惡性貧血;骨髓無法製造紅血球,紅血球被破壞而發生溶血的再生不良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 z3 m* G4 G f$ j; ]+ ]' K0 y
貧血的原因) h5 w& g" F8 q0 E$ M0 I1 m
胃部全摘除手術引起的鐵質吸收障礙、或胃癌、胃潰瘍、尿路傷害引起的持續性出血;過度減肥引起的營養不良等;女性也會因子宮肌腫而增加生理量,變成嚴重的缺鐵性貧血。 3 E" S! [! m! y) V多血症 ; u8 K& }, ^, J8 `# I( u1 O* e, f 紅血球數男性超過600萬個;女性超過550萬個的時侯稱為多血症。患有多血症,臉部會潮紅、頭昏、頭痛、發汗等症狀;容易頭昏、高血壓、臉部潮紅的人最好檢查一下紅血球數量。' w0 X9 D3 K$ ^0 k9 r; S$ u
異常時怎麼辦?3 r5 Q% y/ `8 i s: U, `
貧血時,請再檢查貧血的種類,尤其是再生不良性貧血、惡性貧血、多血症等,需要特別的治療。 ) h; k$ u% `" J/ G- P } y4 O V 病例最多的是缺鐵性貧血,多見於女性,鐵質不足為貧血原因,故應多攝取菠菜等綠色蔬菜、肝臟、肉等鐵質較多的東西。 J y# j' u9 h9 S7 G, \8 U9 b" C3 m6 h7 `' T" B
血 色 素《Hb》─男性:12~18g/dl;女性:11.5~18g/dl / f. ^* P5 M4 n: {. ?血球容積比《Ht》─男性:36~50%;女性:34~47% & F5 S8 O3 f' z) `, c- ]何謂血色素?% Y9 i6 e& \. R& x7 [9 Q1 \
血色素是包含在紅血球中擔任將氧氣運送到全身的重要任務。其是由含鐵的血基質和球蛋白結合而成的,而血色素和氧氣結合,運送至全身的組織細胞,再將二氧化碳帶出。因此,血色素減少就變成貧血。/ C# i5 x: ^! Y* S/ P
何謂血球容積比? . t6 y% j3 |5 B6 Z8 y! K1 y 檢查在一定量的血液中含有多少比例的紅血球,這就是血球容積比。( A' ~, |' b% F- k* [- C( g! {/ a
血色素是紅血球的成分,所以通常紅血球減少,血色素也會同時降低;另外血球容積比也是紅血球對全體血液的比例,所以也會隨其下降。所以紅血球和血色素及血球容積比有密切的關聯,根據這些數值,大約可以判貧血的種類。 1 D4 D" f* n; o: U2 t+ i* m正常值範圍 ) W7 K, H7 O# o1 P" ^6 Y7 [3 i4 o 成年男子的正常值,血色素為12~18g/dl,血球容積比為36~50%,成年女性的血色素為11.5~18g/dl,血球容積比為34~47%。但是血色素和血球容積比的正常值都會因年齡而改變;剛出生的嬰兒最高,出生後六個月左右會降低,以後會再度增加,十五歲左右就和成人一樣;懷孕中的女性或高齡者會稍微偏低。2 B4 I- l1 n3 s: Q. e2 o; |
異常時可能的疾病 1 C* E3 d) [$ E& Q$ W2 w 血色素和血球容積比的值和紅血球數有關,所以這些值異常就和紅血球數量異常一樣(參考紅血球異常);血色素和血球容積比都在正常值以下,就是貧血。大部份的貧血在女性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其次是惡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 , R H% M5 u8 t+ N 血色素在18g/dl以上,血球容積比在50%以上時,就是多血症。多血症也是製造紅血球的骨髓組織異常增生的一種疾病,故一定要接受治療。但這種偏高值也見於新生兒及生理前的女性,這不是疾病,不必擔心。 . {- `( j: _" k0 J) w6 a異常時怎麼辦? + C) \6 B6 D5 U; Q" t# H 血色素在11g/dl以下,血球容積比在30%以下時就必須追蹤治療。4 i; m2 a# Q% z
以紅血球及其分類數據判定貧血 F) F4 q6 A5 ?$ C# s6 o1 B( j
紅血球數、血色素、血球容積比等三種檢查,是要檢查紅血球有沒有異常,針對貧血判斷之用,配合這三種檢查數值,以一定的公式算出的數值有益貧血的分析。 ( N( `; Y' I+ |; d# J7 d7 Z【平均血球大小(MCV)】表示各紅血球所占的大小平均值,以了解紅血球的大小,正常值為80~102fL。 4 f: G7 D6 r% `4 q4 L【平均血球血紅素(MCH)】表示包含在各紅血球中的血色素量的平均值,正常值為27~34Pg。 4 ~- \; h$ c6 ^' }" n4 @1 t$ C【平均血色素容積(MCHC)】表示血色素一定量血液中紅血球容積的比例,正常值為32~36g/dL。9 x$ F1 {( r+ B" m1 u. Q
. M5 h# X- i3 N, _# n, y7 S' G3 ^8 z白血球數《WBC》4000~10000/ul 2 t& ~ X) y! R) R, v# ] 白血球在細菌或異物侵入身體時,要負責將它們吃掉並消化分解,這為吞食作用。當細菌或異物侵入體內引起發時,骨髓造血幹細胞就會製造很多白血球,使血液中的白血球增加。因此,檢查血液中白血球的數值,就可以診斷疾病,這就是白血球數的檢查。 ' x# _2 ` m6 U2 W+ ^+ U正常值範圍 , r+ B6 q9 ]0 P* N 白血球數的正常值會因年齡而異;剛出生的嬰兒,數值在10000個以上;五歲以下的幼兒是6000~11000個,6~14歲的兒童為6000~10000個;15歲以上是4000~10000個為正常值。 ) D. ^' k+ K- r 白血球數也會因為激烈的運動或沐浴、壓力等原因而暫時增加,另外飯後也會增加。5 C5 k. Z2 z& Z: X. {
異常時可能的疾病 * @6 z C2 b' |& @+ R* u( L2 X; d白血球量增加有兩種原因: : z' H6 a; F, ?0 F, S* G1. 對身體有害的細菌侵入體內時。 9 e( g2 l$ M' Q4 S2. 骨髓因白血病而異常增生時。 * R& b2 r T4 k+ k! K+ v
白血球數量增加幾乎都是扁桃腺炎、肺炎、膽囊炎、腸胃炎等細菌引起的感染症。但是,白血球數達到20000個以上時,就可能是白血病或敗血症等危險的疾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其數量可能會達到十萬個以上。 ; p+ |" G4 f+ n! m$ A 白血球數減少有骨髓功能降低的情況和破壞老舊白血球的脾臟功能異常昇高的情況,也可能是藥劑的副作用引起的骨髓機能障礙,故須特別注意。, `$ n: w% ?# v" p, u6 l% a
異常時怎麼辦? $ k# p2 D. [2 v6 q4 M+ G 在白血球數量測定出現異常值時,就必須再進一步複檢;複檢結果若是4000~10000個,而且其他的檢查也沒有異常時,就不必擔心。 " `( `0 X/ o. r. f: e- z 另外,扁桃腺發炎、支氣管炎、胃腸炎、腎盂腎炎等急性炎症引起的白血球增加時,只要治癒,白血球數目也會恢復正常。但也有可能是白血病或敗血症時,就一定要立即住院治療並接受骨髓的檢查。3 t, L4 p$ Q: d: l
白血球數量減少到4000個以下時,身體的防禦能力會降低,容易感染病原體。再減少至1000個以下時,若不立即進入無菌室,就會變成敗血症,這時還要進行骨髓檢查,診斷造成疾病的原因。另外,各種藥劑的副作用也會使白血球減少,若正在服用藥劑,應立即中止。+ B; U P# f6 i( W* _
白血球分類" W( s) E6 e* F6 n7 g
細菌或異物侵入體內後,血液中的白血球會增加。若再仔細研究白血球,可分為嗜中性球和嗜酸性球,嗜鹼性球,單核球,淋巴球五種。& g, q* r( M) C
這些不但形狀不一樣,疾病引起的增減比例也不一樣。檢查白血球分類比例的增減,以診斷疾病,這就是白血球分類的檢查。# A9 i9 j2 Z& `
種 類 可 能 的 疾 病* j1 Y8 E8 P0 N: z/ }9 }$ c$ ~& g% p
嗜中性球增加 扁桃腺發炎,肺炎,骨髓炎,腦炎,膽囊炎,急性胃腸炎,白血病,心肌梗塞,腎不全等% A+ Z" d& L) A2 [$ P
嗜酸性球增加 寄生蟲病,蕁麻疹,藥物過敏,支氣管氣喘,過敏性皮膚等) T$ o' w z" w) a6 B) h' K# ^
淋巴球增加 梅毒,結核,流行性耳下腺炎,百日咳,突眼性甲狀腺腫等6 u& E/ N' R- _2 d s3 V( |
單核球增加 水痘,麻疹,猩紅熱等$ }8 |; f P/ D l9 F3 L+ S/ X
嗜中性減少 敗血症,結核,嚴重肺炎,腸傷寒,再生不良性貧血,急性白血病等& [# l0 z% K$ S( a6 V! y& _6 ?
淋巴球減少 惡性淋巴腫,結核性淋巴節炎,癌症,白血病等+ P6 O' I; O7 t4 n& A8 v: @/ t& J
血小板數《PL》15萬~45萬/UL6 @' w: Q. u, J) k2 _! Z6 O
血小板是血液中所含的成分之一,出血時有止血的功能。7 q2 ?, \ q6 ~* u, s' D
血小板有粘著性,血管損傷出血後,會粘住該部分,變成血栓加以止血,因此,血小板數量減少或機能降低時,會容易出血,且不易止血。9 x4 R3 M1 K! U4 x9 ~
正常值範圍 ' P4 T `' C3 V- G7 Y) ` 血小板的正常值為15萬~45萬/UL,但會因醫院及檢查設施而有所不同。8 i8 [# C# t H5 A
血小板在10萬/UL以下時,就會容易出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會因不明原因的血小板減少,而從皮下、鼻子、牙齦出血,血小板老舊後,會被脾臟破壞,所以有一種治療方法是將脾臟摘除。 0 _9 H, N' S5 \ 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減少時,稱為症候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再生不良性貧血、白血病、惡性貧血、肝硬化、抗生物質或抗癌物引起的藥物中毒等原因。( Q g2 b3 E+ J3 a
若是血小板無力症,則即使血小板的數量正常,也無法止血。另外,因慢性白血病或多血症,使血小板數增加到70萬個以上時,反而也容易出血。- i# `5 h. A8 u) y
異常時怎麼辦? 0 }4 a& M! X7 A5 i. \- a 血小板減少或增加,大都是有嚴重的疾病,所以血小板在10萬個以下,或50萬個以上時,就要在有血液內科的專科醫院接受檢查。+ P* j3 y0 l/ z
紅血球沈降率 # P0 ~" k3 S* q' y7 y- i 在有刻度的細長管人加入抗凝固劑,再倒入血液,垂直豎立時,紅血球會向下沈降,測定這種沈降速度就是紅血球沈降率。+ G- G- s$ s1 @' s/ O
這會因各種疾病而顯示異常值,故不能只憑這個作診斷,但因為這個方法很簡單,故常在健康檢查時用來篩檢。: F N) b: f$ Z4 V6 {) ~6 D
正常值範圍 ! t0 I& s$ \4 i, I; q7 X* C 測定紅血球一個小時沈降多少。若在3~20mm以內,即為正常。但女性有輕微貧血時或懷孕後期,生理期間,沈降速度較快,高齡也會出現較高值。( ~7 a" {' l+ H/ l! n2 t6 F
異常時可能的疾病6 Q" Q) [% J! W( g
數值顯示在20mm以上的異常值時,可能是如下的疾病:% x! _! g. B4 N7 S$ v: m
〔感染症〕扁桃腺發炎,肺炎,支氣管炎,膽囊炎,結核,梅毒,腎孟腎炎等。. ?0 D% I; r- c% ~$ s t
〔循環器官的疾病〕心肌梗塞,心內膜炎,心肌炎等。* S/ d: ]8 f$ \0 @, o
〔血液的疾病〕多發性骨髓會顯示100mm以上的高值,高度的貧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等亦會偏高。 / b+ A- V4 n) p! S' n( W# S. R〔膠原病〕全身性紅斑狼瘡,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等。5 h1 S8 b3 b# H) O/ D8 L
〔消化器官的疾病〕肝臟,膽道系的炎症,胰臟炎,潰瘍性大腸炎,回腸末端炎。 . Q3 w- ~8 _! t0 N$ x! [+ j. g8 u" @ V' N4 Z
) {/ d$ f* H) i; {/ Y: T總膽固醇 & r% i1 ^, j( D& C/ o5 w% N& ?何謂膽固醇?; h5 d2 C4 | m+ ]9 l7 x$ b0 y
膽固醇是體內的一種脂質,有和脂肪酸結合的酯型和各別分離的游離型兩種,合稱為總膽固醇。7 E) q# `5 P; ]& O
膽固醇在血管的強化和維持上擔任重要的任務。另外它也是製造副腎皮質荷爾蒙及性荷爾蒙,消化酵素的膽汁酸之材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如果太多,就會造成動脈硬化等成人病。 9 j: J, ` }4 [( @& {% T檢查可知的事# r# c! D. e9 Z7 u8 z# t. C
日本人的膽固醇隨著飲食生活的洋化而增高,最近心臟病和腦血管障礙(腦血栓)的增加,可能和以膽固醇為中心的血液中脂肪值升高有關。 : T1 Z) N. K0 N5 C 膽固醇及中性脂肪增加的高血脂症長期持續下去的話,容易引起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及腦動脈硬化,因此,總膽固醇的檢查,是動脈硬化及心臟病等循環器官障礙的診斷及預後的判定所不可或缺的。" A5 @( `1 J7 m; m S
正常值與變動的範圍1 @9 O2 u) D6 i1 _0 |6 _
●正常值的範圍4 \. l+ d, d/ ?0 f
總膽固醇的正常值為130--200mg/dl,平均約190mg/dl。) v l9 J5 I' S- T
●因年齡及性別而變動 / d+ w+ x; l9 D. T1 G4 ~" L7 f5 [+ Y〔因年齡而變動〕 5 b1 f4 p6 K0 W4 @3 G3 W+ c 健康者的膽固醇平均值,幼兒為170mg/d1,10歲左右為160mg/d1,20歲左右為170mg/dl,以後會隨著年齡兩增高,50-60幾歲時為205mg/d1,70歲以後又會降低,到80幾歲時,降低到l9Omg/dl。, p1 J* d1 D, e: B) V
〔因性別而變動〕 . G: l$ h9 `+ J+ S 女性比男性稍高,50歲左右平均為210mg/dl。 + R! w( ^/ C/ T1 `* f〔其他變動〕 ) p& n. ^- h) T. l% L 另外,懷孕中會上昇,大量抽煙或喝酒時會降低輕微運動時不會有變動。此外,吃高脂肪食物時,總膽固醇值會上昇。7 C3 v% d$ g! g. p7 b- M& j0 u
異常值時可能的疾病 - P- c% L8 I3 D, v( g) _) y; s●顯示高價時 " ~+ L2 O" S" m9 o# }& h 總膽固醇的臨界值為200~239mg/dl,超過這個值,就必須接受治療,高值時可能是如下的疾病。; {/ O* p) P, l5 X. `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 q0 H/ i/ w9 l1 ]; N1 E4 T# @! L2 p 這是遺傳性強的疾病,會顯示300mg/dl以上的高值,跟腱會變厚,膝蓋會有硬塊。 % T7 _3 {2 X( h T- y- r# K〔續發性高膽固醇血症〕& y/ Y7 W& U) t7 P; ]: N' y- E- o5 g
其他疾病併發的症狀,可能是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弱症,末端肥大症,閉塞性黃疸,脂肪肝,腎病變,肥胖等引起的。* h9 w2 S8 u0 S/ j
●顯示低值時 Y% E$ a2 v9 B6 A 膽固醇值較低時,可能是缺乏酵素引起的原發性膽固醇血症或營養失調。/ S* R2 _/ A' H- S
另外,肝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時,膽固醇會降低。" H7 y* Y: U9 p7 f+ Y* }- @. N
若為異常值,該怎麼辦?4 I8 G" P. ^; ^% J
●膽固醇較高時 , z. X) p1 J) D2 J* d% Z& k0 M 總膽固醇超過250mg/dl時,可能會形成動脈硬化,最好接受治療;首先要改變飲食,改吃低膽固醇的食品,如果這樣還無法降低就必須配合藥物治療,而肥胖的人則必須減肥。 * S0 D' ?0 {& w5 s; T: ]/ B1 T 另外,總膽固醇值超過300mg/dl時,很可能會引起其他疾病,所以必須接受精密檢查。 1 [% }$ u- Q' w4 N+ j; M6 w●膽固醇低時 4 o& X6 R: ^& A! C- X: D, o膽固醇低於120mg/dl以下時,必須調查家族的病歷,檢查肝臟等。 * `: r2 h; i1 B. E1 N9 u' `●降低膽固醇的飲食 : P7 v) }+ g: `3 P/ g: G) r3 P 膽固醇分布在動物性脂肪中攝取大量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食品後,就會上昇。 * b1 \4 p# s% a, d2 H 相對地,植物油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膽固醇,膽固醇高的人,要注意蝦子、牛肉、奶油、乳酪等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的食品,並減少脂肪的攝取量。5 M' Z5 I7 Z8 S7 I
何謂HDL膽固醇?2 y+ |7 D3 z% `! S; H: R
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等和蛋白質結合而成的物質,就稱為脂蛋白,將脂蛋白放在離心機上,會因比重的不同分成開羅微粒體,超低比重脂蛋白的VLDL,低比重脂蛋白的LDL,高比重脂蛋白的HDL等。 . [4 u' D: O' m& V6 T) l/ g% Q 其中含在HDL的膽固醇就是HDL膽固醇。脂蛋白中,VLDL的量較少,一般所說的膽固醇,大都指包含在LDL和HDL內的膽固醇。8 P, ^* ^* K, X5 Z; a# Z: e
膽固醇的好與壞% L$ H9 m1 i6 m7 u
在膽固醇中,LDL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稱為壞膽固醇。 $ H, w$ K# L6 v! E H; h 另外,HDL膽固醇會去除附著在動脈內壁的LDL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故稱為好膽固醇。5 E) a! g: P" }. |2 R: i! q
檢查心肌梗塞和腦血痊症的患者,的確大都是LDL膽固醇較高,HDL膽固醇較低。從事粗重工作的加拿大樵夫,或經常打獵的格陵蘭島愛斯摩人,就很少有動脈硬化性疾病,HDL膽固醇也很高。$ J2 c/ a$ G& y) R* S1 N
最近,測定HDL膽固醇,是健康檢查時防止動脈硬化症必須的檢查。 # g# s% C( f$ J" d5 i4 _: g正常值與變動範圍$ b4 `+ _) P* m2 K5 O* g6 V
●女性稍微較高: H# E& k$ H7 {5 }' @+ V3 J- g
HDL膽固醇的正常值,男性為40-60gm/dl,女性為50-70mg/dl,比男性高一點。 / b R/ n$ b- A: M 男性會比較低,可能是因為抽煙或壓力造成的,不過確實原因仍不清楚。" D |, J' M( ~" I' p( B
據說都市人比鄉下人高一點,另外,少量飲酒也會上升。 1 ]0 D* J, j: K& ?) e. u( Q$ X異常值時可能的疾病 & k! f5 B. ^" e) ^1 x8 N$ } u6 A●低值是動脈硬化的危險信號; ]- O; q7 {1 y7 k, D1 e
HDL膽固醇的測定不是為了診斷疾病,而是檢查有沒有動脈硬化性疾病的危險因子,若低於4Omg/dl,最好注意心肌梗塞,腦血栓,高血脂症等疾病。 9 f+ U/ ^' _5 G( o- ?% I0 ]1 I! H若為異常值,該怎麼辦?, y; o% k0 e7 c9 t4 d
●去除低值的原因 1 Z# j, l+ x, |* }. k c HDL膽固醇降低的原因有抽煙,肥胖,運動不足,糖尿病等,因此,對策就是戒煙,減肥,養成運動的習慣,如果是有糖尿病的人,則只要控制血糖值即可。- {( j9 t; X7 D1 ^% h7 r
另外,總膽固醇高,HDL膽固醇低時,就必須接受治療。 2 Y+ S& Y: L; w z* g2 ^何謂中性脂肪?' i) ^1 p$ D7 c5 [3 U+ P- d
中性脂肪為體內的一種脂肪,也是體內的能量之一,沒有使用的就儲存為皮下脂肪,但大部份是中性脂肪。) p! _; P) ]7 y/ g3 R$ k. ^
中性脂肪在被攝取後,會被小腸吸收,和脂蛋白結合,變成開羅微粒體,進入血液中,在血液中擔任能源的搬運及貯藏,內臟器官及組織的維持等重要任務。% C) b/ A' P' w# s' u
檢查可知的事0 R( d: v( F8 L; P: M
血液中的中性脂肪過多時,會和膽固醇一樣,變成動脈硬化性疾病的危險因子。; C! w" X: _6 g
日本的心肌梗塞患者的膽固醇值並沒有很高,反而是中性脂肪較高,從這個情況可知,控制中性脂肪的值很重要,這個檢查則是防止動脈硬化症所不可缺少的。 - F: C8 w3 A% |, z正常值與變動的範圍 0 c* v! K( P7 u●以數次的測定值來判定2 U3 @: N# z* G# I7 O r, i+ h
中性脂肪的正常值為50-140mg/dl,但最好多測定幾次再判定。 / b! f6 U9 n; E( h, @" ~5 t j●因飲食,性別,年齡等而變動1 x/ c) a6 A' r% u, Q
〔因飲食及時間的變動〕 5 h# P/ K4 n2 ~1 Z3 p 中性脂肪值在飯後30分鐘左右開始上昇,4-6小時後昇到最高。測定時間不同,變動也不一樣,因此,檢查應在早晨空腹時進行。 ( F; ~% }2 A: q〔因性別,年齡而變動〕 7 X7 ^% u2 I5 e+ B 男性的平均值為115gm/dl,此女性的100mg/dl高,男性在40幾歲最高,女性則在60幾歲時。$ s0 b% t5 I7 t7 a
〔因季節而變動〕 4 ~0 {) Q N! R* x0 `8 N9 O 中性脂肪的值在代謝活潑的夏天較低,冬大則增高。 ) R4 I# k# \% a$ K" X! m 此外,農村和漁村比都市低,酒精、口服避孕藥、類固醇劑等的服用,會使中性脂肪值上昇。 1 E1 P( b0 h. }0 ]; [3 L異常值時可能的疾病5 S+ \' C0 a6 G4 _6 P2 K
●疾病引起的高值% L Z3 g! z% r, W& j4 t8 N
中性脂肪值若在150mg/dl以上,就可能是如下的疾病。 3 K9 w6 ?! m6 r2 Q+ Y〔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0 E( r" C+ c7 p- e) R5 M c
幾乎都是缺乏分解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酵素,很少當作是疾病。 / o& \' c9 l) Q/ m" [〔其他疾病〕5 q8 d) G5 ^" \& i
庫辛氏病,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糖尿病等會使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增高。) q: u5 D/ u' L7 p
〔肥胖〕; `8 \3 b4 {2 O
中性脂肪顯示高值的原因就是肥胖,中性脂肪會隨著肥胖程度而增高,60幾歲的女性值會較高,可能是因為肥胖和運動不足。% r7 y- @# D2 H L& E
〔飲食與喝酒〕 0 t! w( }5 Z8 T- p" M/ n. Z 攝食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等高卡洛里的食物,中性脂肪就會增加,平時經常喝酒的人也會上升;但禁酒2-3星期即可改善。6 C# d" ~7 f! r- N
若為異常值,該怎麼辦?2 t! q2 `. B- K7 [
●最重要的是在家庭控制- l4 D2 S6 U( {; y/ S
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是先天的,故必須在醫院接受精密檢查和治療。另外,大多數高值的人,都是肥胖,吃大多,運動不足,喝酒引起的,而且是造成心肌梗塞,腦血管障礙等動脈硬化性疾病的原因,所以在家庭控制最為重要。 5 U8 p q+ D# _0 K4 W 喝酒的人應禁酒或節制喝酒次數,肥胖或運動不足的人,應養成運動的習慣,控制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多的食物等,大概就可以改善。 " K0 B5 x( {# [3 z; D! l2 v6 ?1 F1 n! I' p
( M, N9 u( [6 e. o, q- F# h
% Z1 v \" d1 v+ j. b膽固醇7 X! g8 b+ R! g7 m, z, h
膽固醇過高所導致的心腦血管病變,是頭號殺手,許多人聞膽固醇色變而拒絕美食。膽固醇從何而來?它對人體只有弊而無利嗎?專家建議,現代人應將認識它、預防它、治療它,視為當務之急。* K" S' e2 W1 v. X8 `, ^, L
3 y) }; p1 ^' m& k) z
膽固醇從哪裡來?, w7 c) U0 R' D7 \: [
膽固醇可由肝臟自行合成,也可由動物性食物中攝取。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液中,約含有100克至120克的膽固醇;其中約2/3是由肝臟和小腸壁製造而來,另外約1/3則由食物中取得。 - V& A4 ?* L3 i( l: p" U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自行合成的膽固醇與經食物攝取的膽固醇,會保持一定的比例,不會有膽固醇過高之虞。但現代人的營養過剩,加上運動量不足、情緒緊張,就會擾亂身體的調節作用,產生病變。 - r. I, s& K5 F7 I( d& n; r6 d L. A- a膽固醇異常的誘因 : u1 {, |2 T, M- i) J7 D. Q高膽固醇血症可謂是文明社會的產物,它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 @ l. R1 }) b
l 遺傳 1 L1 Y2 g b8 ?雙親中一人帶因,其發病率比一般人高2至3倍,且多在60歲以前就引發血管硬化、心臟病。若雙親皆帶因,則更為嚴重。 ( J0 ]5 I! J; `8 pl 飲食習慣偏差 * C( v* w! s' |) `$ ]0 M z, W長期嗜油脂與熱量攝取過高的人及抽菸的人,其膽固醇易過高。 8 p7 N( h7 N/ |$ jl 運 動量不足" q: a1 j# H5 c* B
現代人的活動機會相當少,加上生活在都市型態的狹小空間裡,休閒與運動的機會不足,使熱量的攝取與消耗無法平衡,增高膽固醇的數值。 1 o% c" ^$ P( m: d) _
l 情緒異常 & z- U( {1 k/ b+ g$ R緊張的生活、不安的情緒,會使得內分泌紊亂,進而使人體內的膽固醇產生異常。 0 l% e9 u5 ~ v* }& o4 `7 il 疾病與藥物 1 c* x& j1 z9 D有些藥物會影響代謝,引發血中高膽固醇。而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變、肝臟病變、甲狀腺功能異常、高血壓、膽道阻塞或肥胖症等,也較容易引發高膽固醇症。 - @# Y0 K( s# G+ z; e膽固醇有好有壞 # r+ z3 o7 v# p, g3 c8 Y9 e8 i與膽固醇相關的脂蛋白,主要有下列三種── + }: A+ q& q0 y' o* E1 K9 Xl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 ]8 W% f4 L, p* ]7 |/ v
負責從肝臟將脂質攜帶至全身各組織,此時VLDL也會轉變為LDL。 & S( n, e$ n d, M. A
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 f1 B7 d5 Q) C身體內的膽固醇主要由LDL運送至全身各部位,若過多將對人體不利,因而被稱為「壞」的膽固醇,是造成血管阻塞、硬化的元凶。 * C2 I$ V* N( u- L- ]
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2 M8 D% r' U8 S- `7 A6 Q
一種對人體有利的「好」膽固醇,可將黏在血管上多餘的LDL運送回肝臟排除,有保護血管的功能。 & B6 n) H+ T9 y, U# k3 s' R
標準的膽固醇值為何?: s7 F" L: H% Z1 Q" W9 O! Y, Z
一般來說,只要血中總膽固醇值每百毫升達240毫克時,即可視為膽固醇過高。但現在醫界更直接以血中高(好)、低(壞)密度脂蛋白的值,最為診斷依據。 ) Y F- p8 u9 I& l9 y 醫師表示,當HDL低於35mg/dl時,即需進一步檢查;如果LDL超過160mg/dl時,則表示膽固醇過高了。0 Y7 [1 T; E, b9 R5 b( W
膽固醇的重要性0 G/ k4 x! }0 E7 g; Q. e6 Q1 i0 o
目前醫學證實,膽固醇對人體健康,具有以下的重要性── 6 ?( T, Z k( L8 w1.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缺乏時細胞就無法完整。 , g' Z6 d& K" K7 C7 _6 Q0 |# P& j6 T
2. 皮膚中的膽固醇經陽光的紫外線照射後,可轉化成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 ( M% u, ]+ A& B3 k8 E3. 膽固醇是製造腎上腺素荷爾蒙、性荷爾蒙的要素。 . }; p3 Q3 _6 e/ @1 z* u4. 膽固醇可轉變為膽酸,以助人體消化脂肪。 & l7 b0 u/ t6 D% ~( q1 I5 Z# z5. 膽固醇可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功能。 , B# }2 h& b. o) g/ M6. 膽固醇可保護紅血球不被破壞,增長紅血球壽命,防貧血。 " x6 @. @. r4 m, u, Y1 c
7. 膽固醇對於血管脆弱、老化的部分,具有保護作用。 1 H+ Q% h: I/ e6 H3 `# o8. 膽固醇中的好成分HDL,會混在血液循環中,將多餘的壞膽固醇,自血管壁帶回肝臟。 # {5 G$ T# S g" N; ~. A
長期過低也是疾病 , ?, X$ V& S7 v4 s: B 血中膽固醇含量長期太低的人,容易誘發下列的身心症狀: % v; E! `( Q& B+ l# M/ x X1. 思考力下降、反應遲鈍,加速腦部老化,易誘發老人痴呆症。 8 @% j$ r5 b/ e- N2. 身體機能缺乏膽固醇的運作,會提早衰老、加速死亡。 " U2 ?2 j( _* C# a( D& k
3. 血管失去膽固醇的保護,也會變得鬆弱易破裂,導致腦與心血管的病變。 % G+ J5 ~' O" x" P; X. D. t4. 發育中的孩童若膽固醇不足,會引起營養不良、發育受阻礙。 " L) T0 [, N+ c; V" G2 k" d
5. 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要素,如果含量太低時,會使心肌細胞功能衰退,抗癌能力下降,而增加罹患大腸癌和肺癌的機會。 , q) U6 J- D Y/ {6. 膽固醇在組織細胞內會形成荷爾蒙,有助於男性精蟲、攝護腺素及男性荷爾蒙的製造因此長期的不足,將使性功能減退,甚而影響生育能力。 " ?" z _+ a5 a2 v7. 缺乏旺盛的挑戰力與企圖心,對金錢、地位、學業的佔有慾與競爭心都不強。 4 R' W$ e4 x9 Q/ h7 K4 j8 F
8. 容易出現消極、憂鬱的心理,甚至有幻聽、幻覺、暴力或自殺的傾向。 & x! h1 n7 ~" k+ d; j1 C高膽固醇將引發心血管及腦病變 ) a6 P+ ~% x& g" C% W M9 ?, w 膽固醇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推進器,且隨年歲漸趨嚴重,一旦遇危險因素即會出狀況。長期高膽固醇將引起下列疾病── f- a2 W8 d6 w
l 動脈硬化/ L5 X9 n% a4 U1 E
體內若膽固醇過高,再加上中性脂肪異常,將導致動脈硬化,使血流變不順、血液易凝結、血管受阻塞,而引起局部細胞死亡。 ! N0 V( x6 o3 K# ?, g/ y
l 狹心症 ' O, J. N" I1 m( c若心臟周圍的冠狀動脈也硬化時,心臟將無法獲得足夠的氧及養分,患者胸部將產生巨痛和強烈的壓迫感。 2 Y( A5 B: M4 o5 J: o0 |
l 心肌梗塞 4 r0 X) b9 y: B" l! J8 B% K' R比狹心症危險的病症,也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3 C% T! W1 I# F: W& @l 中風 : D6 Y# w" V( C4 |+ P% T膽固醇過高會使腦血管障礙,產生腦血管破裂或阻塞等現象,導致腦溢血或腦梗塞。 0 G, K, D8 ], R: V- M5 Q* ul 糖尿病 ; m/ M6 }/ W# R: c" ~2 @/ B膽固醇與胰島素有密切關係,因此糖尿病患者通常合併高膽固醇血症。 # O' z; F' V v6 wl 中樞性眩暈 - f8 E5 e" B( n7 L! L2 c* g3 v! b$ V因椎基底動脈硬化而導致頸部僵硬、緊繃、痠痛及耳鳴、嘔吐、頭暈。 0 N1 H0 }: A/ i5 ? t. V6 ^飲食清淡勤運動常做健檢是良方 ( q4 I g+ d# Z( c+ e; Q0 d2 m' g; [ 防治膽固醇異常須從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做起,專家建議注意下列事項── V- K: m2 O: Nl 定期做膽固醇檢查,隨時掌握正確數值。 J8 K% f" j# `' P9 j
l 飲食求清淡,選擇低膽固醇,控制每日攝取量在300克以下,並注意熱量的攝取。 ) b. T/ |+ O6 \l 少量飲酒,能增加好膽固醇,且使血液不易結塊,但勿酗酒。 9 M$ i, w/ a. Z; B% Nl 抽菸易破壞好膽固醇,戒菸可讓好膽固醇回升。 ' W% l& X6 P! ~# y
l 不生氣、緊張,並且重視休閒活動,均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 0 v+ H7 W9 }2 |8 r$ {! _2 j
l 運動的選擇以耐力性訓練為佳,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打太極拳等,每週儘量維持在3至5回,運動時間為20至60分鐘。在開始運動前最好先做「體適能檢測」,由專家開立運動處方,較為安全且有效。 / W$ i3 z) Q0 D% ?
8 V0 |. P5 Z1 n0 C8 R3 ~ 如果飲食、運動治療無效時,即須接受藥物治療。. R1 X" @2 b. C6 c9 O
3 {8 \2 ^1 s, ^, R7 N6 u/ b. k: D; B* o
1 H2 y4 ]' Z" X* V. ?/ s( V
心電圖檢查 : \4 G a2 v5 E6 c2 I
心電圖檢查,是心臟檢查中極重要的一項。其原理是透過心臟收縮和擴張運動所產生的弱電流,當此種電流流經全身時(人為導電體),可經由安置在手腳上的電極,轉移到電流計,再以波紋記錄在紙帶上,此即是心電圖。 5 o) a) l+ d% W' i* x- n. p/ Y, b: L 當心電圖上出現異常,顯示心臟機能有某種障礙,可用來及早發現心臟的疾病。1 o4 z7 d. m) ] V" x
" w; J: b9 b! M: U1 F; w
心電圖的疾病診斷 6 ~* }7 e9 c, M5 D# j4 v# _' M 心電圖出現異常波形時,醫生可依波形的變化,來推測可能罹患下列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臟移位、不整脈、冠動脈不全、心囊炎、電解質代謝失衡、心房或心室肥大症等。8 @% }% b$ B' O) w- z4 e
' z; |- A% H, o$ |# F# {! K心電圖的檢查方法 ' L$ D' I" Z5 b6 ]2 J) X: F 仰躺,裸上半身,在前胸和手、腳部位接上電極;心電圖檢查沒有副作用,既不痛也不癢,更不會發麻,可以儘管放心。 1 k. e% Z) M, w# D) J( r7 y8 l" {+ a, t! v' ?3 i1 R9 [
注意事項 + M& o+ W W2 S. e. G F8 Q6 q# P接受心電圖檢查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 E8 ]/ n% Z" E, o3 v1. 檢查時情緒保持平穩,不可以談話,且應保持固定的姿勢,以免影響檢查。 . u% {$ p& M4 \/ n( N$ ~% R2. 金屬性物品如:手錶、皮帶扣、拉鍊、裙鉤、鈕釦等會干擾檢查,應避開。$ k- |8 s2 }# K0 M0 `+ _: h
3. 身上應保持乾爽,因為潮濕(汗濕或尿濕)易導致干擾。 , n* { F' s' r8 d! c, T7 r4. 寒冷季節時,宜在暖氣室內進行檢查,避免病人覺得寒冷,而造成干擾。( y8 x1 S' v# u E1 d
5. 絲襪和褲襪可能引起導電不良,檢查前應先脫掉。 " n5 s$ g) H( g0 K% I6. 在檢查前一小時以內,請勿抽菸、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的飲料和食物。 / [4 j# R% k% j, z, g/ r" o7. 禁止在檢查前做運動。 " Z |" k0 N' `+ `+ h, D; m6 Z \! t; o0 v* {) X0 f
心電圖檢查的功能限制7 y% z" V+ Q0 h, P8 b) y
心電圖檢查必須在安靜狀態時實施,且檢查時間僅數分鐘,某些發生於動作狀態下的心臟病症狀,很難由安靜時測得的心電圖判讀出來,如狹心症。 7 |/ j" `! T7 }% u+ Q" W 若檢查結果顯示「異常」時,應該遵照醫師指示,好好診療;若檢查出「正常」時,也不可掉以輕心,仍應多加注意自己的心臟狀態。# z' s& @3 u5 H/ E" n, Y
+ Q! K Q$ i5 U, h% C6 w
! [+ `" |3 M! W8 Y: {" Q
) t( q; j& M; W' w6 J/ B4 V, q2 C
B型肝炎4 h4 V7 O4 D1 r% e) p. A# _
台灣地區至少有300萬以上的B型肝炎帶原者,成為人群中散播B型肝炎的不定時炸彈,有的帶原者甚至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而致命。提醒民眾應對B型肝炎有更進一步的認知,防止自己與家人成為B型肝炎的俘虜而遺憾終生。 & v1 z& ]+ V$ \6 y; W5 b3 ^7 S, z6 V6 a/ i0 K4 u3 {* `3 q, ~
認識篇( ~( u% f1 N1 u& `/ n% o$ I
很多得到B型肝炎的人並沒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不明顯!只有抽血才知道肝功能異常,發炎厲害時才引起倦怠、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更厲害者才會出現黃疸等明顯症狀。因此很多帶原者並不知道自己已感染B型肝炎,更不知道自己應該長期追蹤。. ]/ x& H6 s$ F, I3 Z
V% T# l }: D
何謂B型肝炎帶原者?: I9 |: a0 n8 e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為陽性者,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亦即血液中有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存在。然而,光是表面抗原陽性這一項數據,並無法告知帶原者的肝受損程度,因為它有下列幾項可能性: 7 W! P& f+ W0 K" D9 d1. 健康帶原者。 ! L! A# ^. {* ?; ?/ X& S2. 急性或慢性肝炎。 7 L% X7 ]; `2 _3 O3. 肝硬化。 1 ]) z% f6 {5 k6 C4. 肝癌。 + r: s3 I/ O' H; x! O
因此,當確知自己是HBsAg陽性時,一定要繼續做進一步的檢查,並定期抽血檢查肝功能、血中胎兒蛋白測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l- g& V$ {5 l# {
+ |* N D# C* e% r4 ~! h/ G: d- b# Y
B型肝炎如何被感染?8 y2 T! q9 i) ? b, F+ ~
國人B型肝炎人口居高,又具傳染性,為了避免在不知不覺中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是防止家人被感染,一定要先瞭解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 C) C$ Q& t1 J, T
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液、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尤其是進入血液內,對B型肝炎沒有抵抗力的人,就可能受到感染。其傳染途徑分以下兩種── # q8 N. {& z3 q' \. H4 L
l 垂直傳染 3 H+ c- t9 _* [( c又稱母子傳染,意指帶原的母親,在生產前後將B型肝炎傳染給新生兒。尤其在民國73年以前,未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時,多數人在出生時,已感染了B型肝炎。 7 P& P! |- k) R( V1 P
l 水平感染! J4 K% f- ?+ g
指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進入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而傳染。如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刺青或共用牙刷、刮鬍刀,都可能感染B型肝炎。 ! m* Z R1 M7 _$ J8 G7 C
致命篇% j" [% Y* J' P6 `$ W1 I6 D
B型肝炎帶原者不僅會傳染給別人,最可怕的是病毒將潛伏在肝細胞內,而演變成下列致命的三部曲--3 O) q+ `1 _% {8 Z! N) o8 k* {
一、慢性肝炎 : w/ @/ o! a5 ]# h: Z即不正常肝功能持續六個月以上者。醫學研究指出,年齡愈小就感染病毒者,愈容易變成慢性帶原者。從小就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帶原者,幼年可能根本沒有症狀,但15至2O歲起,開始出現較厲害的肝功能異常症狀,成為慢性肝炎患者。# ]3 o) P @' m' M+ U
二、肝硬化 2 n. b5 K: w+ ^8 ^9 Z, c由於人體與病毒大對決的戰場是肝臟,所以每一次對決都會造成肝炎,並在肝臟留下傷痕,發炎多次後,會使肝臟纖維化,最後變成肝硬化,或因慢性肝功能衰竭而呈現黃疸、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而死。臨床顯示,從小就帶原的人,在2O至4O歲時,是形成肝硬化的高峰期,且血清e抗原持續陽性愈久,導致肝硬化的機率愈高。 ! E' D! `; n- K7 a) z" r三、肝癌7 O+ s; E* ~+ D c
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細胞癌的機率,大約是非帶原者的15O倍,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男性、有肝癌家族病史等高危險群帶原者,每三至六個月左右應定期接受肝功能檢查、腹部超音波及甲型胎兒蛋白檢查。- e$ I& v0 E. o% T' h
B型肝炎病毒除了會引起肝病變之外,也會引起腎病變,如膜性腎炎、膜性增殖性腎炎及間質細胞增生性腎炎。上述「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程變化三部曲,只要患者多留意,並加強追蹤檢查,仍可將風險降至最低點。 5 Q- L6 J* D a/ h, L檢驗篇 " s3 ]5 h i- _! `3 o B型肝炎的HB病毒,在血清學上會呈現三種不同的抗原體系,分別是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及e抗原,而每個抗原都有相對的抗體,它們各代表著不同的臨床意義;因此,透過抽血檢查血清中的B型肝炎抗原體系,便可得知體內有無感染B型肝炎病毒。 2 v! E" W: N6 o# x- b7 K何謂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4 ^0 m: i; K/ F8 n) ] 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有一層蛋白質,稱為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也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 3 Y( F( I) Q3 ?8 _+ U; O何謂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 2 m8 u( S, \& v' k
抗體是人體製造出來對抗抗原的物質,稱之為表面抗體。B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存在,對B型肝炎病毒具免疫力,不怕感染。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表示體內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可能是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或者從未受到B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而且對B型肝炎病毒沒有抵抗力。 - p0 u5 x9 z& ^* J, P何謂B型肝炎核心抗體Anti-HBc $ s2 M ~- L; g: c K+ ~- j: i 人體會產生核心抗體與核心抗原對抗,但這種抗體不具保護作用。核心抗體陽性只表示曾經感染過B型肝炎,可能現在仍受感染,也有可能已痊癒。要區分這兩種可能性,必須要看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才知道。; t- V/ z" V% A0 ]. ~
何謂e抗原HBeAg ) Y1 {2 V% J& E# X$ W# J 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大量繁殖時,所製造的一種蛋白質,稱為e抗原。e抗原陽性表示B型肝炎病毒活性強,血液中仍有許多B型肝炎病毒存在。所以e抗原可說是病毒的活性指標。) }' W2 y a0 z* Y+ [; T: U& Y
何謂e抗體Anti-HBe$ }5 |* ^0 H9 q& B
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對抗e抗原的抗體,稱e抗體。e抗體呈陽性時,表示病毒的活性已降低,人體內B型肝炎病毒的濃度也降低,此時肝發炎的情況已較不明顯,傳染性也降低。 & G% u2 x( ]/ G! Y3 ?: S9 N 醫師表示,多久需做一次追蹤檢查,這要由醫師視個人的病情不同而定,帶原者一定要持之以恆,尤其是已演變成肝硬化的病人,更是馬虎不得。 8 @" v9 ]/ j1 f9 @治療篇 X8 h& n: Q) D* c/ B: _) {- V' l 當初次被知自已是B型肝炎帶原者,應該怎麼辦?醫師給您下列的建議-- 6 C1 r0 \1 j# A/ v2 f" M B型肝炎帶原者的應對之策: + Y( I) i% ?) G* ]2 y1 B @1 G- ]
1. 請醫師進一步鑑定,確定是肝功能正常的帶原者或肝病患。 4 w6 @2 g; G( c" F; X) B/ ^2. 不迷信偏方,亂服藥物。 3 t# j; |1 U: K0 a% q8 t
3. 不輸血給他人。 @! w: j; c3 N3 o5 t4. 避免過勞,養成規律起居。 ) _, m/ x6 p* a" ]2 B' E* P1 _
5. 避煙、酒,少吃發酵食物。 % l3 J' @9 S/ @+ n) L& R$ b( w
干擾素治療是目前的較好選擇( O3 i- W) A( o3 D
目前對B型肝炎治療效果較好的是干擾素。干擾素可以抑制病毒活性及促進免疫系統運作,以改善肝發炎的情況,並使GOT、GPT的數值下降。不過B型肝炎表面抗原仍存在;也就是說,帶原狀態依舊存在,有些患者在停藥後又會復發。雖然有這些缺點,干擾素仍是目前最佳的藥物選擇。( _' T( k1 _( h8 s/ L
並不是每一位慢性B型肝炎患者,都適合接受干擾素治療,因為干擾素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機轉,因此只有某些特定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才建議接受干擾素治療。雖然干擾素有相當恆定的效用,但治療後仍為帶原者,加上價格昂貴且健保不給付,所以醫界正繼續努力尋找其他療法。 ) j/ S! }7 _* ]: P9 q1 c8 nB型肝炎 V.S.孕婦與新生兒8 o2 w/ r8 n6 J- n* N+ O
台灣大約有3%至5%的新生兒在生產時即被B型肝炎所感染。其中有將近90%在日後會變成慢性的肝炎帶原者,他們終其一生都將活在肝硬化及肝癌的陰影之下,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1 X: K7 X* l" y
B型肝炎病毒主要是經由血液傳染,如毒癮者、同性戀者、醫療工作人員、需經常輸血者都是高危險群。但是B型肝炎也可藉由唾液、陰道分泌物或精液來傳播。B型肝炎感染後的潛伏期約為數個月,初期症狀有點像感冒,如疲倦、沒有食慾、噁心想吐,甚至輕度發燒等,若繼續惡化會出現黃疸、小便深黃、灰白色糞便等症狀。一旦被此病毒感染,可能引發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嚴重時則會導致肝癌。 , |" ^& |- A3 f6 u1 } x孕婦罹患B型肝炎會如何傳染給胎兒 ! n! p- E2 A; L 少數肝炎病毒是經由胎盤直接傳染給胎兒外(小於5%),大多數新生兒都是在生產時接觸或吸食了母血或母體分泌物而感染到B型肝炎。如果孕婦在懷孕末三個月發生急性肝炎,那麼將近50%的新生兒會被感染。 $ |4 h6 q$ q' P ~+ E 醫師表示,孕婦在懷孕七個月時需做B型肝炎的篩檢,以確定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包括的抗原和e抗原);尤其是e抗原呈陽性反應的孕婦是屬於高傳染性,有較易形成慢性肝炎的傾向,所以其生產之胎兒出生24小時內需要注射B型肝炎的免疫球蛋白,暫時控制或抑制肝炎病毒對新生兒的侵犯。此外,嬰兒仍需在出生時、三個月及六個月大時注射B型肝炎疫苗,以免變成慢性肝炎帶原者。 0 I0 g4 d. C4 t6 f |B型肝炎母親可以哺乳嗎?2 e3 v7 c& O$ B8 z
雖說尚未證實B型肝炎病毒可經由乳汁傳染,但若母親是一個e抗原帶原者的話,最好還是避免哺乳。 5 W0 w7 X9 N2 f( S" T. q如何避開B型肝炎的浩劫 ! d. Q& ?7 b2 s& @1 m3 ?9 K 其實,B型肝炎雖然可怕,但健康人只要做好預防工作,將可免掉許多被感染的機會;而B型肝炎帶原者更應該從生活及飲食中加強保健,讓B型肝炎不再成為國人的夢魘。, I* q! V* Y# f; o( F5 I# ~( `
杜絕B型肝炎的方法 ( _$ `3 |; y: M& W" j7 {) i 罹患B型肝炎之後,其病情發展複雜又多變,所以最根本的防治之道不在於控制病情,而是在於預防接種和杜絕感染的途徑。請從下列日常生活作起──" Z9 c: W- W: u
l 從下一代保肝 / p5 a1 }) a4 h# B* F自民國73年起,所有新生兒於出生後3至5天、隔一個月後及滿六個月後,分別施打B型肝炎疫苗:若媽媽是e抗原陽性,則在出生24小時內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此措施已讓孩童B肝帶原者大大降低,效果極佳。 7 E& w+ _ }! v# W) _' gl 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 ^4 r1 b0 L! e5 X2 k, R" q
注射後可產生免疫力,將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凡高危險群者應及早檢測抗原、抗體,若血液中無B型肝炎表面抗原(即無抗原者)、無表面抗體也無核心抗體者,最好接受疫苗注射。 ! o# L0 D/ M1 M7 q: dl 避開感染源 : W, R0 t6 g% X3 D1 H; q, q儘量不要穿耳洞或刺青、紋眉;不可使用別人的牙刷和刮鬍刀;接受針灸或打針時,必須使用拋棄式的全新針頭;看牙醫時要留意器械的消毒是否完全,最好選擇有一人一套式的;並且不要嫖妓或與不明健康狀況的人發生性關係,減少感染的可能性。 8 G! |6 l* |& D+ v5 A: \6 b- I" ^B肝帶原者的調養法7 W4 f r8 W0 O6 Q
日常生活調養得當,是B型肝炎帶原者避免轉變為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因素。專家建議B型肝炎帶原者,應注意下列飲食與生活習慣── 1 j+ b0 S& M0 ~
l 避菸酒1 W. o% n6 j6 U9 R
醫學研究顯示,有抽菸、喝酒習慣的B型肝炎帶原者,其罹患肝癌機率是不抽菸、不喝酒的B肝帶原者的4至5倍。 6 g9 X: B2 I# ?
l 多吃深綠色蔬菜8 y) R* G. f; ?% B( j
研究報告指出,一星期吃六餐以下深綠色蔬菜的B型肝炎帶原者,其罹患肝癌的機率,是吃六餐以上者的4倍,因為深綠色蔬菜所含的維生素A,可預防B型肝炎帶原者轉變為肝癌。 ! l0 f$ M% g9 n: E {
l 少吃發酵食物 + i1 _1 C( ] e1 x/ X, d* d* a) p醫學已證實,黃麴毒素是導致肝癌的因子之一。因此少吃花生製品、豆瓣醬、豆腐乳、豆豉或臭豆腐等發酵食品,可以減少食入黃麴毒素的機會。 , G$ M6 l9 l2 D: l
l 保持均衡營養3 Z2 R" N) P+ U6 q
平日飲食講求均衡的營養,不必特別吃補;隨意進補,反而加重肝病病情。 0 Y* y! R/ k1 `8 E5 il 不要亂服藥物9 t6 `; @- k: F! m
不要自行服用「保肝丸」、「強肝丸」等成藥,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5 i+ U! H- w# l) F5 ` el 作息正常# u$ ?3 ]# G/ e8 B4 X( \
保持規律的生活起居,避免勞累。 * t( \$ {6 D1 A( w
l 培養運動習慣 . {" D0 I+ i, e1 E% k% n' |運動可提高身體機能,只要體力允許,不必限制運動量和運動方式。 ) N6 H) m; C9 k6 r% C/ w1 il 定期追蹤檢查: b; z5 Z3 q0 A: N0 C
B型肝炎帶原是轉變成肝硬化、肝癌的最大元凶,請務必與醫師配合,定期做追蹤檢查。 " a8 w# L3 t& r7 W: ~: D - B% X" n/ y* [# cC型肝炎 * W. k" A0 ]( Y3 q) o3 {! x! P C型肝炎是由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感染C型肝炎而不自知,直到演變成肝癌末期時才發現,為時已晚矣!$ f- O3 A* C# ]- E9 B7 {+ n4 X. i
1 \! J' _& J+ c; ^ w8 S
C型肝炎的感染途徑 + `+ F7 @/ v& a: v C型肝炎的主要感染途徑是輸血或注射。所以,血友病病患及以靜脈注射成癮的人,感染C型肝炎的機率高達60%至90%。台灣醫界在民國78年發現C型肝炎病毒,隨後並發展出檢查C型肝炎的試劑。 $ u2 H0 _7 m% F# ?# A C型肝炎的其他可能感染途徑,尚包括使用不潔針頭、針灸、刺青、穿且洞、共用牙刷及刮鬍刀等,就和B型肝炎的水平傳染途徑相似。此外,C型肝炎不太可能經由母子傳染,這一點和B型肝炎則不同。! P q9 U3 u6 l9 `* Z
C型肝炎的症狀與病程7 M; n9 ?% R0 P3 z3 Y9 h5 w& i0 _
感染C型肝炎初期,大多不會很快就出現症狀;病情陸續發展之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倦怠等症狀。若不幸演變成肝硬化末期,可能出現倦怠、黃疸、腹水或水腫;而演變成肝癌時,則將出現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瀉、黃疸、水腫及腹水等症狀。 3 u3 W- _- }5 W; \7 l& T$ a) a4 Z C型肝炎的病程進展快慢因人而異,不過大致而言,在感染之後10年內,是慢性肝炎階段;20年後約有 1/3被感染的個體,可演變為肝硬化,而30年左右即可能併發肝癌。 2 Q# J8 b9 S9 [- U: d# X* n& J如何預防C型肝炎感染? 6 p4 S4 I8 N* w 到日前為止,C型肝炎疫苗仍在研發當中,所以沒有絕對的預防方式,雖然經由輸血感染的途徑已被控制,但下列避免感染的方式,仍應謹記── & I; }8 ?9 k+ F1 @7 m1. 避免不必要的打針、針灸、刺青、穿耳洞。 . U5 c) l# e0 m9 f+ n( x2. 不要和別人共用牙刷、刮鬍刀。 & t8 ` }* P @) H0 K$ k3. 避免不潔的性行為。 " P0 C: C4 b% ~2 P* s7 r4.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6 {- Z, [# Q2 ~" X- h 8 g% U! D9 e) i. [* ~/ H {$ Q& Y' j,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