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曾俊華形容2015最大件事「滬港通」,陳家強形容「濁水」
[打印本頁]
作者:
港燦男
時間:
2015-11-16 12:30 PM
標題:
曾俊華形容2015最大件事「滬港通」,陳家強形容「濁水」
死水一潭
由總理李克強宣布、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形容為兩地金融市場「大件事」的「滬港通」,於去年11月17日開通。「滬港通」被譽為金融史上其中一項劃時代機制,將監管規例、交易文化及貨幣種類等大不相同的中港兩地股市接駁起來。明天是滬港正式互聯互通一周年。本報將一連三日,由香港到上海,從監管機構、券商,再到基金及散戶,以不同參與者角度出發,總結「滬港通」過去一年的成敗,以及探討日後其他聯繫機制可作改善及借鑑的地方。
作為「滬港通」兩大推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及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本報訪問時均肯定「滬港通」的價值,同時亦承認「滬港通」尚有其不足之處。
陳家強:難在監管改動少
去年11月17日早上,港交所與上交所透過直播同步舉行開市儀式,為「滬港通」開通揭開序幕【圖】。當日身處港交所現場的陳家強,一年後憶述當時情景時坦言:「有History making(創造歷史)的感覺,特別是開通那一天,有一種感動。」他認為,「滬港通」能順利通車已可視為成功,「整套東西(『滬港通』)是很難做的,做了出來已經很成功。因為是(用)一個很複雜的方法將兩個股市,由不通到打通,而不需在監管上做很多舉動,難就難在這裏。」
陳家強明白市場關注「滬港通」涉跨境交易監管,但他強調當中沒有任何的give-and-take(交換妥協)。他說:「初時大家都擔心『滬港通』開始時,監管合作做得好唔好。從我們角度看,監管合作是做得好,起碼監管機構要的資料我們都拿到,反之亦然。」南北兩地股市交流趨頻密,他相信港股不會被A股同化,「『滬港通』內我不知是濁水或是淨水,但兩邊水溝在一起一定是想見到的結果。兩地市場結構不同,我不相信『滬港通』機制會影響香港的基本特質。」
至於當日亦在場見證「滬港通」首日開市的李小加則認為,「滬港通」成功之處,在於其經得起市場考驗,「我當然不想有股災,但股災中沒有受損,沒受到衝擊,波動時亦未有問題,『滬港通』絕對經得起考驗,這就很高興。這麼大的股災,現在實際上仍很健康,北上(交投)每日都有約50億元成交,南下仍差不多有20億、30億元。」
雖然經得起市況波動的考驗,但「滬港通」交投一直未及市場預期。陳家強亦坦承,「滬港通」交投與想像有落差,「與市場當日所想,現時實際交投是較低,北上(「滬股通」)及南下(「港股通」)也是。」
他認為,「滬股通」交投淡靜緣於外國基金最初對A股的實質擁有權有所顧慮,加上當時A股股價高企,令基金未敢貿然入市。「港股通」方面,陳家強原以為內地股民會對本地藍籌股及非A股相關的股份大感興趣,但實際並非如此:「內地投資者有好強的Home bias(本土偏好),喜歡購買自己熟悉的名字。對一些外國或香港市場股票,認知及興趣不大。」
李小加:鋪橋搭路建楷模
港交所與上交所對分「滬港通」的收入,但李小加卻不太在意其交投量多寡,認為首要工作是繼續搭建好兩地互通的渠道。他說:「投資者交易與否有很多原因,接着我關心的不是每條橋的交通,而是要建很多橋和很多路,讓整個事情變成一個生態圈。有了生態圈後,就有互動。」
「滬港通」作為兩地資本市場互通的首班車,交投方面未交出耀眼成績,但其模式已成為打通兩個不同市場的楷模。現時英國及美國均分別有意探討「滬倫通」與「滬納通」,研究駁通內地市場。不過,陳家強及李小加均認為在時差等客觀因素限制下,香港仍能保有獨特優勢。陳家強表示:「客觀來說,有興趣投資內地市場的投資者都主要在香港,無論是個人或基金經理。有沒有必要在其他地方整一個複雜的通道?我看不到什麼特別原因要再開多條特別軌道。」
作者:
港燦男
時間:
2015-11-16 12:30 PM
東江屎水一潭
作者:
港燦男
時間:
2015-11-16 12:31 PM
財爺掂個樣死個樣 = 特衰廢官系列
作者:
港燦男
時間:
2015-11-16 12:32 PM
老懵董掂個樣死個樣異曲同工
作者:
港燦男
時間:
2015-11-16 12:33 PM
曾財爺 = 老懵董 = 惺惺相識系列
作者:
港燦男
時間:
2015-11-16 12:34 PM
流動熟食車系列又胎死腹中
作者:
港燦男
時間:
2015-11-16 02:40 PM
財爺當寶
股民當草
作者:
港燦男
時間:
2015-11-16 02:41 PM
微軟當surface係寶
港人當垃圾異曲同工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