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綜合] 各 冷 門 宗 教 簡 介[+左] [打印本頁]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18 AM     標題: [綜合] 各 冷 門 宗 教 簡 介[+左]

全真教


全真道,是金、元時期的新興教派,也是道教重要的教派之一,全真道也稱為
全真派、全真教。元朝以後,全真道與正一道作為道教兩大道派,並延續至今。

『全真』一名的由來據《重陽教化集》【(馬鈺)先生邀真人(王重陽)就城而館之 ......................... 因命所庵,曰『全真』】;而全真亦也有保持本性的意思。

全真教之創立時,正值宋、金混戰,民族矛盾異常尖銳時代。常期的兵荒馬亂導致民不聊生,傳統道教由於外丹奪命,長期不驗而令神仙信仰危機四伏。另外,傳統道教的大型齋醮往往耗費社會成本與財富資源又引起不少王公庶民的不滿;然而又有少數部分道士妖言惑眾,甚或“ 擅人主權干預朝政 ”,
這些都會造成社會人民對一些傳統道教教理猶豫質疑,甚至產生排斥。

祖師王重陽正是在此情況下,吸收儒家的忠孝觀念與釋家的心性學說,
並且結合當時的新興內丹理論,創立了『全真道』。

王重陽祖師主張在理論、修行上持儒(理)、禪(性)、道(命)三教圓融的道德性命之學,並特別強調必須先修『明心見性』之性功,後修命功,全精全氣全神,不使汙污,以臻仙真境。而他對外丹及符籙驅鬼之術持保留意見,要求教徒必須奉行“克己、忍辱、清修、自苦”和“不妻、素食”的苦行生活,不懈修道,從而最終達到『修身濟世、超凡入聖』。 而當時全真道規定道士必須皈依出家
(不娶妻)修煉,但隨同時代的發展,現代也有了在家修行的全真居士。

全真道教之經歷大致分為五大時期

一、創教、佈道時期:

王重陽,號重陽子,陝西咸陽劉蔣村人,出身富家,仕途無進。正隆四年
(公元1159年)在甘河鎮(今陜西廣縣境)酒肆(一說屠肆)遇 鍾離權、呂洞賓二仙人,傳授金丹口訣,乃棄妻子入道,于終南山南時村作穴墓居之,名“活死人墓”。

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陽放火燒掉所住茅庵,后東出潼關,雲游至山東半島,馬鈺、孫不二夫婦築庵事之,庵名「全真」。王重陽正式亮出全真旗號,並先後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這七大弟子成為 全真道興旺發展的骨幹,各自形成門派,後稱「北七真」。

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秋,他留王處一、郝大通在崑崙山修煉,自己攜 丘、劉、譚、馬 四大弟子返關中,途中于開封羽化。王重陽之後大弟子馬鈺繼任掌教,
其餘六真人在山東、河北、陜西、河南等地傳教,逐漸擴展了民間之影響力。

馬鈺掌教期間,教旨以無為為主,離塵去俗,識心見性,以道士的樸素
苦行吸引社會人士之信向,但他尚未與統治者結上關係,也未營造宮觀。
此階段馬鈺的傳教甚至曾遭受到官方猜疑,他曾自謂:「修真勸善遭官難」!
逐將教事託付劉處玄、丘處機,自己還鄉故里。譚處端等人繼續傳教於北方。

二、佈道、壯大時期:


從公元1187年至1219年間,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等先後掌教,
這是全真道進一步發展而漸漸壯大的時期,全真道以山東半島為活動中心,
並開始營造宮觀,建立宗教活動基地。隨著全真道在民間勢力的增大,
各朝廷也日益重視它。金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金廷召王處一至白雲觀,
次年又召丘處機講道,泰和元年(公元1201年)、三年(公元1203年)王處一 兩次被
徵召;皇帝的一再徵召,反過來又提高了全真道地位,促進了它在民間的流傳。

金興定三年(公元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派遣使臣劉仲錄召丘處機,
翌年(公元1220)與十八名弟子同往西域,一行由萊州出發,行程萬里歷時二年,
到達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內)見成吉思汗勸其戒殺。被尊稱為『神仙』,賜爵『大宗師』,掌管『天下宗教』;並敕免全真道士差役賦稅。公元1224年東歸後,丘處機回到燕京(今北京),住於太極觀(后改名長春宮),該觀從此成為全真道首要傳道所在地。爾後,全真道的逐漸發展並漸趨鼎盛。丘處機提出『立觀度人』,此后全真弟子大建宮觀、廣收門徒的活動大為展開,全真道觀逐漸遍佈於北方。


龍門祖師 丘大真人

公元1227年,丘處機羽化,葬于長春宮處順堂,即今天的北京白雲觀。
自從丘處機祖師爺掌管全真教以後,全真教有了迅速快捷之發展。

三、壯大、鼎盛時期:

元初,丘處機羽化后,繼起掌教者尹志平、李志常進一步拓展全真事業,
爭取官方支持,使全真道獲得進一步發展,步入頂峰。全真道大建宮觀、
廣收門徒,出現許多知名道士,全真道一派道門興旺景氣,它不僅在北方成為
道教重心,還渡江南傳,江、浙、鄂、 閩、 等地都有了全真道的活動蹤跡。

元初江南全真道最大的活動點在湖北武當山,徒眾甚多。
全真道南傳之前,江南已有金丹派南宗煉內丹,自稱丹法出於
鍾、呂、劉,與北方全真道同源異流。南宗教團不大,未受元室重視,
於是南宗 裔在元代紛紛合流於全真門下,其著名者有李道純、陳致虛...等。
至此,全真道傳遍大江南北,盛極一時,與正一道勢力不相上下。
全真道政治地位因元室冊封全真祖師而有了很大的提高。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忽必烈詔封全真道所尊 東華帝君、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五祖為「真君」,後人稱為北五祖;又封王重陽七大弟子為「真人」,世稱七真。
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元武宗又加封全真五祖為「帝君」,七真為「真君」,
丘處機弟子尹志平 .......... 等十八人為「真人」。

在此期間,全真道的裔教如尹志平、李志常都是丘處機「全真龍門派」的傳人,他們鞏固了祖教『全真道』的鼎盛局面。另外,全真的各分支也頗為興望 如
“全真盤山派”代表人物王志謹,(初為郝大通弟子,郝羽化后入丘處機門下),
他對王重陽、丘處機形成的心性學說在理論上作了進一步的闡發,把宗教倫理道德也納入心的範疇。還有“中派”的李道純,自稱其宗曰“全真”,他從三教
合一的理論出發,較為系統的提出了內丹修煉程式,豐富了全真的理論。

四、外盛內衰時期:

到了元朝中期至元朝末,全真道漸呈外盛內衰之象,這一方面是因為
元朝廷擔心全真派其勢力太大而加以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天師道融合各符籙
道派的精華,並形成以天師道為代表的正一道復興造成的原因;同時全真道前期『掌管天下宗教』的地位引起了釋家的強烈妒忌,多次上奏彈劾打擊的緣故。
但更主要的是,全真道教風有變,教首集團長期安逸,不再提倡“克己、忍辱、清修、自苦”和“不妻、素食”的苦行生活,從而趨於蛻化。從安貧樸素到崇尚奢華加上首領貴族化貪圖虛名,教內缺乏高道等等,這些都引起世人的
普遍排斥;與此相比,正一道成為元代中后期更為興盛的道派。

五、平靜傳教及清初中興時期:

經元末明初的整合,明清兩代道教正式定型,主要歸於兩大道派:
以「符籙為主的正一道」,和以「煉養為主的全真道」。但是,這也是一種道教
逐步走向衰落的時代。明太祖朱元璋即把道教分為正一、全真,他認為全真道
獨為自己,而正一道可以益人論、厚風俗故明代從明太祖洪武初期即命
正一天師掌管天下道教事,正一天師逐漸成為道教的首領。

整個明代,全真道都不大受朝廷重視,政治地位低落,故全真道士
多隱修于山野,其高者以氣功異能引起人們的讚賞,或以高隱深遁博得
朝野的佳譽。這些也表現出傳統道教中之清靜無為,隱居遁世的一面。

清 康熙年間,龍門派第七代律師 王常月得龍門派第六代祖師 趙真嵩
傳天仙大戒,于清世祖十三年(公元1656年)奉旨說戒于白雲觀,三次公開傳戒,
既講修煉次第,又講修煉方法,再次肯定了全真『先性後命』,對道教
“長生不死”的思想作了新的解釋,『不死者我之法身,長生者吾之元氣』。
他發展了大批教徒,弟子眾多,各自于各地形成多個全真道龍門派支派。
王常月讓本已衰落的全真道,甚至是整個道教得到復興,
王常月本人也被譽為「中興之祖」。

清初 白雲觀方丈 王常月

至現代,全真道傳承不絕,與正一道並為道教兩大派,
它雖然內部頗多支派,但仍以〝龍門派〞最為興旺。
全真道教三大祖庭為北京 白雲觀、山西 純陽宮、陜西 重陽宮。

全真龍門派依字輩傳承其字譜如下

道 德 通 玄 靜 真 常 守 太 清
一 陽 來 復 本 合 教 永 圓 明
至 理 宗 誠 信 崇 高 嗣 法 興
世 景 榮 惟 懋 希 微 衍 自 甯

[ Last edited by 左輪仔 on 2005-5-25 at 01:35 AM ]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19 AM     標題: 回教簡介

前言: 本文大多取自宣教刊物:回教簡介。作者為麥克禮博士,譯述者王永信  
 
今日的回教徒數目是十三億,約為全球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回教是今日五十三個國家的主流宗教。在其他八十八個國家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回教相信聖戰,目的是要征服各地的基督徒及猶太教徒。

回教又稱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Muhammad),主後570年生於阿拉伯半島的麥迦城(Mecca)。主後632年去世。

回教的中心要義分為兩大項,就是信條(Iman)與職責(Din)。信條與職責又分了千百條之多,為了實用起見,各歸併為六點,使大家對回教有些全面的認識。

回教的信條(Iman):

1. 只有一位神。
   祂沒有夥伴(所以沒有三位一體),祂不生養(所以沒有獨生子),祂有絕對權威,一切都本乎祂(所以惡也是由祂而來)

2. 神創造了天使。
   天使無所不在,一個站在人的右肩,記錄人的善行,另一個在左肩,記錄人的惡行。審判之日來到的時候,人要按照這些記錄受賞或受報。魔鬼本為天使,因為違背神不肯敬拜亞當,後來變成邪靈(Jinn),是由火創造出來的,可以附在人身上。

3. 神在每一時代設立先知。
   先知的線從亞當開始, 包刮聖經所記載的一些人,如娜亞,亞伯拉罕,以實馬利,以撒,雅各,......等,此外也包括了聖經沒有記載的阿拉伯人及穆罕默德。耶穌在回教只是一個先知。穆罕默德才是最後最大的先知。

4. 聖書。
   神賜給每一位先知一卷聖書,從亞當到穆罕默德共有先知124000位。回教相信這許多聖書都已遺失,只有四卷得已保全就是摩西的律法書(Torah),給大衛的詩篇(Zabur),給耶穌的福音書(Injil),給穆罕默德的可蘭經(Quran)。穆氏相信每卷書都是預先存在(Pre- existent),到了時候賜下來給各位先知,回教徒今日仍相信此說。

5. 審判日
   神要在[災難日]審判世人。善行多的男人將要享受樂園的賞賜,園中充滿美麗的花朵,果樹,溪流,酒河及黑眼睛的美女。惡行多的人結局是火燒的地獄。

6. 神的命令
   神決定依切,祂是一切(包括善惡)之源,隨己意領人走歧路或走正路,無人能抵拒祂的命令。

回教徒的職責(Din):

1. 唸真經 ─ 遵守信條(Shabadah)
   除了神之外沒有別神,穆罕默德只是祂的使者。如此承認而相信的就是回教徒,信了之後而改變的將被處死。

2. 拜讀(Salat)
   一個忠實的回教徒每天禱告五次:① 天亮之前 ② 中午 ③ 下午 ④ 日落 ⑤ 睡前禱告。

3. 捐獻(Zakat)
   按照回教規章,回教徒必須捐贈收入的四十分之一給窮人或回教事工,此外並鼓勵自由捐獻(Sadaqat)

4. 齋戒 ─ 遵守三十天禁食(Sawm)
   每年陰曆齋戒月(Ramadan)舉行禁食,每年提早十一天。並不是完全禁食,而是每天從天亮到日落不吃東西,從日落到天亮可以隨意吃喝。齋戒月期間,應該研讀可蘭經,每夜研讀三十分之一。

5. 朝聖 ─ 聖地旅行(Hajj)
   這是回教徒的責任,每一回教徒(有疾病或經濟困難者例外)一生至少一次到阿拉伯麥迦朝聖,繞行神之屋(Kaaba)七次.用石頭擊打魔鬼,在亞伯拉罕之所在(Station of Abraham)禱告,飲Zamzam 的井水(紀念夏甲及以實瑪利)及其他。

6. 為神奮勇(Jihad,聖戰)
   回教徒的整個使命是征服世界,不擇手段:戰爭,宣講,經濟誘惑或高壓。回教既然是正確的宗教,故每一回教徒都有責任使世上每一人信奉回教。

回教的種類:

回教的派別非常多,起因於一個基本的問題:誰才是穆罕默德的真正繼承人,是穆罕默德的家屬。

主要的幾個派別如下:

遜尼派(The Sunnis)
  遵守可蘭經及遜拿聖訊(Sunnah),及穆罕默德言行錄。他們使用自由選舉方式,他們的信仰基於可蘭經及哈迪斯聖訊  (Hadith)(即穆罕默德的各項傳統),他們完全遵行回教法律。

什葉派(The Shias)
  什葉的意思是黨派。他們認為穆罕默德的表弟(也是女婿)阿里(Ali)和他的後代才是真正的繼承人。基本上他們是一個抗衡運動,以殉教為榮。他們的教長(Iman)及今日之回教領袖(Ayatollah)是他們信仰的權威。他們相信Ayatollah的話就是法律。

蘇菲派(Sufis)
  是一個神秘派,相信直接與神接觸。他們不反對律法,但他們追求(與神合一),他們喜愛宗教音樂、詩詞、與舞蹈。他們  非常平民化,他們的敬拜是用通俗語言。

民俗回教(Folk Muslims)
  泛指回教世界中順從當地民俗及泛靈和精靈崇拜的人,他們相信世上到處都有天使,精靈和魔鬼。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安撫他們,限制他們,並且利用他們除災、降禍。民俗回教因地而異,吸納當地的宗教習俗。

世俗化回教(Secularized Muslims)
  這些回教徒的信仰已經被廿世紀西方思想所取代,他們雖認為自己是回教徒,但另一方面對今日回教領袖們非常失望,裕藉社會主義改革回教。

阿瑪迪派(The Ahmadis)
  十九世紀末,回教徒阿碼得(Ahmad)自稱為先知,並被派來肅清並更新回教。他宣稱自己是基督二次道成肉身,也是印度神Krishna降世,並且激烈反對基督教,他們雖然人數雖少,但在回教世界中聲勢顯著,善於與其他宗教(特別是基督徒)  爭辯。

回教激進派(Islamic Militants)
  他們是一群不滿現狀的回教激進份子,對今日的回教領袖極端失望,他們目地是將今日的回教帶回到第七世紀的根源,並在本國,甚至全世界,強制執行回教律法。統治世界。

黑色回教徒(Black Muslims)
  此運動的人相信神是黑色的,而白人是魔鬼。此運動是朱提摩太(Timothy Drew)於1913年發起,他們用極端方式重新解釋聖經,並且相信哈米吉多噸之戰是指美國黑人與白人的戰爭。

向回教徒傳福音:

先了解他所屬的派別,假若他熟悉可蘭經,你可以以此為跳板,引證聖經的話。
假若他是什葉派,他會較易了解救贖與受苦的道理,因而會對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苦難寄予同情。
民俗派回教徒容易受感於愛心的表現,及聖靈醫病趕鬼之大能。
世俗化回教徒,對世俗世界觀無法滿足人類內心需要,說明神的國才是人類全部問題的解答。
蘇非派教徒欣賞音樂、詩詞,追求神,強調愛心,我們要用基督的愛來傳福音給他們。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22 AM     標題: 伊斯蘭教教義簡介

伊斯蘭教教義下列由三部分組成

壹、「伊瑪尼」即信仰

貳、「儀巴達特」即五功

參、「伊赫桑」即善行

壹、「伊瑪尼」即信仰        

一、信阿拉(即真主)
 
  阿拉爲唯一的主宰。可有99尊美德和美名稱頌阿拉,如大仁大慈、全知能能、創造萬物、主宰一切、無可匹敵、洞察一切等。對於唯一的阿拉的忠誠,是伊斯蘭教信仰的基石。


二、信使者
  
  使者隸屬于阿拉,是阿拉的忠誠使者和人類的朋友。如阿丹、努哈、易蔔拉欣、穆薩、爾撒等都是使者。然而,穆罕默德爲使者的集大成者,是封印的使者。他專門傳達主意、開導世人,因此服從阿拉的人,應無條件地服從穆罕默德。


三、信天使

  天使是阿拉用光創造出來的一種純粹的精靈和妙體,無性別這分,人人肉眼看不見;他們長有翅膀,飛行神速,神通廣大,遍佈天上人間。如有傳授「天啓」的迦伯利天使,觀察宇宙、掌管人間衣食供養的米卡伊勒天使,人類的取命者伊茲拉義勒天使,世界末日來臨時的吹號者伊斯拉菲勒天使等。


四、信經典

  「古蘭經」是該教的根本經典,也是伊斯蘭國家立法、道德規範和思想學說的基礎,必須無條件信仰,並以此作爲最高辦事準則。


五、信前定

世間一切事物均由阿拉前定,無法改變,承認和順從是唯一的出路。


六、信後世

  在今世和後世之間,爲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來到時,日月無光、天崩地摧、世界毀滅、所有死去的人靈魂復活,阿拉根據天使的記錄,表現好的入天園,表現壞的下火獄。所謂『天園』,「河水穿流其下」、「既不見烈日,也不見嚴寒」,到處是「芳香的奶河」、「純潔的蜜泉」,那裏「仰手可摘各種鮮果」,「身穿細軟綢緞」,有「妙齡處女陪伴」無憂無慮;所謂『火獄』,到處是燃燒的火和毒蛇毒蟲,連人和石頭也是燃料,萬分陰森可怖。



貳、「儀巴達特」即五功

  穆斯林信奉獨一無二、有權能、慈愛與憐憫的阿拉真神。回教徒若想獲得救贖,就必須在生活上嚴守五功(Pillars):

一、念功 (Shahada )

  默唸信仰要義「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以表白自身信仰,中國回教徒稱其為「清真言 」。

二 、 拜功 (Salat )

  每天五次面對聖地麥加,向阿拉敬拜,即晨拜,響拜,晡拜,昏拜,宵拜。禮拜。

三、齋功 (Saum)

  每年伊斯蘭曆9月(來默丹月the month of Ramadan 約於西曆十二月至一月),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滴水不沾是為齋月,全月齋戒,晝間禁止飲食,並禁房事,但是值勤的軍人、旅行在外的人、小孩、上了年紀的人、懷孕和哺乳的婦女、生病的人等可以不必禁食,等康復後他日再補足。。

四、課功(Sakat )

  繳納定量的課稅。當今,有的國家以自由施捨代之;有的國家以一定稅率徵收國家宗教稅,比如應繳全年結餘的2.5 %,用以賙濟窮人等。

五、朝功 ( Hajj)

   身體健康並具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一生中至少應去聖地麥加朝拜一次。


參、「伊赫桑」即善行

指穆斯林必須遵循的道德規範

    上述「伊瑪尼」,屬於世界觀、理論和思想方面;而「儀巴達特」、「伊赫桑」則屬於實踐和行之方面,這兩方面的結合構成基本教義。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25 AM     標題: 道教簡介‧歷 史 源 流‧

(文) 郭 武

  道教的淵源,可以追溯至中國古人渴求長生不死的心理和行為中。考古發現:早在一萬八千餘年前﹐中國的原始人類就已表現出他們對生命存在的頑強追求,如這一時期的「山頂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徵生命之紅色(血液)的赤鐵粉,以圖喚回死者的生命。記錄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經》中﹐也有關於「不死國」、「不死民」、「不死樹」和「不死之藥」等的記載。戰國時期,人們又多相信東海中有蓬萊、方丈、瀛州等神山,「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並由此出現了許多以追求不死成仙為務的方士,被稱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漢時期曾活躍一時,係後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動,多屬具體的實踐行為,而較少有理論的成份。後世道教的思想理論,主要來自於先秦道家哲學。春秋時期,老子曾闡發了一套關於宇宙萬物產生、存在及運動變化的理論,認為「道」是宇宙萬物得以產生的根源及賴以存在的本體,主張人的活動應當遵循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以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由此而開創了道家學派,並為後世道教的發展奠立了理論基礎。戰國時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黃帝、老子之名來闡發養生、治國理論,被稱作「黃老道」。「黃老道」的學說,實已不僅限於老子道家,而是還「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吸收了儒、墨、名、法諸家之長;這種融諸家學說於一爐的「新道家」,在秦漢時期的影響也很大,同樣屬後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東漢末年,張道陵在西南蜀中稱得太上老君(老子)「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並造作道書二十五篇,從而創立了天師道(俗稱五斗米道)。在中原地區,也有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組織民眾舉行反抗東漢王朝的起義。天師道和太平道的出現,令道教開始成為有嚴密思想體系和組織制度的教團,故人們多視其為成熟宗教形態的道教之正式形成的標誌。後來,張角的道團遭到統治者的鎮壓,其餘緒逐漸融入天師道;蜀中的天師道則因受制於曹操大軍而被迫遷出西南,並從此開始「分佈天下」 。

  兩晉南北朝時期,道教中涌現出了大批新的道經,並出現了許多新興的道派,如崇「靈寶經」的靈寶派、崇「上清經」的上清派、崇「三皇經」的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燒煉的金丹道等等。不僅如此,當時道教中還涌現出了葛洪、陸修靜、寇謙之、陶弘景等一大批傑出的人物,對道教思想學說的發展、經典文書的整理、組織制度的完善、神仙譜系的制訂等作出了很大貢獻。如葛洪曾撰有《抱朴子內篇》等,對「仙道可致」的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證,並對道教的修煉方術進行了總結;陸修靜則編有《三洞經書目錄》等,確立了以「三洞、四輔、十二類」的分類方法來編纂道教經典的體例,並為道教制訂了較為完善的齋醮儀範;寇謙之又宣稱得太上老君降賜《老君音誦戒經》,並據之「清整道教」,對當時道教組織制度中的一些弊端進行了革除;陶弘景則通過編纂《真靈位業圖》,仿照人間的封建等級制度,對道教的群神眾仙進行了有序排列。經過這些道教領袖的努力,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無論是在思想觀念方面、還是在行為儀範方面,都已顯得較為完善。此外,這一時期的道教為了更好地生存,還極力攻擊利用道教來組織反抗統治者的活動,努力將道教改造成了維護統治者利益的官方宗教。

  經過改造後的道教,逐漸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扶持,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唐宋時期,道教不僅信徒眾多、宮觀廣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義、修行方法、科儀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進步。這一時期,傳統的道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繼續發展,如由上清派衍化而來的茅山宗在唐宋時即頗為顯躍,由靈寶派衍化而來的閣皂宗也於北宋初在江西閣皂山興起;張道陵一系的天師道,雖在三國以後影響頗為衰微,但至北宋時又開始在江西龍虎山顯露聲勢,被稱為龍虎宗。南宋時,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得宋理宗詔命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從此,龍虎宗遂成為「三山符籙」(龍虎宗、茅山宗、閣皂宗)的領袖。

  唐宋時期道教中所發生的最重要的事,當推靈魂成仙說及內丹修煉的興起。早在隋唐之際,傳統道教所宣揚的服食丹藥以求肉體飛昇成仙之說,即因難以在現實中兌現而陷入了困境;於是,而有「重玄學派」的道士破斥傳統的「導引丹藥」之類的修仙術為小乘法門,力主修養「心性」方為大乘法門。後來,經過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杜光庭等唐代「重玄學派」道士的努力,傳統的肉體成仙之說更進一步遭到了破斥,而靈魂則普遍被視為是承擔成仙一事的主體。與此同時,以修煉體內精氣神為要、追求「陽神出殼」為務的內丹修煉也逐漸流行,並出現了以鍾離權、呂洞賓為代表的「鍾呂金丹道」。

  宋金之際,王重陽承鍾、呂之說而創立了全真道,令內丹修煉功夫及靈魂成仙學說逐漸在道教中佔據了主流地位。全真道力倡儒釋道三教合一,主張「性命雙修」,追求「真身飛昇」,並有著一套較為嚴密的組織制度。入元以後,該道派因丘處機曾西行面見成吉思汗而一度受到過蒙元統治者的大力扶持,以致短期內即傳遍了全中國,「東盡海﹐南薄漢淮﹐西北歷廣莫﹐雖十廬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由於全真道有著顯赫的政治地位和龐大的宗教勢力,故原在南方傳布的「南宗」等主修內丹的道派多往往自稱是全真道的門徒,以全真弟子自居;這樣,主修內丹的道派在元代就相互融合而聚集在了「全真」的旗幟之下。與此相應,自元成宗於元大德八年(1340年)加授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符籙」後,龍虎宗、茅山宗、閣皂宗以及其他一些符籙道派如淨明道、神霄派、清微派等也皆紛紛歸聚於「正一道」的旗下,令符籙道派逐漸凝聚成了一個整體。這樣,內丹道派以「全真」為主、符籙道派以「正一」為宗的對峙格局就基本形成了。

  明中葉以後,道教逐漸失去了統治者的扶持,但其在中國民間卻仍然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力,許多新興的民間宗教都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一些邊遠地區的道教活動也依然興盛。

今天,道教不僅在中國繼續發展,而且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流傳。

‧基 本 信 仰‧

(文) 郭 武

  歷史上的道教,派別紛然林立,學說「雜而多端」。但是,諸家道派卻也有著一些共同的信仰和觀念,這也是其能被統稱為「道教」的原因。諸道派所共同擁有的基本信仰,大致可以概括為「崇道求仙」,即尊崇大道、追求成仙。那麼,其所尊崇的「道」和所追求的「仙」究竟是什麼呢?

  「道」這個詞,在道教中有著很多層含義。其中一層重要的含義,是超越了時間、空間等物質屬性的永恆存在;它很難用人類現有的語言概念來加以描述,但卻又是實實在在的。如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 莊子又言:「(道) 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也就是說,「道」並不象我們通常所感知的物質一樣有形有狀、有生有滅,而是超然於萬物而存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始無終、無生無滅。

  「道」的另一層重要含義,是宇宙萬物賴以產生、存在的根源和本體。也就是說,宇宙萬物都由「道」而產生,並且都稟有「道」之屬性。對於這種關係,唐代道士王玄覽曾將其比喻為印章與印泥之痕:印章本身似「道」,其不僅超然於印泥而獨立地存在,而且能在很多泥塊中留下印痕;泥塊因印章而有印痕,喻萬物因「道」而有,泥中之印痕同於印章,喻萬物皆稟有「道」之屬性。
此外,「道」在中國文字中的本義為「道路」,並可被引申為「原則」或「規律」等。而道教之「道」,同樣也有宇宙萬物運動變化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或規律之意,如所謂養生之道、治國之道等等。作為原則或規律之「道」的內容,主要是「自然無為」--這裡所謂「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而所謂「無為」,則是指順應客觀規律而為。

  以上所說「道」之諸種含義,多是從哲理角度而言。若從宗教神學的角度來講,則「道」乃是至高無上的大神,如早期天師道經典曾將「道」等同於太上老君,以為它能「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後來,道教又以為「道」能化為「三清」--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道」既能產生萬物並普遍地存在於萬物之中,則人類個體生命之形成,亦是因為稟受了此「道」,所以,「道」又常被視為人類個體之「性」或「神」(靈魂)。正因為人類個體生命稟有「道」的屬性,而「道」又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永恆存在,所以,人的生命在理論上實有著永恆不滅的可能 (非必是肉體長存);而要實現這種可能,則需要通過修行來求「得道」或「返道」,亦即逆宇宙生命形成的程序而返回「道」之永恆狀態。在這個意義上,「道」又可被理解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所謂「仙」,乃是由人轉變而成的靈體,實是人通過修行而「得道」的一種結果。道教認為:天地之間「人命最重」,所以「要當重生,生為第一」;而追求生命存在的最好途徑乃是修道成仙,因為人成仙後即可長生不老,「壽若西王母,比若四時周反始」。此外,道教還認為人成仙後即可「失人之本」而「變質同神」,擁有神靈般廣大無限的能力,如葛洪《神仙傳》所記成仙者可坐致風雨、立起雲霧、撮土為山、劃地為河、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冬凍不寒、夏曝不汗、乘雲步虛、越海凌波……也正因為成仙者所擁有的能力可與神靈媲美,故人們往往將仙與神並列而稱為「神仙」。換句話說,道教所謂神仙大致有兩方面的內涵:一是生命的長壽甚至永恒,二是能力的廣大甚至無限。

  道教的神仙分有很多等級,如《神仙傳》謂仙有九品: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飛天真人,第五靈仙,第六真人,第七靈人,第八飛仙,第九仙人。《抱朴子內篇‧論仙》又引《仙經》稱:「上士舉形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鍾呂傳道集》則分仙為鬼仙、地仙、人仙、神仙、天仙五等。道教之將神仙分為諸多等級,目的乃在於設立層層的階梯,以便「誘俗修仙」。欲達到成仙之目的,則必須進行宗教修煉,而修煉之較好環境,是遠離囂鬧的世俗社會。道教所謂「仙」,古字作「屳」,意即為「入山」,由此可見其「出世」色彩之一斑。不過,若修煉者已達較高境界,則世俗之囂鬧也是不能擾亂其心的,如《悟真篇》曾言:「須知大隱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靜孤?」

  除了宗教修煉,求仙者還須履行人間的倫理道德。如東晉道教大師葛洪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清代道士傅金銓又言:「欲學神仙,先為君子。人道不行,仙道遠矣。人道是仙道之階,仙道是人道之極。不有人道,安求仙道?」這樣,就使道教的「出世」學說與「入世」行為有機地結合了起來,令道教成為了一種既追求彼岸世界之理想、又注重當下現實之生活的宗教。

[ Last edited by jublio on 2005-5-25 at 12:28 AM ]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25 AM     標題: 道教‧主 要 神 靈‧

(文) 郭 武

 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這與基督教等所謂「一神教」不同。道教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下面只能介紹一些地位較高且較有影響者。

1.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它們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實是「道」的一體三位。「三清」的說法始於六朝,但此時「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別為神寶君、天寶君、靈寶君三位大神居住。後來,「三清」才逐漸作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稱,而「三清境」亦成為其居住地。

2.四御  四御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具體指﹕玉皇大帝(總執天道),中央紫微北極大帝(協助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勾陳上宮天皇上帝(協助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主持人間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祇(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另外,又有以四極大帝為四御之說,具體為:北方北極紫微大帝(總御萬星),南方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總御萬神),東方東極青華大帝(總御萬類)。

3.諸星神 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歲星(木星)、 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此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眾星君、太微垣眾星君、天市垣眾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傳說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醫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據《度人經》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間多舉辦「北斗會」、「南斗會」。在諸星神中,影響較大的還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龍形,稱青龍;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組成鳥形,稱朱雀;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組成虎形,稱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稱玄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方之神」。

4.三官大帝 即天、地、水「三官」,有關其來歷說法頗多,或說起源於中國古代宗教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說起源於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氣,或以為即堯、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漢末天師道為病人祈禱時需舉行「三官手書」儀式,即將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寫於紙上分別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時期,「三官」又與「三元」相配而成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虛大帝」、「下元水官洞陰大帝」。據稱,天官能賜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別誕生於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們為了祈福、拔罪和禳災,多分別在這三個日子舉辦「上元會」、「中元會」和「下元會」。

5.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靈,有人以為其乃是由殷商時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發展而來。在早期道教的《真靈位業圖》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階位卻並不高,僅排在玉清三元宮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稱其遠祖趙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書於趙宋,故特上玉皇大帝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後徽宗又再加封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從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間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開來。道教多將玉皇視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為他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總領宇宙主宰之君」,其職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 。每年正月初九玉皇聖誕日,道觀和民間多舉辦「玉皇會」。

6. 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被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漢代則專指天上文昌宮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為道教與民間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與蜀中的梓潼神張亞子(又作張惡子或張堊子)有關。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亂入蜀,曾夢見張亞子顯靈,並追封他為左丞相;唐末,唐僖宗為避黃巢之亂入蜀,又親祀梓潼神,追封張亞子為濟順王。經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張亞子遂由地方神成為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並因預卜科舉功名甚驗而甚得讀書人信向。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為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與文昌星神遂合二為一,稱文昌帝君。元明以後,各地多建有文昌宮、文昌祠等,人們多於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日舉行「文昌會」。

  以上僅是道教所崇神靈中很小的一部分。實際上,道教崇拜的神靈成千上萬,祂們多在舉行齋醮法會時被恭請蒞臨,如唐宋時的《道門科範大全集》、《道門定制》等道教科儀經典中即收錄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跡在道教經典中也多有記載,如漢代的《列仙傳》、晉代的《神仙傳》以及元代的《歷世真僊體道通鑒》等,俱記有歷代神仙得道之事。

[ Last edited by jublio on 2005-5-25 at 12:27 AM ]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26 AM     標題: 道教‧養 生 修 煉‧

(文) 郭 武

  道教的修煉方法有很多,如行氣、導引、內觀、存想、服食、辟榖、外丹術、內丹術等等,其要在於動靜結合、少思寡欲,其旨在於保持健康、長生不老。下面,略為介紹幾種。

1.行氣 行氣也稱煉氣、食氣、服氣等,是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的功夫,乃早期道教的重要修煉方術。早在戰國時期,這種修煉方法即已流行於南方吳越地區,如《莊子‧ 刻意》曾載有「吹呴呼吸,吐故納新」之士。所謂「吐故納新」,即吸入天地日月精華之新氣而吐出體內臟腑煩濁之故氣,如《淮南子‧泰族》言:「吸陰陽之和﹐ 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這種「吐納」實需配以意念引導,並可將氣「存」於疾患之處以療病,故有人以為其要在於:以我之心,使我之氣,養我之體,攻我之疾。歷史上道教的行氣法有很多種,如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中的吹、呼、唏、呵、噓、呬「六字訣」,《雲笈七籤》卷五十八中的「尹真人服元氣術」,等等。


2.導引 導引是一種通過俯仰屈伸運動以求活動肢體、搖動關節、振動血脈而致祛病延年的養生術,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之理而來。這種養生術起源也很早,如《呂氏春秋‧古樂》記:「昔陶唐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為舞以宣導之。」這類古人為渲導閼氣、通利筋骨而制的「舞」,實即後世導引術之源頭;《莊子‧刻意》所載「熊經鳥申」之術,也屬此類。道教的導引術有很多種,如《抱朴子內篇‧雜應》所記龍導、虎引、熊經、鳥伸、龜咽、燕飛、蛇屈、兔驚,《養性延命錄》所記狼踞、鴟顧、「五禽戲」等,多為模仿動物姿勢。此外,《太清導引養生經》中又收有「赤松子導引法」、「王子喬導引法」、「寧封子導引法」、「彭祖臥引法」等多種導引法。在諸種導引法中,以三國華陀所創「五禽戲」及北宋出現的「八段錦」最為著名。


3. 內觀與存想 所謂「內觀」,即收心內視,令心定神靜、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存想」又稱「存思」,即在內觀的基礎上集中意念去觀想某一物體或神真的形貌等,其對象包括日月星雲等天象、人體之五臟,以及體內體外的各種神靈等。若單存想體內體外之神,則謂之「存神」。據說,內觀存想可以安魂制魄、調節機體、消災治病、延長壽命,甚至可以得天仙接引而飛昇上天。這種方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中很流行,乃是上清派所推崇的求仙之道,其種類甚多,如《大洞真經》所載的存五方氣五神法、存三部八景二十四神法,以及存思日月法、存二十四星法,等等。
4. 服食服食又名服餌,即服用一些有益於健康的藥物以求養生成仙。通過服食藥物以求長生的思想起源很早,如《史記‧封禪書》載戰國神仙家言海上有「三神山」,上有神仙和「不死之藥」,齊宣王、齊威王和燕眧王皆曾派人入海求之。《漢書‧藝文志》著錄的《黃帝雜子芝菌》與《太乙雜子黃治》等,也屬服食類著作。後世道教用作服食的藥物,大體可分為草木藥與金石藥兩類。草木藥如《抱朴子內篇‧仙藥》所載的五芝、茯苓、地黃、枸杞、甘菊、麥門冬、木巨勝、重樓、黃連、石韋、楮實、天門冬、黃精、松柏脂、松實、朮、菖蒲、桂、胡麻、檸木實、槐子、遠志、澤瀉、五味子,以及其他書所載的人參、大棗、甘草、杏仁、桃仁、竹實、蓯蓉、干姜、覆盆子等,金石藥則如丹砂、雄黃、雌黃、石硫黃、曾青、譽石、云母、慈石、戎鹽、石英、鐘乳石、赤石脂等。上述諸藥多可單服,但也可配合復服,如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服藥論》所列之「安和臟腑丸方」及「治潤氣液膏方」,即為草木藥復方,而魏晉名士所喜服用的「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則為五種未經燒煉的石藥合研而成的散劑。


5.辟榖 辟榖又稱休糧、絕粒、卻榖、斷榖、絕榖等,即不食五榖雜糧。道教認為:人體中有能阻礙人長生成仙的三蟲(又稱三屍或三彭),分別居於上中下三丹田,專靠人腸中因食五榖雜糧而產生的「榖氣」(穢氣)生存;為了求得長生,即須辟榖以滅除三蟲。如《太清中黃真經》言:「但學絕粒,則魂魄變改,三屍動搖。……三十日上蟲死,六十日中蟲死,九十日下蟲死。」又言:「欲得長生,腸中當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在辟榖過程中,需配合以飲用藥湯來止飢止渴,如《太清中黃真經》所教的「胡麻湯」之制作法為:「取上好巨勝三大昇,去皮,九蒸九曝;又取上好茯苓三兩,細研為末。先下巨勝末,煎三兩沸;次下茯苓末,又煎數沸,即入少許酥蜜。遇渴時飲一兩盞」。


6.房中術 房中術又稱陰道、黃赤之道、混氣之法、男女合氣之術等,乃依陰陽之理而來的性生活養生術。此術源於戰國神仙家,以容成公、務成子等人為代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藉,也多有關於房中養生之內容。後世道教所行的房中術,實多以節欲慎施、還精補腦等為主要內容,講究欲不可絕、欲不可早、欲不可縱、欲不可強、欲有所忌、欲有所避 ,而與社會人士所理解的「御女術」並不相同。


7.外丹術 外丹術是用爐鼎來燒煉礦物類藥物,企圖煉制出令人長生不死之仙丹的一種實驗活動,屬早期道教中影響最大的用以追求成仙的方法。較早的煉丹活動是企圖得到黃金之類的性質穩定、不易朽壞之物,並希望通過服食之而達長生不朽。後來道教認為,「道」生萬物有著特定的程序(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人們只要能夠在丹爐中濃縮地再現這個過程,依「道」之造化規律來運用「火候」燒煉藥物,令這些藥物逆宇宙生成之程序而返回它們從「道」生來時的狀態,然後服食之,便可令人長生不死。是即所謂「奪天地造化之功,盜四時生成之務」。道教在探索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性質不穩而比較容易發坐變化的物質(如水銀和鉛粉等),卻不能真正認識這些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所呈現的化學反應,而是以為一種物質在特定條件下變化為另一種物質象徵著它從宇宙生化程序的一個階段返回了另一個階段,並以為其經過多次「還煉」之後即可回復至「道」的狀態,而人若服用了這種經過還煉的丹藥(如「九轉還丹」)之後,即可隨之回復至「道」的境界,永存不滅。六朝時期,道教多以為服食外丹乃是成仙的唯一途徑,如晉代葛洪說:「不得金丹,但服草木之藥及修小術者,可以延年遲死耳,不得仙也。」唐末五代以後,外丹術由於所成丹藥多具有毒性而常常令服用者中毒身亡,故開始逐漸衰落而終被內丹術取代。外丹術雖在追求長生成仙上遭到了失敗,但其對古代化學的貢獻卻很大,一般認為它乃是近代化學的先驅。


8.內丹術 內丹術乃是比附外丹術原理而來的修煉方法,它以人體內的精、氣、神「三寶」為煉丹所依賴的藥物,以人之身體為煉丹所用的爐鼎,而以意念的強弱為煉丹之「火候」,並認為人如果能按照陰陽五行等規律來進行修煉,就可以使體內的精化為氣、氣化為神、神還於虛,最終合於大道、超脫成仙。唐末五代時,內丹修煉理論已較為成熟,其以為:人體乃宇宙的縮影,人生命之形成亦如「道」之造化天地,各以稟自父母真氣的真陰真陽為性命之本,元陽真氣藏於腎府,元陰真液源於心海,陽昇陰降、氣液傳導、水火既濟而推動人的生命活動;修煉內丹即盜取逆轉生命之機,於靜中引出腎海中所藏元陽真氣,然後法天地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循嚴格的法則度數而令精氣沿任督二脈運轉於下中上三丹田,以致陰陽(真氣與真液)和合、五氣(五臟之氣)朝元、三華(元精、元氣、元神)聚頂,最終凝結成「胎仙」而返歸虛無之道。更可「調神出殼」而令「陽神」從頂門自由出入,從而生死自在、永享仙壽。這個「陽神」,又稱「真我」,實際上乃是承擔成仙一事的主體。也就是說,唐末以後內丹家所主張的成仙並不是肉體的長生,而是靈魂(真我)的不死。

  總之,道教用以追求長生成仙的修煉方法是很多的,各個道派在不同時期的修煉方法也各有所偏重。不過對於修煉者來說,多學習一些方法卻是必要的,如晉代道教大師葛洪雖力主服食外丹才是成仙之正途,但卻也要求信徒應「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 。

[ Last edited by jublio on 2005-5-25 at 12:27 AM ]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26 AM     標題: 道教‧符 籙 齋 醮‧

(文) 郭 武

  符籙和齋醮是道教用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邪、治病除災、濟世利民的重要方式。

  「符」本是古代帝王調動軍隊的信物(如虎符),代表著權威。後來的方士認為天神也有符,或為圖形,或為篆文,能在天空中以雲彩顯現出來;方士將這些圖文錄下,於是便成了後世道教崇奉的代表天神旨意的神符。「籙」本來是記錄的意思,在道教中指記錄天神名諱及其功能的秘文名冊。符和籙常合在一塊使用而稱「符籙」,道士憑之即可使用天神所授的符信、按照諸神名冊所記不同神靈的功能而命令某神去做某事。也就是說,掌握了符籙,便有了代天神役使三界鬼神的能力,進而可行召神劾鬼、治病除災之事。

  符籙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人人皆可模而畫之。但是,會畫符並不等於就可以役使鬼神了。欲役使鬼神,必須知道符籙的書寫方法,如道經云:「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具體而言,畫符的關鍵乃在於「誠」和「氣」。「誠」即心誠,如《道法會元》卷一<道法樞紐>言:「符者,陰陽符合也,唯天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矣。」 「氣」即運氣書符,這要求書符者平時須修煉內功,書符時將內氣發放於筆端,即如《雲笈七籤》卷七<符字>所云:「以道之精氣佈之簡墨」。


  使用符籙時多配以咒語。「咒」本有「告」之義,又可與「」(祝)通。告神之辭不僅希望降福於己,也可請求加殃於人,於是有「詛咒」之說,如《尚書正義》言:「以言告神謂之,請神加殃謂之詛。」詛咒之辭多帶命令口吻,並成為後世道教咒語的主要模式。道教咒語的形式多為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韻語,文末一般都以「急急如律令」作結。咒語的用途十分廣泛,有用於治病者,如《治寒病咒》、《治咽喉病咒》,有用於內丹修煉者,如《安魂定魄咒》、《坐煉咒》,有用於驅邪逐祟者,如《役遣咒》、《禳童稚多災符咒》,有用於雷法者,如《起雷咒》、《起雨咒》,等等。道士念咒,有出聲念者,也有默念者(稱心咒、密咒)。念咒時又常配合掐訣,即將手指的指根、指節、指頭、指甲等處分別與天干、地支、五行、七政、八卦、二十八宿等相配,然後按五行生克的關係,或模仿某種形象,作出伸、屈、拉、勾、交等各種訣(手勢),以求「通真制邪」 。


  所謂「齋」,本義為潔淨、齋戒,如《說文解字》云:「齋,戒潔也。」中國古人在祭祀前,必須清潔身心、戒慎行為、禁忌食欲,以求取悅於鬼神;道教也承襲了這種作法,如《太上太真科》釋「齋」言:「齋者,齊也,潔也,淨也。」《雲笈七籤》卷三十七<齋戒>也說:「齋者,齊也,齊整三業,外則不染塵垢,內則五臟清虛,降真致神,與道合真。」這裡所謂「齊整三業」,指的是齊整身、口、心。道教的齋法,在形式上大致可分為「內齋」與「外齋」兩類,如《金籙大齋啟宿儀》言:所謂「內齋」,即「恬澹寂寞,與道翱翔」,指「心齋」之類;所謂「外齋」,則是指「登壇步虛,燒香忏謝」,亦即禱祠祭祀之類。我們今天所說的作為道教科儀之齋,一般多指「外齋」。

  所謂「醮」,意為祭神,如《正一威儀經》言:「醮者,祈天地神靈之享也。」但道教的醮又與民間的祭神不盡相同,區別主要在於是否殺牲血食,如《黃籙散壇醮儀》言:「牲牷血食謂之祭,蔬果精修謂之醮。」《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十五<醮說>又言:「有酬酢曰獻,無酬酢曰醮。」


  在早期道教中,齋與醮有分開舉行時,也有合而舉行時,前者如漢天師所傳的種種醮儀及劉宋時陸修靜所制訂的靈寶齋法,後者則如《靈寶玉鑒》卷二<齋修節次門>所言,以「謝恩設醮」作為建齋的最後一個儀節。齋與醮的功用本有著區別,齋多用於忏謝罪愆,醮則多用於祈福禳災,如《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十六言:「燒香行道,忏罪謝愆,則謂之齋。延真降聖,祈恩請福,則謂之醮。齋醮儀軌,不得而同。」又言:「齋以謝咎,醮以度厄。」後來,齋與醮又逐漸合流,唐時史籍已多將二者聯稱為「齋醮」,泛指道教的祭祀儀式。

  道教的齋醮道場大致有兩類:一為祈祥道場,一為度亡道場。傳統的祈祥道場大則可為國祝禧、禳解災疫、祈晴禱雨,小則可為民安宅鎮土、禳災解厄、祈福祝壽,今人多用之祈求事業成功、生意興隆、身體健康、父母長壽、嗣息昌盛、生活美滿,等等。度亡道場是為了超度在陰間的亡魂,常見的度亡科儀有「祭煉」--「祭」即設飲食以解亡魂之饑渴,「煉」即行法道士以自己的真陽之氣來度化亡靈之陰魂,亦即所謂「以我之陽,煉彼之陰」 。


  道教舉行齋醮儀式時,需要佈置壇場,用以延真降神。壇場又稱壇墠,所謂「墠」,即祭祀用的平地,所謂「壇」,即在平地上築起的高臺,如《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宮殿壇墠》稱:「祭地為墠,築上為壇。」這種做法,蓋源於先秦時期人們築「圜丘」、「方丘」以祭祀天、地的儀式。道教的壇場,可以用磚石砌成,也可用泥土壘成,還可用竹木搭成,但無論使用何種材料,皆「務合規矩,以崇朝奏之禮」。「規矩」之一,即擇壇須遠避墳墓、戰場、刑場、酒坊、屠坊及一切不淨之地,最好在「名山洞府,形勝福地,有宮觀祠宇、神異靈跡去處」,且須「方位端正,坐北面南」。至於具體的壇式,則可依不同類型的齋醮科儀而設,如古代道教常見的壇式有星壇、皇壇、玄樞壇、靈寶壇、虛皇壇、黃籙齋壇等等,其式備見載於《道藏》諸經,其要在於以宗教象徵的手法而法天象地、列斗環星,依陰陽五行、八卦九宮之理,納三界十方、玉京金闕於中。道士登臨其上,便可通過步罡踏斗、焚香禱祝等而與三界萬神溝通,進而達降妖鎮邪、濟世利民之功。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29 AM     標題: 道教‧道 德 規 範‧

‧道 德 規 範‧

(文) 郭 武

  以往,人們曾因傳世本《老子》中有「絕仁棄義」等話語,而多認為道家與重視世俗人倫的儒家是對立的。但是,近年在湖北郭店出土的楚簡《老子》卻並無此類話語,有學者據此認為:老子並不反對儒家的學說,傳世本《老子》中有反對「仁義」的言論,係後人因仁義道德發生「異化」而暴露出其虛偽性,才於戰國時期添入書中的。 也就是說,早期道家並不排斥世俗道德。

  作為一種既追求彼岸世界之理想、又注重當下現實之生活的宗教,道教也要求信徒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優化現實社會的環境。這些要求,既有針對封建統治者的,也有針對一般臣民的,如君主須施行仁政、受恤臣民,官吏須忠於君王、清政廉洁,百姓須孝悌仁信、互相幫助,等等。實際上,這些都屬於道教所倡的世俗性道德規範。

  道教之世俗性的道德規範,早在太平道和天師道創立時就已提出,晉時葛洪曾將其歸納為「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唐宋時期,道教更幾乎將儒家的道德規範全盤納入了自己的說教體系之中,如杜光庭曾以仁、義、禮、智、信等為「大道自然」之表現,陳景元則將儒家所推崇的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信妻賢、九族和睦、尊老撫幼、教誨愚鄙、上下信向、百官稱職等皆視為是「修道」 。

  全真道創立後,也通過制訂一系列的「戒律」而規定信徒必須履行世俗性的道德規範。如王重陽曾規定:「大凡學道,不得殺盜飲酒食肉破戒犯願。」後來,清代全真道王常月更根據傳授對象的不同而分別制訂了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等「三壇大戒」,如其「初真十戒」的內容為:一、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行;二、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三、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四、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氣,當守真操,便無缺乏;五、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六、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七、不得飲酒食肉、犯律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八、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卹貧窮;九、不得交游非賢、居處雜穢,當慕勝己、棲集清虛;十、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當然,不同的道派或不同地區的道教所著重提倡的道德規範,在具體內容上可能會不盡相同。如宋元時期淨明道的「八寶垂訓」為:忠、孝、廉、謹、寬、裕、容、忍。香港青松觀所倡「九美德」為:……。不過,其實質意義卻是相同的,即都是為了勸人從善。



‧組 織 制 度‧

(文) 郭 武

  道教自東漢末年始,即有著較為嚴密的組織制度。如太平道曾以「方」為單位?組建教團,以「渠帥」分掌各方事務;天師道則設有二十四「治」,以「祭酒」分管各治教務,並實行「編戶著籍」和「三會日」 制度--前者為信徒戶口登記制度,後者則為每年正月、七月、十月十五日的教徒聚會制度。

  此外,道教徒入道時,還須舉行「授籙」儀式。「籙」有兩個意義,一是相當於道民「戶籍」的名冊,二為記錄諸神名諱及功能的秘冊。道民入道而得「授籙」,即意味著他已經在天庭中注冊,可受到天神的護祐;同時,由於「籙」與「符」合用則可「詔令天地萬靈隨功役使」,因而其也是道士行法的重要憑據。記錄諸神名諱及功能的「籙」有多種,其神的功能和威力各不相同,使用它們的道士也相應有著不同的修養,所以擁有不同的「籙」往往代表著一個道士在道門中的階位。據北宋孫夷中《三洞修道儀》言,道士在道門中之階次「自正一至大洞」可分為七等,晉昇不同階次的道士在傳授儀式上所得之符籙與經戒是不相同的,如童子滿七歲後可得授「太上童子一將軍籙」和「太上童子十將軍籙」等,並可召使北一上官部諸神吏功曹力士,稱「籙生弟子」(男)或「南生弟子」(女);男子成年後,可詣請「三師」授「正一盟威籙」而為「太上正一盟威弟子」,並需修習《正一法文經》等經書,同時須持守「正一五戒」;由正一盟威弟子昇遷為「太上洞神法師」,則須受「金剛洞神籙」,參究十二部洞神經書,如此等等。

  道教用以規範組織成員行為的制度,最重要者莫過於戒律與清規。「戒」之意為解、界、止,而「律」之意則為率、直、慄,如《道教義樞‧十二部義》以為戒「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又能防止諸惡」,而律則能「率計罪衍,直而不枉,使懼栗(慄)也」。一般說來,「律」乃是「戒」的延伸,係用以懲罰触犯戒規者的條例;後來,「戒律」一詞在使用中往往成為一個以「戒」為中心的詞語,而「律」的本義則被「清規」一詞代替了。

  在漢末天師道和太平道中,「戒」多以神之誥諭方式出現,稱「誡」或「道誡」,但其內容並不是很豐富。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戒律的內容才逐漸增多,出現了三品戒、老君五戒、齋者八戒、初真十戒、元始天尊二十七戒及老君一百八十戒等戒條,其具體內容雖有不同,但實質卻都是要求教徒防非止惡、行善積德。全真道興起後,道教的戒律更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如清代全真道王常月曾將戒律比作是降魔之忤、護命之符、昇天之梯和引路之燈,認為它「實係仙真之要路通衢」,並因此而制訂了各種繁瑣的戒律,用以約束道徒的行為。與此同時,全真道「清規」的內容也得到了很大充實,如《全真清規》即訂有數十條用以處罰違戒道士的條文,其內容有「凡不拜師長、不知宗派者,逐出」及「凡私自募緣不通眾、不入常住者,遷單」,等等。

[ Last edited by jublio on 2005-5-25 at 12:41 AM ]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12:29 AM     標題: 道教‧文 化 地 位‧

‧文 化 地 位‧

(文) 郭 武

  作為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曾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在中國文化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所以人們常說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釋、道)之一,更有人以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

  道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首先表現在哲學思想方面。哲學所關心的問題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問題。或以為西方哲學重在關心宇宙,而中國哲學重在關心人生;這種看法若針對儒家而言,並無不妥,但若用來看待道家道教,則有失偏頗,因為道家道教實際上很關心宇宙的根本問題,如老子早在先秦時即以為:宇宙萬物皆由「道」產生而來,而「道」則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這種看法,不僅屬中國哲學史上對宇宙根本問題的首次闡釋,而且與現代科學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也頗相吻合。

  老子關於宇宙根本問題的看法,為後世道教所宗承,並由道教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發。不僅如此,道教的宇宙論還對儒家的學說產生了深刻影響。儒家學說本來只關心現實的人生問題,而少對宇宙根本問題的思考;宋代以後,儒學方多從宇宙論的高度來對社會倫常加以論證,將「三綱五常」等上昇為能與宇宙本體相通的行為規範,形成了所謂「理學」。而理學之對宇宙本體的認識,即多受道教影響,如其開山鼻祖周敦頤用以闡發理學宇宙觀的《太極圖》,實本自道士陳摶所傳之《無極圖》。

  其次,道教對中國醫藥學的發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前所述,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長生成仙,而追求長生則首先須祛除疾病,因為疾病可以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導致人的死亡;此外,道教還有著同其他宗教一樣的慈悲胸懷,以廣行善事、積功累德、濟世利人為務,甚至以之作為得道成仙的條件之一,這也促使道士們不僅關心自身的病痛,而且去拯救他人的疾苦。是故,學道者往往兼習醫術,以致有所謂「十道九醫」的說法。據統計,漢末至隋唐五代道教醫家所佔同時代醫家的比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宋代以降,這種比率亦約有百分之十。在中國醫藥學史上,很多重要的醫藥典籍和著名的醫家都與道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如中醫學理論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中藥學的奠基之作《神農本草經》等的形成,皆與黃老道或方仙道有關,至於一些著名的醫家,如著《肘後備急方》的葛洪、著《養性延命錄》的陶弘景、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孫思邈等,也都屬道士之列。

  除了哲學和醫藥學外,道教還對中國的文學藝術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歷史上,道教曾廣泛運用散文、詩詞、小說、戲曲、音樂、繪畫等手段,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宣揚自己的思想觀念等,如著名的《泰山神啟蹕回鑾圖》及《朝元仙杖圖》俱屬此類,而道教常用的「游仙詩」和「青詞」等還成為了中國文學的一種體裁。其結果,是大大豐富了中國的文藝寶庫。

  不僅如此,道教所追求的逍遙自由精神還極大地刺激了中國文人的浪漫情感,道教的許多典故也為中國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題材。例如,唐詩創作中最具飄逸靈氣的李白與李商隱,實為多受道教精神熏陶的道門中人;宋詞所使用的詞牌,至少有四十種與神仙故事或道教活動有關;元曲中的許多作品,如《邯鄲道省悟黃粱夢》、《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等,亦取材於道教典故;明清時期的著名小說,如《封神演義》、《四遊記》、《綠野仙蹤》乃至《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也多以道教思想為宗旨或深深地烙有道教文化印記。

  最後,我們想談一下道教對今日所謂「環境保護」的貢獻。
道教認為,人與萬物共同稟「道」而生,故「萬物與我為一」,因而主張人應該與自然界和諧相處、不能隨意地破壞自然環境。如道經言:「野外一切飛禽走獸、魚鱉蝦蟹,不與人爭飲,不與人爭食,並不與人爭居。隨天地之造化而生,按四時之氣化而活,皆有性命存焉。……如無故張弓射之,捕网取之,是於無罪處尋罪,無孽處造孽,將來定有奇禍也。」《老君說一百八十戒》更以戒律的形式規定「不得妄伐樹木」、「不得妄摘草花」、「不得以毒藥投淵池及江海中」、「不得妄上樹探巢破卵」,《文昌帝君陰騭文》也勸人「勿登山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等等。這些戒條,無疑是較早的環境保護措施。


  此外,道教徒還遵從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教導,主張「不勞精思求財以養身,不以無功劫君取祿以榮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與俗爭」 ,這對於我們樹立適度消費的觀念,杜絕「竭澤而漁」式的開發,維持可持續發展,亦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總之,古老的道教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而且對現代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啟示。
作者: Game    時間: 2005-5-25 01:04 AM

Thanks!!
很有趣,有無東政教與新教?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01:12 AM     標題: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

東正教簡介


東正教的名稱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y)乃指在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來的基督教支派,又稱正教,與天主教(Catholicism)、更正教(Protestantism)並列為基督教(Christianity)三大派別。

歷史背景
第一代的基督徒,備受羅馬帝國的壓迫,但是並沒有因為羅馬帝國的種種迫害而消失,相反地愈傳愈遠、愈傳愈旺。第二世紀末葉,基督徒的足跡已遍及歐﹑亞﹑非三洲。特別是亞洲的小亞西亞,從第一世紀中葉到四世紀,一直都是基督徒人數最多的地方。

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四世紀(313年)頒佈《米蘭詔書》後,基督徒已不再受到羅馬帝國的迫害,基督教也成為羅馬合法的宗教。後來狄奧多西大帝更將基督教奉為國教,自此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穩健地成長,在羅馬的教會也成為基督教的樞機中心。

東正教的產生
西元330年因日耳曼民族入侵,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又稱新羅馬或是拜占廷,就是今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成立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區(東派教會的中心),與羅馬教會(西派教會的中心)互爭首席地位,否認羅馬教皇為普世教會的首腦,而只視其為西派教會的牧首。

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差異,東西兩派之間的衝突與矛盾日益尖銳,尤其是六至八世紀時,對〈奈西亞 - 君士坦丁信經〉的看法紛歧、十一世紀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等等,終於1054年正式分裂。

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認為自己是保有正統教義的正宗教會,因而自稱為「正教」(Orthodoxy)或是「正統天主教」(Orthodox Catholicism)。又因屬希臘語區,當時宗教儀式皆以希臘語為主,故又稱為「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y)。

教義與禮儀
東正教信守前七次大公會議所訂的信條,不承認羅馬教皇以後所舉行的歷次大公會議決議。第一﹑二次大公會議所制定的〈尼西亞 - 君士坦丁信經〉,是所有東正教教會洗禮與行聖餐禮時遵奉的信經。東正教徒強烈抨擊羅馬教會在此信經加增"和聖子"一詞(此加添句表示二派對聖靈的發生有不同的看法)。

關於救贖論,東正教注重道成肉身,認為重生得救乃靠上主的恩典,善工並不具得救的效用,因此在東正教的神學教義中並不十分強調贖罪論。在恩典與原罪方面與奧古斯丁的預定論有所不同,認為每個人都在亞當的罪中犯了罪,拯救要依靠自身與上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須擇善,上主才能幫助。

東正教徒也重視對聖母的崇拜,馬利亞在信徒心中是他們與神之間最理想的中保。聖母的名稱在東正教中有數十種,東正教中也有許多以聖母命名的教會。

東正教徒奉行七件聖事:洗禮﹑堅振﹑聖禮(聖餐)﹑告解﹑聖秩(神品)﹑婚姻﹑敷油,除少部份細節與天主教不同外,大體上和天主教類似。

隱修制度(Monasticism)從三世紀起流行在東派教會間,以苦身修行為宗旨,遁世獨居或群居為特徵。四世紀中葉傳至西派教會,逐漸形成天主教的隱修制度。集體隱修的隱士群居,成立隱修院(修道院)。隱修院是東正教會最高精神生活所在地,也是培育神職人員,進行神學研究與收藏珍貴宗教文物的中心。

組織制度
東正教不贊同天主教的"使徒教區"觀念(只有由使徒所建立的教區才有權成為牧首區),而認為應根據各國或各城市的實際需要(例如在經濟或政治重要地區設立牧首區,然而現今東正教仍只有四個由使徒所建立的牧首區(大主教區)。

牧首區下轄管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領袖稱為主教,所有主教都職掌同樣的聖事職責,依教區的大小不同,有些主教被稱為總主教(主要主教)或是都主教(一個大都市裏的主教),範圍更大的地區或是國家教會的主要主教,則被稱為大主教。主教以下有修士大司祭﹑修士司祭﹑修士輔祭﹑助祭﹑誦經士等教職人員。

主教人選必須為修士大司祭,或是領聖職後保證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六世紀教規規定,主教必須是獨身者。一個主教的任命至少需要其他三位主教通過,助祭及其他教職的任命,則由各主教決定。

今日的東正教
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所滅,君士坦丁堡牧首區雖仍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承認為東派教會的牧首,但實際上是處於異教淪陷區的地位,權威盡失,於是自十六世紀起,先後在俄國與世界各地(大部份在東歐與中歐),產生了在法規和行政享有全部獨立權﹑自選大主教和主教的「自主教會」。

東正教會現有四個牧首區與十五個自主教會,以傳統的尊稱順序排列依次為:君士坦丁堡牧首區﹑亞歷山大牧首區﹑安提阿牧首區﹑耶路撒冷牧首區;俄羅斯正教會 ﹑喬治亞正教會﹑塞浦路斯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希臘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美國正教會﹑烏克蘭正教會﹑日本正教會﹑西奈正教會﹑及芬蘭正教會。

東正教各教會仍共同尊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為東正教名義上的首席,但君士坦丁堡牧首區並沒有實質的管轄權。這些教會以相同的禮儀﹑教規,教育他們的信徒,傳揚自認為最符合使徒精神的基督信仰。
作者: Game    時間: 2005-5-25 01:26 AM

謝謝你...
同一種宗教都分幾種派系,有幾得意

>>回教激進派(Islamic Militants)
  他們是一群不滿現狀的回教激進份子,對今日的回教領袖極端失望,他們目地是將今日的回教帶回到第七世紀的根源,並在本國,甚至全世界,強制執行回教律法。統治世界。

<--------攪到要"聖戰",迫其他人信教,好得人驚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01:31 AM

Originally posted by Game at 2005-5-25 01:26:
謝謝你...
同一種宗教都分幾種派系,...
其實每個宗教都有一些激進分子,只是回教做得特別激.....普通的回教徒都是很溫和的
作者: 左輪仔    時間: 2005-5-25 01:35 AM

全真教都叫冷門@@"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01:41 AM     標題: 新教

基督新教又稱為抗羅宗(抵抗羅馬的宗派),基本所有不服從羅馬天主教廷的西方基督教各派都可以叫做新教。其創立主要有三個源頭:來自16世紀英國宗教改革、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及幾乎同時瑞士加爾文發起的改革。

英王亨利八世本來是天主教徒,但他由於希望有兒子繼承王位,而向教皇要求跟現任妻子離婚。但當時教皇是亨利八世妻子的親戚,為保持教廷在英國的影響力,教皇斷然拒絕這個前任教皇多次批准的離婚協議。在國內宗教革派的鼓勵下,亨利八世宣佈脫離羅馬教廷自立,自封為英國教會的首領,並任命坎特伯雷大主教主理英格蘭全國的宗教事務。聖公宗就是這樣開始的。主要分佈在英格蘭和北美。

馬丁·路德原為天主教教士,因研究天主教大部份以拉丁文記載的聖經,認為有必要讓信徒以一般的文字瞭解聖經,因此翻譯聖經,在十六世紀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使得聖經快速普及。馬丁路德並堅持以聖經為依歸,廢除了歷任教皇不合理的律例,強調耶穌基督「因信稱義」的新約。因此後世史學家稱呼馬丁路德一系為「信義宗」。主要分佈在北歐、德國和北美有這些地區移民的地方。

加爾文的改革認為應根據聖經的先例實行長老制,反對主教的特權,因此稱為歸正宗,回歸聖經的古老習俗。主要分佈在荷蘭、蘇格蘭、匈牙利以及有這些移民的北美地區。

這三個支派是新教的主要支派,但後來又出現許多更激進的派別,認為天主教會已經徹底背離聖經的教導,反對任何神職人員的權力,新的派別層出不窮,即使現在也還有新的新教派別出現。

新教主要的理論是信徒人人有權傳播上帝的救恩之道,「一切信徒都有教牧的職權」,重視聖經的教導,強調信徒自己從聖經中領悟,因此推動將聖經譯成各國語言並廣泛發行。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01:43 AM

Originally posted by 左輪仔 at 2005-5-25 01:35:
全真教都叫冷門@@"
O.... 左版主認為全真教不算冷嗎?

[ Last edited by jublio on 2005-5-25 at 01:44 AM ]
作者: 左輪仔    時間: 2005-5-25 02:06 AM

Originally posted by jublio at 2005-5-25 01:43:
O.... 左版主認為全真教不算冷嗎?
[ Last edited by jublio on 2005-5-25 at 01:44 AM ]
我次前睇電視講過,而家既道教係正一道居多,
之後就到全真教喇,但全真教係中原地帶都有唔少信徒嫁
作者: SSLing    時間: 2005-5-25 05:37 AM

俺意思是在香港比較“冷門”麻?
作者: fmchelloauntie    時間: 2005-5-25 06:37 AM

有沒有"魔門教"??因為我差d入左......=.="(俾d傅教士呃)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08:34 AM

Originally posted by 左輪仔 at 2005-5-25 02:06:

我次前睇電視講過,而家既道教係正一道居多,
之後就到全真教喇,但全真教係中原地帶都有唔少信徒嫁
Originally posted by SSLing at 2005-5-25 05:37:
俺意思是在香港比較“冷門”麻?
正是這個意思呢,其實以上多個宗教都有唔少信眾,
尤其伊斯蘭教,遍布不止一個國家,而是整個中東地區,遠至埃及、土耳其等非洲及歐洲國家,可說是世上一大宗教,
這裡的只是在香港比較“冷門”

[ Last edited by jublio on 2005-5-25 at 09:11 AM ]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08:44 AM     標題: 摩門教

摩門教創辦人約瑟史密司,1805年出生在美國東部的一個小鎮,在家裏九個孩子中排行老三。據他說,1820年他15歲時,做夢見到一個異象。這異象說,在當時真正基督的教會還不存在,要他開始建立真正的基督教會。這是一個完全無法考證的問題。您願意相信嗎?一個15歲的孩子,神會將這樣重任交給他嗎?何況基督教會從耶穌復活升天後就開始了,一直到1820年。如果這一千多年所建立的,都不是"真正的基督教會",那麼使徒行傳這本書,也要從聖經中拿走了。這有可能嗎?

  1823年他18歲,就宣告有一個先知名叫摩羅乃,帶著一些金頁的書版,上面記載"全備的永裏福音",向他顯現。摩羅乃把這些金版書頁放在盒中埋藏起來。第二天史密司在紐約州的一個小山丘上,發現藏著金頁書版的石盒。

  1830年,約瑟史密司靠著摩羅乃給他的二片神奇鏡片烏陵和土明,透過這二片魔鏡,他就能看懂金頁片上的文字,終於在1830年翻譯出版,就是今天的摩門經。他們同年就在紐約州費特市,建立第一個摩門教會。

  1831年,另一個摩門教會在俄亥俄州克蘭城建立。同時有一些宣教士被差派到密西西比的傑克森鎮。根據摩門經的預言,這裏是錫安山,是真正上帝百姓聚集之所。1839年,他們從密西西比,向西遷往伊利諾州的拿烏城,建立許多以家庭為中心的禮拜堂,並教導據他們說是從神得來多妻制的啟示。1844 年,教會產生分裂,在一次暴動中,約瑟史密司和他的兄弟被暗殺身亡。以後摩門教有一段混亂的時期。最大的一群人,後來跟著楊百翰到了愛荷華州,最後到猶他州。今天猶他州就是全世界摩門教的大本營。

摩門教基本教義

1.相信三位神

  當你與摩門教徒說到你信不信"三位一體"的神,他們會說:我信。但你再談時,你就會發現,他們所謂的三位一體不是聖經上所啟示,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那就是我們只信一位上帝,有三個不同的位格。他們不是信一位上帝,而是信三位上帝。不是信一神,而是信多神。基督徒應該知道這不是聖經的教導。

2. 他們把摩門經和聖經看為同等,視為聖典。我們相信聖經是我們信仰的獨一權威。

  對摩門教徒來說,聖經是記載以色列猶大支派的歷史記錄,而摩門經則是另一支派的記錄,是復活的主親自訪問以色列北國10個支派的後代,他們經過亞洲,太平洋,遷移到美國的記載。

  為了證明這個說法是對的,摩門宣教士喜歡用以西結書37:16-17解釋說:上帝的子民有二個支派,猶大支派就是後來成為猶太民族的一支,基督也從這支出來,以後他們擴散到西方。另一支派就是約瑟支派,就是以色列的其他十個支派,他們遷移到亞洲,最後到了美國。美國本土的後裔,就是以色列十支派的後裔。所以摩門教徒解釋說:聖經是一根木杖,是一本經書,是一個啟示,專給猶大的一支。摩門經是另一根木杖,是一本經書,是一個啟示,專給約瑟的一支。二根木杖合起來才是完全的啟示。當他們和其他人談道時,特別是對基督徒,他們總會說:難道你們不願有完全的啟示嗎?為什麼只要有一半的啟示?難道有完全的啟示不是更好嗎?為什麼要拒絕呢?結果常常是摩門教徒,把一本摩門經交給你,要求你讀讀看,要你為此事禱告,並祈求神引導你下一步該有的態度。這時基督徒就應該拒絕。因為我們仔細讀以西結這一處的經文時,就會發現,這樣的解法錯了。這段經文所預言的,已經在耶穌基督身上完成了。在耶穌基督裏面,所有的人都要在祂的主權之下被聯合在一起。以西結所講的,都要在基督裏得到醫治,得到整合。在基督裏,這二根分開的杖已被連合。

3.有關摩門教的婚姻觀
     摩門教認為多妻是神的誡命,只因為美國法律不准許多妻,他們才不得不禁止,據說以後仍有人營金屋,享齊人之福,是否屬實,我不知道。不過摩門教認為人若結合成為合法夫妻,他們一直到永恆裏,都要維持夫妻關係。
  他們認為只有在摩門大教堂結婚的,才能得到最高等的永裏的婚姻。這等婚姻可以生產屬靈的兒女,多生一些,多娶幾個,可以幫助他們賺得救恩,並且可以進入最高等的天堂。基督徒應當知道,聖經完全沒有這樣的記載。

  摩門教行多妻制,主要是因1839年先是史密斯得到啟示,後來在1852年楊百翰也得啟示,可以制定多妻制度。

4.相信新的,持續不斷的啟示

  摩門教相信教會的先知,可以陸續不斷地有新的啟示。換句話說,啟示是繼續不斷地,而教會有權位的人可以陸續不斷地宣告有新的啟示。我們如何能決定,那是神的啟示還是人的"啟示"?

  聖經中的教導卻非常清楚:"你們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大書3節) 福音已一次交付給我們。但摩門教卻有第二、第三。基督徒應該明辨是非。拒絕一切與聖經不同的教導。"使他們真知,上帝的奧秘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裏面藏著。因為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歌羅西書2:2-9) 當我們接受基督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基督完全豐盛的裏面。在基督裏面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切啟示。在基督裏有上帝完全神性的表彰,神完全的啟示已經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啟示出來。

  "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我們已經說了,現在又說,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拉太書1:6-9)這不是很清楚肯定告訴,我們福音只有一個,那就是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保羅所傳的只有耶穌並祂釘十字架,是一個完全的福音。沒有第二個福音。"在我以前沒有真神,在我以後也必沒有。"(以賽亞書43:10)"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上帝,再沒有別的神。"(以賽亞書45:22) 聖經已清楚肯定神只有一位,福音也只有一個。如果您熟讀聖經,就根本不會被這些"似是而非"的異端信仰而迷惑了。
作者: jublio    時間: 2005-5-25 09:41 PM     標題: 印度教

要簡論印度教的思想,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印度的宗教歷史,無論是上層的婆羅門階級、君王,或是尋常百姓,多數印度人對神學的討論和思考都有興趣,也因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各類思想,因此本文僅就一些主要思想予以探討,最後並以基督信仰立場予以回應。

種姓制度

構成印度的人種極多,除了土生土長的印度人之外,還有許多外來的侵入者,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就是亞利安人。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就逐漸形成了四種姓的階級制度,這四種姓包含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也就是僧侶、武士、庶民、賤民四種姓。實質上現階段印度的種性制度,除了部份的婆羅門階級之外,其他人已不再用舊有的三種姓階級來分野。取而代之的,是按職業等級所區分的階級制度。因此有的職業被視為較高等級,但有的職業則受到輕視,甚至某些職業是被視為有污染的,例如與殺生有關的職業﹙狩獵者﹑漁夫等﹚;與處理死者屍體相關的職業﹙屍體搬運工等﹚;與處理人身上排泄物的職業﹙洗衣、理髮、掃廁所、產婆﹚;皮革業﹙因與聖牛有關﹚。

事實上從事這類被視為污染職業的人,是一種被稱為“阿丘得”的人,他們是那些女性婆羅門和男性首陀羅所生孩子的後代,他們被視為“不可接觸者”,他們不可任意轉換職業、即使受到他人的壓迫也不敢反抗、他們不僅不能接觸高級種姓的人,甚至他們的目光、影子也不可接觸到高級種姓人士,在一些官方報告之中,有時他們甚而會受到其他人的殘酷殺害。然而盡管如此,他們卻鮮少反抗,他們祇希望藉由如此地逆來順受,好使他們在下一世能脫離這種悲慘的生活。這可說是由業力思想所帶來的宿命論,使得這種社會甘於漠視這種不公正的社會現象。雖然在現代文明的政治體系之下,政府已經藉由法令,意欲消除種姓制度所帶來的種種歧視,但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卻是難以消滅的,特別是在鄉村地區尤然。

啟示文獻

除了社會制度的影響之外,印度的宗教也是深受亞利安人的影響。印度教的經典極多,主要分為兩大類:天啟文學和聖傳文學,在這其中天啟文學具有絕對的重要性。

印度教徒認為天啟文學不是出於人類的述作,至於天啟文學的內容就是「吠陀」文獻群,這其中包含了「三希塔」﹙讚歌、歌詞、祭詞、咒詞﹚、「波拉呼馬那」﹙梵書、祭儀書﹚、「阿拉尼亞客」﹙森林書﹚、「烏帕尼沙德」﹙奧義書﹚,這其中後三種都是對「三希塔」的解釋和補充。

梵我合一

從梵書到奧義書,也是印度教“梵我合一”思想逐步形成的過程。其實在「吠陀」文獻群裡的「三希塔」所強調的信仰理念,主要是以祭祀為主,此時咒語並無突出地位之應用。但在其後「波拉呼馬那」﹙梵書、祭儀書﹚裡,表面上似乎是繼承了「三希塔」以祭祀為主的傳統,實際上在祭祀的外表之下,真正主導的卻是咒語,這時他們想要藉此咒語來支配萬物。那些念咒語的人是哪類人呢?其實就是那類懂得「波拉呼馬那」﹙梵書、祭儀書﹚哲學的婆羅門階級的人。

至於其後興起的奧義書,其思想在演變之中,就形成了“梵我合一”的想法,也就是我與萬物是同一的思想。在印度文明與近代的西方接觸之後,奧義書的思想就藉由翻譯廣泛地流傳至西方,並且已對西方文化產生不小的影響力。毋庸置疑,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的中心思想正與奧義書的宗旨的一致性,正是此類思想影響的結果之一。

奧義書的思想相信創造神做完創造之後,即進入萬物之中﹙51﹚,因此萬物之間的關係就是“梵我一如”,所強調的是“我就是一切”,也就是我與一切之間並無分別。事實上“梵我一如”的思想一直是帶著神祕色彩,當此思想初期落實在祭祀修行階段,其實仍然採用了許多巫術的咒語,其後才逐漸減少。

在此時必須要釐清印度教的神觀,類似於中國道教的天、地、水三界諸神,印度教起初也是有著天、地、空三界各種不同的神祇;所不同的是,道教諸神之間具有封建體制的隸屬關係,但印度教諸神之間大體上是各自獨立的,並無隸屬關係。﹙18﹚至於在其後某些派別曾出現至上神創造的觀念,但並不表示他們否定了其他神祇的神性,只能說他們在承認眾多神祇的同時,選擇其中的一位作為至上神。這種信仰形態是「擇一神教」的信仰形態。如今在奧義書裡卻強調“梵我一如”的思想,卻上使其成為了「泛神教」的信仰形態。

苦行

「苦行」可說是印度教的主要特色之一,在初期的吠陀文獻裡,就出現了「苦行」﹙tapas﹚這字詞,而其具體方法包括斷食、凝視火、長時間獨腳站立、在某些祭禮中唱讚歌時停止呼吸等。至於另一類型的苦行就是「瑜珈」﹙yoga﹚,不同於tapas只是單純的苦行,瑜珈則是「苦行」加上「靜觀」,因此其實踐方法,不僅在於使肉體痛苦,同時也重視冥想的作用。

其次,在奧義書裡提到了一種「四住期」的說法,所謂四住期,是將人生分成四種階段,以每25年為一階段。第一階段「學生期」是0-25歲,是處在學習和奉祀的階段;第二階段「家長期」是26-50歲,要養育子女、施行祭祀;第三階段「林住期」是51-75歲,這時要獨自或與妻住在森林之中,以便過著純宗教的日子;第四階段「遊行期」是76-100歲,這時要在聖地之間乞食兼巡禮。由以上四住期的規定,確實可以看出蘊含在其間的苦修之要求。

輪迴(samsara)與業(karma)

印度教顯示出強烈的宿命思想,特別顯示在他們的輪迴與業的觀念方面。就統治階級而言,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是由其血統來決定;但為何人人有不同的血統呢?就業的理論來解釋,這是過去所做的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因此階級低下的人往往就因此而認命。

印度教徒相信自身的行為存在一種必然性的力量,讓自身陷入輪迴之中,直到尋求到解脫之路為止。這種牽引自身的力量就是業法﹙dharma﹚。這種法則更認為一個人,無論他是何種階級,唯有盡力完成該階級所應有的義務,才可能從「業」的力量裡面獲得解脫。事實上印度教對法的強調,更加地維護了種性制度(僧侶、武士、庶民、賤民)。

印度教徒認為業的力量不僅會影響自身,甚至可影響到祖先,例如如果一個人不能完成其職責,而又殺害家族成員的話,則其祖先都會被重新判入地獄。

在奧義書的思想裡,從「業」的力量裡面之解脫,就代表著自我從生活的現象世界的解脫,就可使自我實現「梵」的境界,也就是進入「涅盤」的境界,這種境界是一種自我歸入永恆的狀態。在此時印度教涅盤的意思不同於佛教所強調者。佛教的涅盤是追求人死如燈滅--「燭火盡熄」的意思,但印度教的涅盤則是「燭火遠離氣息所擾而不再搖曳」的境界。

基督教宣教的挑戰

在基督教對印度的宣教工作裡,無可避免地將會遇到一些抵抗。例如基督教強調人人受造而平等,在主裡的人都是弟兄姊妹等觀念,就與根植於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產生衝突。並且印度教所導引的思想主流,是讓人只注意到虛構的精神層面之超越,卻輕忽現世,也因此巧妙地維護了種性制度。與此不同的是,基督信仰即強調超越性,又強調重視現世,因此是不會容許這種歧視的存在。

在基督信仰裡,清楚地知道人類深沈的罪性,也知道人類毫無良善而言,也因此就和奧義書思想裡,“泛我一如”所強調的“人就是一切”的想法是相衝突的。

在印度教裡強調苦行,想要藉著人類自身的力量來獲得解脫。然而基督信仰強調在得救的事上,一切都是來自神的恩典,人類所作的都比不上神的恩典,因此任何苦行都是徒勞無功的。

在印度教以及佛教裡所強調的業和輪迴等想法,雖然這兩個宗教對其所下的定義不同,但都同樣不能認識到上帝的主權。就基督信仰而言,無論事物如何演變,但都是基於上帝的主權,任何事物都無法自己產生牽引的力量,更無所謂的業力可言。
作者: SSLing    時間: 2005-5-26 02:46 AM

Originally posted by jublio at 2005-5-25 00:34:
正是這個意思呢,其實以上多個宗教都有唔少信眾,
尤其伊斯蘭教,遍布不止一個國家,而是整個中東地區,遠至埃及、土耳其等非洲及歐洲國家,可說是世上一大宗教,
這裡的只是在香港比較“冷門”
偶自己也長年在英国混著,其實也沒差了,反正只问问而以……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