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何時到天明 (經紀篇) [打印本頁]

作者: genegene    時間: 2012-7-17 09:20 AM     標題: 何時到天明 (經紀篇)

我對經濟學一知半解。曾經想過將餘錢買黃金保值兼賺點錢,後來想想,如果經濟一直差落去,無論班政客印多少鈔票,通脹亦不一定會重臨,無人買嘢哪來通脹?經濟蕭條就有份!買了黃金碰上經濟蕭條通縮,黃金豈不跌到要喊阿媽?
好彩沒有買黃金,買是蝕定的了,卻不至蝕到要喊阿媽,但誰知道往下去會怎樣?要是買了黃金就不難有個惰性,繼續持有,這樣做當然遲早會出事。現今全球經濟像是山雨欲來,揸股票地產都難以教人安心,買債券則更慘,還是揸現金最可以讓人瞓得安樂。

可能是年紀大了吧,不管作什麼投資都教人提心吊膽。不是嗎?歐洲領袖對冧市束手無策,大禍臨頭了那些希臘佬仍在發夢,這個時候若然揸重投資又怎不給嚇餐死?
哎吔,我老了。眼前有隻老鼠走過已夠我嚇餐死,更何況是睡在危牆下!當然當下的市況可能已經充分反映後市前景,進一步大跌的機會不高,但我寧可相信後市會繼續跌。對未來市況整天疑神疑鬼,倒不如早抖好了。其實我早已選擇了早抖,但仍然自己嚇自己嚇餐死。我真的動也不敢動再作投資,何必呢?又不是趕住趁墟。安樂便是好日子,有好日子不過那又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跟自己過不去那又豈是頤養天年的辦法?
不過那不是說什麼事情也不做。可是不管做什麼事情,起碼的要求是不要令自己提心吊膽,故此盡量避免做令自己擔心的事。不過是投資吧了,何須搏命?然而做起傻事來還是擋也擋不了。日本 311大地震後東京電力( TEPCO)的股票狂瀉,從幾千日圓一股開始,幾日間暴跌到一千多日圓。那時我想: TEPCO供應日本三分一電力,地位不容小覷,總會值錢,我於是決定買入了一些 TEPCO股票。
可是跟着我便眼巴巴看着股價繼續下滑,快跌到四百多日圓時,我再加碼,希望藉此拉低平均成本。現在股價跌到百多日圓,真是喊都無謂。有時一個人要做笨蛋是擋也擋不住的,那又怎到你不相信命運這回事?我始終也是人,有凡人皆有的傻勁,甚至認為自己會聰明過傳統的投資智慧。
讀過《 The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這本書的人相信都不會儍得像我那樣。可是我一時笨蛋,還是這樣做了。看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投資要跟紅頂白,故此寧可愈買愈貴,不宜愈平愈買,股價下跌反而加注往往是輸多贏少。趁低吸納, buy on its way down想落都知道是笨實。
人們只會對某隻股票的實力愈來愈認識,若然股價持續下跌,即是證明其弱點已被看穿。我卻挑那個時候盲頭烏蠅的加注,你說笨不笨!這本炒股票的經典之作以跟紅頂白為投資的智慧,也是我一直信奉的智慧。我二十二歲時首次看過這本書,自此再不知看過了多少趟,整本書給我揭到甩皮甩骨,最後連書也不知丟到哪裡去了。真可惜,否則可放在當眼處,好警惕自己不要做傻事。


不過這本書的作者活在個股市還處於黑箱作業的時代,那是個資本家為富不仁的 robber baron時代,是個大財閥壟斷經濟、內幕交易天公地道的時代,故此市場充斥流料傳言。那個時代在股市混飯吃只須看事情的表象,不管一間公司的業績如何,如果股價一直在跌,那麼你只須當其業績發噏風,沽空其股票,因為那時肯定是有人在營虛造假藉此出貨。
這就恍如還未有天文台的時代,那時大家都沒有多少氣象知識以至數據,故此只能看風駛。那時作投資便要憑直覺,緊跟市場走勢。那個時代發了達的投資者都有賭徒般的直覺。他們是靠靈敏的觸覺賺錢,那時的股市混雜着濃厚的賭場邪氣。
從畢菲特過去買 Gillette、可口可樂的股票,到最近買 IBM的股票,大家不難察覺他是挑這些公司處於黃金階段時才作投資的。於此可見他對這些公司的經營狀況瞭如指掌,故此他除了有掌握時機的敏銳觸覺,還有分析公司業務的超人能力。今天,畢菲特彈指之間便可以掌握公司資料,在股市如賭場的時代,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在那個烏煙瘴氣的時代,買股票就像霧裡看花,用不上畢菲特這樣的分析天才。不過,他要是活在那個時代,不難會是個非常犀利的賭徒,但肯定不會成為投資巨擘。然而即使不活在那個完全放任、森林規律當道的環境,一樣用得上敏銳的觸覺。那不是說嗜賭的人才會投資發達,而是天賦掌握時機直覺的人才會是優秀的投資者。
當然,不管是什麼人,最上乘的投資始終是投資自己的事業。但那你只能投資一個事業,投資兩個事業便猶如將自己一分為二,那是分薄能力、自我糟蹋,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法同時做好兩個事業。倘若一個人專注投資自己的事業,其他像地產、股票等的投資便變得被動了。
這麼多年來作過許多不同的投資,到如今我發覺投資地產才是最划算的。過去幾十年,香港的地產發展商便猶如舊社會獨市經營的鹽商。人口不斷增加、大陸開放,帶來繁榮,政府壟斷了土地供應,地產發展商無形中是跟政府攤分豐厚的地產收益;這幾十年來愈是信心十足發展地產的人便賺得愈多。
我膽怯,從來都不敢投資香港的地產,幾十年來便錯失天賜良機。我在台北及其他地方反而投資了一些地產,儘管賺到了一些錢,跟香港比卻差得太遠了。經濟高增長而人口颷升的地方都是地產有價,但這樣的地方愈來愈少了。


前些日子在京都看房子,經紀帶我看了一間大宅。一入到花園我已嘆為觀止,在花園的巨竹、大樹、花叢下是紅色的大石,在大石的後面排列了大大小小的古老石頭,布局散發詩意,一眼便看得出屋主殊不簡單;不是很有錢而又很有品味的人是經營不出這樣的園景的。
走過花園是一座很多房間的大屋,聽說是用來招呼大官的地方。每個房間都用不同款式美輪美奐的木雕屏風作間隔,洋溢一抹矜貴。房子大得很,更嚇壞人的是那個幾十呎高樓底、過萬呎面積的地下室博物廳。博物廳的入口有三塊非常大的趣石,一塊是深寶藍色,一塊是金色,然後是四四方方的紅色一大塊,這三塊大石塑造出個莊嚴的美感。
經紀告之,當年單是這幾塊石便花了好幾百萬美元。我想不透誰才配入住這座大屋,拿這高雅、美麗的大屋來經營極高級、專門培育大家閨秀的 finishing school會是上上之選。可是誰有精力搞這個事情?從大屋行出來,我問經紀房子要多少錢?他說五百萬美元,價錢便宜得把我嚇了一跳。
我當然不是有興趣買下這座大屋,打理這樣的大屋不麻煩死才怪呢!我跟經紀說,這座大屋適合拿來做 finishing school,他即打蛇隨棍上慫恿我這樣做,更保證可以把價錢殺到三百萬美元。我又不是傻的,怎會考慮?可是單單那個花園理應已不只那個價錢了,更不用說地下室那幾塊趣石!
情況匪夷所思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日本人口萎縮,而京都是全日本人口萎縮得最厲害的地方之一。人口愈來愈少,樓宇過剩的情形將日益嚴重,故此地產只會不斷沉淪,這便是京都地產格外便宜的底因。
過去幾十年,經濟開放、大都市人口倍增,那是地產的黃金時代。到了現在,好些歐洲國家都像日本那樣,人口在萎縮,在這些地方地產理應好景不再。往後一、二十年,一些經濟高速發展而人口仍然在快速增長的地方,其地產可能還會繼續有價,別的地方將難以樂觀。緬甸才剛開放,但其地產已呈泡沫化。往後一、二十年台灣會進一步兩岸通商,經濟和人口都會高速增長,會是個投資地產的好地方。印尼會否跟緬甸一樣不容忽視,我不敢說。
中國大陸的人口雖然仍在增長,但人口結構開始老化,由於居住環境長期欠佳,故此地產仍有很大的擴展空間。我擔心的是,在一孩政策下,這一代的中國人自小無兄弟姊妹共處,不識人情滋味,慣了孤獨自私不負責任,根本便不會生兒育女,將來人口會收縮得很厲害。現時不少中國城市都有大量貴價樓宇空置。樓市㷫烚烚的時候,樓價超乎現實,現在水退了大家才發覺,買了這些物業的人全都是像畢菲特說的是沒有穿泳褲的,醜態百出。人心一念之間反覆,希望更不難瞬間變成驚慌。夕陽斜照,一夜殘鈎,何時到天明?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