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求助]點解大光圈會景深淺?
[打印本頁]
作者:
hold_find
時間:
2006-9-3 08:15 PM
標題:
[求助]點解大光圈會景深淺?
點解大光圈會景深淺?我只知道是物理法則,但到底是甚麼物理法則?
求各位大大解答
thx~
作者:
admin
時間:
2006-9-3 08:30 PM
慢慢睇, 好詳細, 重有軟件可即時計算DOF
http://www.tangentsoft.net/fcalc/
影相由藝術創作變左科學物理
作者:
hold_find
時間:
2006-9-3 10:17 PM
有冇中文?同埋我係想知個原理,不過都多謝你
作者:
AWU
時間:
2006-9-5 08:11 PM
假如拍攝主體與背景距離遠的話, 即使用到f22, 景深都可以好淺.
仲有就係, 同一光圈下, 拍攝一樣的景物, 用長焦距的鏡頭會比短焦距的景深淺.
至於點解大光圈會景深淺?
可以有以下解釋..
簡單的說就是當我們對焦完成後,景物在底片上呈現完全清楚的距離範圍,也就是『焦點前後清楚的範圍』。因此景深是「一段距離」,在這段距離內的物體都應該是清楚的。而影響景深長短的三大因素為:
光圈的大小
鏡頭焦距的長短
攝影距離的遠近
光線在砰到介質(物體)時,會產生輕微的『繞射』現象(光線前進的路線會在通過介質邊緣後,做極其微小的行進路線偏離,這就是『繞射現象』),造成影像的偏差。一個被攝主體,是由無數個小點所構成,當這些點透過鏡頭後,每一個點在焦點平面上,也只能形成一個影像。而沒有一個鏡頭是完美的,因此!繞射現象會使此點落在焦點平面上時,形成一個非常小的圓圈(就如同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灑落在地面上的光影多數都呈現圓形一樣!),稱之為『模糊圈』。當模糊圈大到人眼可以辨識時,影像即開始模糊,就是到達景深範圍之外了。
鏡頭本身只能得到一個焦點距離(因此我們所謂的--焦點平面,就是所有影像清楚表現所集合而成的面積了。),位於焦點之前與之後的影像,模糊圈就會相對的變大。當光孔變大時,模糊圈就會相對的加大,影像就越容易模糊
所以,光圈大小是影響景深的第一個因素。至於鏡頭焦距的長短,為何會影響景深呢?光圈的開孔會有所限定,所以無論鏡頭焦距的長短,使用任一特定的光圈,到達軟片的光量都相同。光圈的光圈級數,也稱為相對光圈,等於鏡頭的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徑,各位還記得一個公式嗎:
光圈級數=(鏡頭焦距/光圈直徑) OR
光圈值= 焦距 / 有效孔徑
長焦距的鏡頭,光線到達焦點平面的距離變長,亮度會成等比級距的減弱,要維持一定的光圈值,使曝光量足夠,依據上面的公式,就必須使有效孔徑變大。也就是說光孔會比標準鏡頭或廣角鏡頭都來得大,那模糊圈當然也相對的加大。
任何一格光圈,例如f/8,在短鏡頭上的光圈直徑要小,在較長焦距鏡頭上的光圈直徑需要大一些,才可以讓到達底片的光量相同。左邊的兩支鏡頭光圈都設在f/8,50mm鏡頭的實際開孔會比焦距較短的28mm鏡頭大。隨著焦距的增長,到達軟片的光量也遞減。因此,長鏡頭會形成一個比短鏡頭暗的影像,除非鏡頭可以讓更多的光線通過。
對28mm的鏡頭而言,光圈f/8實際的直徑只有3.4mm,而鏡頭焦距為50mm的標準鏡頭,在相同的光圈值下,光孔直徑達6.25mm。相對的模糊圈所造成的影響就會大大的提高,使鏡頭焦距較長的鏡頭景深範圍縮短。
而攝影距離則是受到光線進入鏡頭時的角度所影響,當被攝體離鏡頭越近,光點進入鏡頭的角度就越大,影像散焦的距離當然縮短;相反的,距離越遠,角度縮小了,要使散焦狀況達到人眼所能辨識的情形也會大幅度的縮小,使用『過焦點距離對焦』,將會獲得最大的景深範圍。
景深本身分為二段,焦點之前靠鏡頭近端者為前景深,焦點之後魚被攝主體後方者為後景深。通常景深的延伸範圍是在焦點平面的前1/3及之後的2/3,亦即後景深為前景深的二倍長度,這原則適用於一般正常的對焦距離;當被攝體離鏡頭很接近時,景深範圍就會比較均勻的分配,約略是各半,但也通常景深範圍非常得短。
參考資料:
http://cck0217.myweb.hinet.net/TNGNEW-7.html
[
Last edited by AWU on 2006-9-5 at 08:22 PM
]
作者:
hold_find
時間:
2006-9-6 06:25 PM
真詳盡的資料,多謝了
明白了大半,要再看清楚幾次才行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