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轉貼][哲學]三國志的領導哲學[nep+] [打印本頁]

作者: hideaki    時間: 2005-6-6 02:08 PM     標題: [轉貼][哲學]三國志的領導哲學[nep+]

乱世奸雄 -- 曹操

   北魏的曹操,在《三国志》中被批评为乱世奸雄。因为他常在平心静气之下驱使卑鄙的策略。
   晚年的曹操把汉武帝当成傀儡,掌握朝廷的大权睥睨天下,朝廷的大臣对曹操产生反感,有一夜悄悄的到曹操的官邸放火,并且举兵讨伐。不幸讨伐立刻被曹操所镇压,大臣全部被抓到曹操面前。
   “好吧!来救火的人站在左边,不是的人站在右边。”
   大臣们以为来救火的人免死,以至都站在左边。想不到曹操却说:“赶来救火的人,才是真正的贼。”结果大臣们都被杀。
   或许曹操的说法也有道理,不过这种做法简直是欺诈。正因为如此,负责管理组织的领导者,非要洞悉欺诈,以及懂得权谋术数的手法不可。如果对此浑然不知的话,当对方动起外脑筋时就无法预防,如此一来不但自身难保,甚至连组织也有可能被颠覆。所以精通权谋术类,乃是身为领导者不可或先的条件。
   不过,一旦自己驱使权谋术数过度的话,免不了会受到非难。曹操之所以被骂为奸雄,原因就在此。
   如果基于能力,才能方面来看,曹操可说是三国时代的杰出人物。他毕生经战三十多次,获胜率高达80%,而刘备的战胜率只有20%。由此可见曹操的善战。
   曹操的作战方式总共有三个特征--他详细的研究《孙子兵法》,时常展开一定方式的战争。这就是第一特征。
   曹操虽然号称枭雄,毕生也曾战败五,六次,而且遭受到彻底的痛击。可是曹操决不重蹈覆辙,一旦败北必定会分析原因,由此引出教训,再也不犯相同的错误。这是曹操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曹操的逃跑速度非常快速。当他判断无论如何胜不了时,就会毅然地撤退。
   《孙子兵法》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无胜算不战”,曹操对这个基本原则非常地遵守。采用这种战法,战败的机会当然减少,同时亦可保持实力,以应付下一次的战争。
   曹操就以这个方式,在乱世中称雄。

[ Last edited by neptune1122 on 2005-6-6 at 10:10 PM ]
作者: hideaki    時間: 2005-6-6 02:10 PM

修德之人 -- 刘备

   在《三国志》里,刘备是典型的好好先生,但很平庸,并没有什么才能。与曹操对抗期间,曹操的势力不断坐大,而刘备却重复浮沉,举兵长达20年,却没什么建树。因为刘备不仅不善战,就连政治才能也没有,在这种前提之下,只有不断的碰壁,不停的浮沉。
   然而,曹操却一直把刘备看成劲敌,无时无刻不对他戒备。因为刘备拥有强而有力的武器,足以弥补他的无能,那就是“德”。
   《左传》有一句话说“谦让为德之基”。所谓的谦让,就是自己站在低处,使对方高高在上,或者退后一两步,让路给对方,这就是道德的基本。
   刘备就是拥有这种的谦让。如果把“谦让”分解成两个要素的话,那就是谦虚与信赖。刘备为了迎接孔明为军师,曾“三顾茅庐”造访孔明。那时刘备虽然不怎么风光,但是已天下闻名,年龄也接近五十。孔明却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一直默默无闻。刘备毫不计较这些,一而再,再而三的登门拜访,迎接孔明为军师,而且一旦把孔明迎入自己的麾下,一切的作战计划皆委给孔明。
   刘备以彻底谦虚的态度,以及深度的信赖对待孔明。不仅是孔明而已,对所有的部下皆如此,结果到了晚年,刘备在四川省保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与其说这是靠刘备的才能得来,不如说是靠部下奋斗得来的比较恰当。也就是说,靠孔明,关羽,张飞以及其他的部下奋不顾身地战斗所得来的结果,这些人之所以甘心如此做,乃是为了刘备所拥有的“德”。
   聪明的曹操,所以无时无刻不在警戒无能的刘备,理由就在此。曹操的能力固然很卓越,可是他根本没有修德。看了刘备的一生,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德”,也是驱使人的重要因素。
   《菜根谭》就有一句著名的话“德是事业的基础”,没有德作为根基的话,事业经营就会碰壁。我们由刘备身上可以得到启示,领导者非修德不可,因为这个“德”有时可补能力的不足,发挥出一种很大的力量。
作者: hideaki    時間: 2005-6-6 02:11 PM

夹缝求生 -- 孙权

   在《三国志》里,孙权的重要性显然是比不上曹操与刘备。关于这一点有两个理由:
   1.不管是曹操或者是刘备,都是从一无所有打下他们的天下,毕生充满了传奇性,经历过创业的艰辛。相形之下,孙权只是继承了父兄的地盘,他登基时,东吴的基础老早就稳固了。换一句话说,孙权只享受现成,并没有经过创业的艰辛。
   2.曹操与刘备一直争取天下霸权,而孙权只在守成,他只要继承兄长的领土,并能够安泰就行了,所以缺乏一种英雄式的魄力。
   不过,当北魏的曹操,西蜀的刘备被灭亡以后,东吴的孙权还生存了一段时间,可见他在生存战略方面获得成功。
   孙权也拥有曹操及刘备的长处:
   1.是他采取的柔软政策。当眼看着要遭受到曹操的攻击时,他就会跟刘备站在一条线上;到了有可能遭受到刘备的攻击时,他又会投靠曹操,对刘备展开攻击。总而言之,他不管什么叫义气,只会采取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打开僵局,只是他成功于苟延残喘的理由。
   2.是驱使部下的方式。孙权对于部下的缺点,总是闭起眼睛使他们发挥长处。
   对于驱使部下方面,曹操采用的是能力本位的严格选择主义,有能力的人固然会陆续的被提拔,没有能力的人则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刘备却是不管部下有没有能力,都一视同仁,以彻底的温情主义对待他们。
   刘备,曹操虽然都曾经获得成功,但若我们单纯的模仿他们,不好的一面可能会显露出来。例如以曹操一般严厉的态度对待部下的话,很可能会招致无谓的反抗,至少不能使部下心服。如果把刘备的温情主义使用不当的话,可能会使组织的结构松懈。
   至于孙权的独特方式“用其长,忘其短”的做法,我们就可以不顾忌地加以利用。孙权以这种态度对待部下的结果,他麾下的人才辈出,屡次都顺利地解决了困难。
   比起曹操跟刘备,孙权的存在不怎么引人注意,可是他驱使部下的方式,很值得今日的领导者作为参考。
作者: hideaki    時間: 2005-6-6 02:11 PM

善于健全经营的领导 -- 孔明

   在《三国演义》里的孔明是可以呼风唤雨,以种种的奇策扰乱敌军。可是《三国志》中所描绘的孔明,却是以硬碰硬的手法作战,绝对不使用奇策。
   在举行第一次的远征以前,一名叫魏延的将军,在作战会议上提议采取直接攻击敌方根据地的作战方法。孔明却认为魏延所提的战略太危险,最后采取绕远路,避开敌人正面强烈的抵抗展开攻击。
   《三国志》批评孔明说:“孔明对临阵应变的战术,并不怎么得意。”不过,孔明也有值得同情的一点。是要考虑到当时孔明的立场,就不难理解为何他要慎重其事用兵。
   孔明赢得刘备完全信赖,并被委托一切后事,在形式上,刘备的儿子刘禅是继任的皇帝。可是,刘禅比父亲更平庸,他只遵守父亲的遗言,把所有国政的实权都委给了丞相孔明。于是孔明只得挑起重担,为了慎重起见格外注意用兵,这就是他艰苦的立场。
   孔明所统领的西蜀跟北魏的曹操,两者的战力之比为一对七。孔明率领西蜀全军远征时,北魏曹操只要派一个地方的军团,就能够绰绰有余的迎战蜀军。国力相差到这种地步,怎能打赢呢?
   除此之外,欲从西蜀到北魏,必须经过险峻栈道,所谓的栈道,是架在绝壁上的吊桥,想运输粮食及物资时,更感到困难重重。孔明所以在屡次的远征中被迫撤退,就是因为粮食的补给中断的缘故。
   举出了这些理由之后就不难了解:战争对孔明总是不利。孔明最清楚这一点!
   《孙子兵法》就如此写着“无胜算不战”,孔明何尝要打这种仗?但是不由得他不打。因为那是先帝刘备的遗言。
   因此孔明认为在最坏的环境,不得不打“不算失败”的仗。撇开兵力的差距不说,看其结果根本没有打胜的机率,可是把各种情况合并起来分析,仍然可说孔明善战。
   一面遵守先帝的遗言,一面在艰苦的环境下,打出不算“败北”的仗,孔明实在是很不简单的领导者。
   我们可以学自孔明的东西,并非只有上述的几种而已,他以蜀军领导者的身份,在十年之内,屡次向拥有数倍国力的北魏挑战,然而国内的政治却丝毫不受影响。可见孔明具有超群的领导力。
   1.率先垂范:自古以来,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宰相是“不临细事”。也就是说,小事应该委给各部门的人去做,宰相只要监督就行了。可是孔明刚刚相反,连微细的账簿他都要过目,一早就开始做事,一直到深夜为止。
   孔明在五丈原跟司马仲达对阵时,孔明的使者到仲达的阵营,仲达就向使者询问孔明的生活情形,使者回答:“诸葛公清早就开始办公,一直工作到深夜为止,凡是鞭打二十以上的刑罚,他都要亲自判定,三餐只吃一点点。”
   待使者回去以后,仲达自言自语地说:“那么孔明再也活不久了。”
   鞭打二十以上的刑罚,应该是大队长阶级的工作,如果身为总司令的孔明还插手做的话,那的确太累了。
   孔明何尝不知“宰相不临细事”。只是孔明的立场不允许他如此做,因为西蜀是小国,人材的层次薄,没有一切慢慢来的多余时间,什么事都非由宰相亲自处理不可。
   再加上先帝的完全信赖,以及委托后事的重大责任,都加诸于孔明身上,使得他忘食废寝,全心全力的应付国事。上司如此的精励,部下焉能不受感动吗?这就是孔明发挥拔群领导的第一个原因。
   2.赏罚分明:既然是小国向大国挑战,税金的负担也会加重,如果在施以严厉的政治管理,万民不埋怨才怪。
   可是,孔明的政治被形容成“民无怨声”,可见天下万民对他的施政并无不满意。
   理由是孔明一向采取公平无私,赏罚分明的缘故,以致被处罚的人也没有怨尤,都认为是咎由自取。
   3.生活朴实:每逢远征时,孔明就会对皇帝刘禅报告它拥有的资产。例如:有多少不动产,多少动产等。孔公开的数额很小,以致在他亡故后,那些资产只能维持遗族的生活。就连他的日常生活也非常朴实。他在毫无私心之下做着国事,正因为如此,才能说服部下与国民。
作者: hideaki    時間: 2005-6-6 02:12 PM

知己知彼 -- 司马仲达

   司马仲达老奸巨滑,曾经以翻云覆雨的巧妙战法迎击孔明的军队,让孔明占不了便宜。他的基本战略是“不战而胜”。他喜欢采用固守的方式,尽量避免战争,经待对方的撤退。原来老奸巨滑的仲达看准了孔明的补给困难的弱点。他认为--只要巩固阵地使对方无法攻入。尽管兵力方面有所差距,但是只要对方的粮食部既无法持续,到头来只好乖乖的撤兵。
   正因为有这种想法,司马仲达就彻底的避免战争。
   依照《三国演义》的记载,孔明与仲达对决了好多次,展开了好几场激烈的战争。屡次都是孔明获胜,仲达都是落荒而逃。其实,这些都是虚构的故事,实际的情形是彼此对峙,你看我,我看你而已,始终没有动兵。
   因为孔明一向主张打“不被打败的战争”,以用兵慎重为宗旨;仲达对“不战而胜”梦寐以求。在这种情形之下,焉能打起来呢?最后只好对峙着,大眼瞪小眼了。
   在两次的对决中,只有一次演变成激战,那是他俩头一遭碰头的时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以致交战起来。可惜孔明的食粮补给中断,不得不撤退,仲达趁势追击,结果是一场大火拼!
   那么结果又如何呢?孔明方面的资料记载着孔明获胜,而仲达方面的资料也记载着仲达获胜。公平的说法应该是“平分秋色”,双方各有得失。
   第二次在五丈原的对决,则始终只停留于对峙的阶段。孔明不止一次的挑衅仲达,可是他硬是不吃着一套,只一味的固守阵地,静待孔明的撤退。
   不久后孔明由于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的阵地亡故。
   孔明跟仲达的“对决”到此才算闭幕。
   孔明亡故以后,蜀军就开始撤退,仲达获知这件事,立刻下令追击。然而当蜀军显示反击的态势时,他立刻又下令撤退。
   看到这情形的附近老百姓都说:“死的孔明逼退了活的仲达”。而这句话也在民间不胫而走。
   听到这句话,仲达苦笑着说:“对手是活人的话,我还有方法对付他,可是。。。对方是死人,我根本就拿他没办法。”
   仲达是充满了智慧的老奸巨滑型的人物,必须跟这种敌人周旋,正是孔明的悲哀。
作者: neptune1122    時間: 2005-6-6 08:31 PM

hideaki兄~
還有嗎??如果沒了話話我知OK?
那我就可以加你分啦~~唔該!!
作者: twh1110    時間: 2005-6-6 08:35 PM

冇周瑜既??
作者: neptune1122    時間: 2005-6-6 08:37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twh1110 at 08:35 PM 20:35:
冇周瑜既??
我都唔知他帖完了嗎??
所以不知道~
作者: hideaki    時間: 2005-6-6 09:59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neptune1122 at 2005-6-6 08:31 PM:
hideaki兄~
還有嗎??如果沒了話話我知OK?
那我就可以加你分啦~~唔該!!
就这么多了,刚上线^^"

作者: neptune1122    時間: 2005-6-6 10:01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hideaki at 09:59 PM 21:59:


就这么多了,刚上线^^"
ok??
ok i add u mark~~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