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kaixinren雪仔的『軍事版』- 歡迎交流~[+左, BOY]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qweqweqwe at 2006-4-26 05:14:
' z! S: ?% ]# v, P/ h( ?/ R令敵人生畏的中國三棱刺
5 r, X: J0 Z! A9 I* Q2 i

china027.jpg

china027.jpg (89.3 KB)
484 x 322 PIXEL下載

china028.jpg

china028.jpg (76.4 KB)
500 x 379 PIXEL下載

《世界安全》特稿:俄羅斯空軍中央指揮所見聞
* s3 c9 Y% K7 q4 u( {/ t1 ]* X9 z! n+ w: e. J( _  {, V& G" L* I
位於莫斯科州東北部的巴拉什欣區「黎明」鎮是俄羅斯空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除了成片的天線外,從外表看去這個小鎮與莫斯科郊區的其他城鎮沒什麼不同。但這裡戒備森嚴,鎮上的2萬居民中全是軍人及家屬,若有生人進入會立即受到盤查。不過,這裡最著名的要數空軍總司令部的中央指揮所——一處龐大的地下建築群,它是冷戰期間按照躲過「世界末日」(核大戰)的要求修建的,鼎盛時期曾有一千多名軍人在地下指揮所裏工作,因此莫斯科人又把在這裡工作的人稱之為「田鼠」或「礦工」。據說,要進入地下城堡,必須持有國防部長親自簽發的特別通行證,即使是政府高級官員和外國政要未經國防部長特許也不得入內。2003年10月4日,在慶祝空軍中央指揮所成立65週年這一天,這個神秘的地下城堡破例對外開放,作為《獨立報》的記者我有幸獲得特許,親眼目睹了這個地下建築無與倫比的輝煌氣勢。
9 ~2 |7 Y. c$ u5 O: s
  G$ r9 t2 g- y- v舉世無雙的地下堡壘
' G9 j1 W2 U& ?! V( u& ?- l9 U; `0 s+ M9 O' r5 j+ q
    我們從市中心出發,先乘坐地鐵3號線到達庫爾斯克站,再從這裡轉乘市郊電氣火車,20分鐘後就到了「黎明」鎮。上世紀80年代在修建地鐵3號線時,就已將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米亞斯尼茨基大街的莫斯科軍區防空司令部與「黎明」鎮的地下城堡連到了一起,緊急情況下10多分鐘就可到達這個地下城堡,但這條通道平時並不對公眾開放。) z) t, a$ p$ U# T5 u6 k0 N- l( x
# k% c  E! u0 _3 [' D" n  h/ H* R
    我們在接待人員的引導下來到了一個不起眼的磚式結構房子前,手持衝鋒槍的衛兵在查驗完證件後,我們被放行,接著通過一道類似機場的安檢鐵門,隨後走進高速電梯。高速電梯開始快速向深不見底的地下深淵降落。最初時刻,我們有一種輕微的失重感。由於下降速度很快,耳膜還有微微的壓迫感,就像飛機降落時那樣。接著,是憋悶和缺少新鮮空氣的感覺。下降時間大約持續了一分鐘,電梯在122米的地下平穩剎住了。電梯門打開後,眼前是一條半明半暗看不到盡頭的走廊,據介紹這條長廊有1公里多長。兩側是由一道道鐵門隔開的遂洞和廳室。,
8 N$ {3 h' e4 s6 j
3 C9 E( h' b2 K; a- m    我們穿過了7道鐵門,最後來到了空軍指揮所最核心的地方——指揮大廳。這裡配置有值班將軍及其助手們指揮空軍部隊的自動化工作席。在電腦的顯示屏、標圖板、各種圖表板,以及空情大螢幕上(大小與電影院的銀幕相當)軍用標號實時地顯示著俄羅斯上空及邊境附近空域的空情。來自遙遠北極、楚科奇半島等邊境雷達站的空情資訊,以及來自各空防集團軍和民航航管部門的空情資訊,通過保密和公開通信線路傳送到這裡,經過自動分析處理後,傳到作戰值班將軍和軍官們的自動化工作席上,由他們做出處置侵犯領空和違反航管規定的最初決策。* b5 q' ^4 d( g. v9 J( k; O: H

( F3 Y9 O; R' }+ q3 c% G    空軍參謀部負責作戰指揮的副參謀長兼中央指揮所所長阿哈特•阿薩圖林少將向我們介紹說,空軍中央指揮所組建於1938年10月4日,當時在空軍指揮機構內成立了第7空中交管勤務處,它就是空軍中央指揮所的雛形。空軍中央指揮所原來並不在「黎明」鎮,這裡是防空軍的中央指揮所,由於「黎明」鎮交通方便、基礎設施良好,又有完善的指揮系統,因此在1999年空軍與防空軍合併後,空軍中央指揮所就遷到了這裡,指揮所的硬體是以原防空軍中央指揮所為基礎經適當改造後形成的。
1 S0 ^* D9 w0 {2 h; a2 }5 U; |! |3 @  P
   「黎明」鎮的地下堡壘始建於1958年,當時在冷戰的大背景下,蘇共中央認為,「冷戰」隨時有可能演變為核戰爭,飛臨莫斯科的美國第一波次轟炸機就有可能使軍隊失去眼睛、耳朵和大腦。為了防止發生這種情況,蘇共中央決定將反擊美國核突擊的防空指揮系統迅速轉入地下,從堅固的地下堡壘中對軍隊實施指揮。於是,防空軍參謀部及其中央指揮所迅速從市區轉移到了莫斯科郊外。) `* O* G% p# ~! l3 X3 t# c

  Q; F* i* x- |# X! s: w7 y  J    地下城堡是由莫斯科地鐵建設者修建的,主持這項工作的是蘇聯元帥巴維爾•巴季次基,到1961年第一批「田鼠」就已以「喬遷新居」了。在地下城堡內,修建和配備了應付核打擊的一切設施:獨立的供電裝置、消防系統、空氣和水凈化設施、下水道、糧食儲備,還有能夠防核生化武器的軍官休息室。城堡內配有4部電梯:兩部用來載人、兩部用於裝卸貨物。
0 O2 M" C/ l: e/ K
# L. x6 i) L1 L" _# q    中央指揮所是按照地鐵和太空軌道艙的建築設計原則修建的。其主體部分是一個多層的地下指揮綜合設施,裝備有通信、自動化指揮、電腦和供電系統,有效使用面積有5個足球場大,在與外界完全隔絕的情況下,仍可連續履行使命一週以上。「從兩噸重的密封式大鐵門(把地下堡壘截成了幾個功能不同的部分)到現代化的自動化指揮系統,這裡的一切都是舉世無雙的,」
* }* o; R- X; Q, p! ~- m            
3 m8 c1 n1 [3 E3 x     阿薩圖林少將介紹說。
* d" Q7 v, r: V- m6 @7 k
4 W# |2 \- T; V) j不放棄應付核戰爭的準備, e  A+ w+ M; ~5 H
0 D3 v* B' p2 _  J
    指揮所所長介紹說,和平時期空軍中央指揮所的職責是,確保不間斷地對空軍值班部隊實施作戰指揮。它擔負著下列任務:一是檢查監督值班部隊的戰備狀況,看值班部隊的防空兵力兵器是否保持在規定的戰鬥準備等級上;組織實施無線電偵察、無線電技術偵察和雷達偵察,不間斷地掌握空情的變化情況,及時發現敵發動空中進攻的準備及實施情況;對民用航空器進行雷達監控,維護空中交通秩序,並對飛行中出現緊急情況的航空器提供應急支援。除空軍所屬部隊外,空軍中央指揮所還可指揮其他軍兵種的防空值班兵力兵器,以及獨聯體成員國的防空值班兵力兵器,以有效地掩護俄羅斯的空中邊境。6 X4 J1 M* W8 V) N

6 L/ L1 a1 n! C8 T    空軍中央指揮所是空軍實施作戰指揮的基本指揮所,空軍總司令平時和戰時都從這裡對空軍實施領導和指揮。平時,空軍參謀部的領導人和軍官,編成3個戰勤班,24小時輪流在指揮所擔負作戰值班任務。戰勤班通常由空軍的副參謀長擔任班長,成員包括來自各兵種和方向的負責人。根據條令授權,在值班期間戰勤班班長是中央指揮所的主要負責人。他有權處置值班期間所發生的一切情況,可根據對空情的分析自行定下使用值班防空兵力兵器的決心。3 K7 F6 }* j0 }+ e9 t4 R( ~, w
' d- D2 _/ ^5 q- P7 ?: u
    在了解戰勤班的編組和職責時,我們發現戰勤班內編有一個大規模殺傷武器使用後果分析組,並在其面對的大廳墻壁上挂有一塊核生化情況圖板,上面標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使用的類型、當量、輻射劑量、防護措施等幾個欄目。阿薩圖林少將解釋說,「冷戰結束後,儘管世界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但軍隊不能因此放棄應付核戰爭的準備。即便是打常規戰爭,面對歐洲密集的核設施,也不能排除造成核泄漏的危險,這將對戰爭進程和軍隊的行動造成嚴重影響。」
' h$ z& ~0 f2 T( Z
) d0 g' c+ o$ X$ ~* z! ^. u8 l    在參觀中我們還發現,在每個值班軍官自動化指揮工作席的旁邊還有另外一套指揮系統。阿薩圖林少將介紹說,這是一套非自動化指揮系統,俄羅斯目前已建成了從空軍總司令部到前線作戰分隊的自動化指揮系統,它的效率很高,從遠東地區的一線雷達站發現目標,到中央指揮所作出決策,再到一線作戰部隊做出反應,整個過程不超過2分鐘。但是,自動指揮系統也有脆弱的一面,同時它也是敵人在戰爭開始時首要摧毀的目標,因此中央指揮所必須保持一套在自動化指揮系統被毀或出現故障時可靠的備用指揮手段。4 {9 d" K% r* D4 A( t
   
* G1 J4 t( Y, m8 M& h每天都有「戰事」發生% y! o- b+ r8 E, Y( A/ u4 A

: m' }9 \/ Z; d& _    雖然是在和平時期,但侵犯領空和違反航空管制規定的情況從來沒有停止過。指揮所幾乎每天都有警報響起。尤其是2002年,中央指揮所在戰鬥值班中共處理了超過了15萬個空中目標的雷達資訊,它幾乎是上一年的1.5倍。而2003年的空情資訊又比2002年上升了50%。僅發現和處理外國戰鬥機的資訊就達1000架次,其中有350個架次是偵察機。為了制止可能發生的入侵領空事件,根據值班將軍的命令,約有600架次的殲擊航空兵機組做好了一級戰鬥準備,值班的地空導彈部隊有近200次進入了一級戰鬥準備,無線電技術兵部隊有約2500次進入一級戰鬥準備。值班飛行員有10次升空進行攔截,制止侵犯俄羅斯領空的行動。0 U3 K& t5 k2 w4 H8 [) q

( t6 W# R  i9 i  C    發生在1987年的「紅場事件」極大地刺激了西方航空冒險分子,在整個90年代一批又一批的西方航空冒險分子模倣當年魯斯特之舉擅闖俄羅斯領空,試圖尋找俄羅斯防空系統的漏洞。但在防空軍的嚴密監視下,他們的圖謀始終沒有得逞。2000年4月20日,白俄羅斯值班防空部隊報告說,他們又發現了一個難確認的低速目標,並稱目標與這一季節從大西洋刮來的由西向東的雲團在速度和方向上完全一致,他們請求俄軍支援。莫斯科防空區的雷達兵們很快就發現了目標,根據經驗他們判斷這可能是一隻熱氣球,在使用敵我識別系統和公用無線電頻率進行詢問都沒有應答的情況下,中央指揮所值班戰勤班向一線地空導彈部隊下達了進行射擊的命令。目標在俄白邊境地區被擊落,經證實這是一個來自瑞典浮空俱樂部的空飄氣球。此後,擅闖俄領空的事件有所收斂。% W; O2 ?( z  d+ _! E* a  _% d

/ X7 `: ]! x/ ^5 g/ K    但另一種蓄意的挑釁卻一直在繼續,俄羅斯北部、西部、南部和遠東地區經常發現貼境飛行的北約和美國戰鬥機及偵察機,每次臨空俄通常都派出飛機進行監視和驅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飛機會知趣地離開。但也有例外,2001年7月21日,列寧格勒軍區雷達部隊報告說,從挪威北部方向飛來一架偵察機,前往北方艦隊重鎮摩爾曼斯克外海方向巡航,看來北約又來刺探俄軍情報。駐紮波羅沃的第339殲擊航空兵團立即派出一架米格-29殲擊機進行監視,飛行員抵近後發現是一架美國的RF-4C型偵察機,米格-29迅速靠上去進行干擾,但偵察機好像故意鬥氣似的與米格-29展開週旋,任憑飛行員做出「粘貼」等危險動作就是不肯離開。米格-29無技可施,最後想出一個絕招,「騎」在偵察機的頭上放汽油,這一招很靈,偵察機的視線被模糊、機載偵察設備也無法正常工作,不得不調頭返航。幾天后,西方媒體披露了俄飛行員的「空中流氓」行動,空軍領導人在調查了事件的真相後,不但沒有處分飛行員,反而將其送往防空軍事大學進行深造。
1 h& G. ~6 F0 `6 ]- q0 S) K! J/ m2 g7 `; |8 k7 i
    民航航班違反俄聯邦空域使用規定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僅2002年,就發生了40起這種事件。2002年5月18日,一架由多莫捷多沃飛往義大利安科納的俄弗拉赫特航空公司的安-12航班,在沒有遞交飛行申請和通知空軍空域管制部門的情況下強行起飛,空軍中央指揮所值班將軍不得不下令其返回起飛機場。6天后,即2002年5月18日,這架飛機在從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返回俄羅斯時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在沒有得到俄統一航管系統允許的情況下,飛機強行穿越俄聯邦國境。空軍中央指揮所的值班將軍立即決定,讓這架違規飛機改變航線並實施迫降。為此,從庫爾斯克機場緊急起飛了一架米格-29殲擊機進行攔截。安-12機長的行為嚴重威脅到了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並給國家造成了幾萬美元的損失。遺憾的是,安-12雖然違反了俄《國境法》第31條和空域使用規定,但現行法律卻沒有對這種違規者做出物質處罰的規定。
1 N- r/ P* V1 }, _" m8 \+ M4 T( x& A: A. r
     2002年10月30日,一架往返拜科努爾和契卡洛夫的航班,在飛到統一航管系統薩馬拉責任區時發出了「劫機」的求助信號,空軍中央指揮所的值班將軍決定將一架飛機調往伊萬諾沃機場,隨時待命相機行動。幸運的是,這只是一場虛驚。這就是空軍中央指揮所每天緊張而又責任重大的工作實例。不久前,空軍中央指揮所因勇敢與忘我的精神和高超的戰鬥素養,被伊萬諾夫授予俄聯邦國防部長信號旗。
2 Y9 h2 ]" S- t9 E. X) Z2 s8 ^/ H
    在我們即將離開時,指揮所裏響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口號聲:「接班,時刻準備保衛俄聯邦的領空!」。在俄羅斯國歌聲中,接班戰勤班開始進入在中央指揮所的戰鬥崗位。為確保俄羅斯的安全和人民的和平生活,他們又開始了緊張的工作,收集和分析俄羅斯上空的情況。戰鬥作業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在進行之中。) G4 _& l' H0 W+ ~
- M3 q/ w6 ]5 O: o  i' n
                    - H0 ]# G: N% {/ k7 Z
來源:《世界安全》雜誌
二次大戰中南斯拉夫遊擊戰最殘酷的戰役——蘇捷什卡戰役
2 k/ s) P' ^3 G" I8 B2 N6 t) k2 k3 \# o% a" d) L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南斯拉夫人民在鐵托的帶領下英勇抗擊納粹德國的入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頑強也使全世界為之讚歎。本人出於這種尊敬寫下這篇文章,謹獻給英勇不屈的南斯拉夫人民。
& m; z  u! |7 G& i. N# w. W8 A* N- I2 ?) R7 A( ^
  1943年初,南斯拉夫人民軍主力剛剛粉碎了納粹的第四次圍剿,儘管丟失了位於波士尼亞的根據地和遊擊隊的「首府」比哈奇,但是人民軍主力轉移至黑山,對德軍和義大利軍重要的交通路線形成了極大的威脅。為此,德軍東南戰線指揮官萊特將軍于5月6日下達了對南斯拉夫人民軍第五次圍剿的命令。! ]5 Y. D2 u; m6 K& G
! G8 M9 m/ t& h  a
  德軍負責波士尼亞和黑山清剿戰鬥的指揮官呂斯特將軍得到了他在上次圍剿中想得到的部隊,現在他不但有剛在法國完成集訓的精銳黨衛隊第1山地師、黨衛隊「歐根親王」第7步兵師,還有經歷過歐洲戰場硝煙的德國正規軍的第118狙擊步兵師、第369狙擊步兵師和104狙擊步兵師,他還被授權可以指揮駐紮在科索沃和阿爾巴尼亞的義大利威尼斯師、費拉拉師和陶里嫩塞師,親納粹的保加利亞也派出了2個團進入黑山,另外還有15,000名納粹扶植下的帕韋里奇分子配合作戰;從德國本土還特意調來德軍總參謀部直屬的特種作戰部隊——勃蘭登堡團。總兵力達到130,000人,這還不包括南斯拉夫遊擊隊沒有的空軍。
9 p# ]- P4 o4 T2 i; d+ X2 h# n8 y5 l; b9 q) I) B
  德軍以秘密方式集結,就連他們的盟友義大利人也是在戰役即將開始的時候才得到通知。這對南斯拉夫人民軍最高統帥部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意外,鐵托在指揮部隊四處出擊的空暇時間忙於準備接見一個從北非來的一個英國軍事使團,為了消除莫斯科的疑惑和真誠希望能得到共產國際的支援,他還通過電報與蘇聯商談蘇聯軍事代表團來訪的可能性。5月8日最高統帥部在皮瓦河谷的一個村莊召開作戰會議,商討遊擊隊進攻科索沃和塞爾維亞邊境的作戰計畫,會議期間傳來了有關德軍集結的消息,參謀們認為這是沒有根據的情報,直到到了5月15日,當德軍飛機和進攻部隊四面圍攻,才明白德國人又開始一個新一輪大規模進攻。, m& T! B$ l8 s/ q4 N
7 l( W( t- Y- t' y
  呂斯特估計在包圍圈裏的遊擊隊員人數大約是15,000人,這個數字幾乎十分精確,人民軍主力部隊在包圍圈中大約有16,000多人,另外還有4,000多名在第四次反圍剿戰鬥中負傷或患傷寒的傷員。呂斯特計畫用十天的時間完成包圍行動,然後再用十天擊潰遊擊隊主力,最後花費數周在這個區域進行來回的掃蕩,以徹底消滅遊擊隊。( S, \) ~* m: x% S
4 V. \* z! P' y
  如果沒有這麼多傷病員的話,人民軍主力有足夠的時間跳出這個包圍圈,但是最高統帥部從來不會將自己的傷員拋棄,在第四次戰役中,即使遭受了巨大傷亡,他們也把傷員一起帶出包圍,這次也不例外,所以遊擊隊首先要拯救傷員,然後才能拯救自己,這意味著要在包圍中進行一場殘酷的戰鬥。! H# |0 X6 h1 {$ d; V8 g

* [# v$ R# Q8 H  進攻的德軍一開始首先遭遇了受流亡在倫敦的南斯拉夫舊王室指揮的切特尼克武裝,這只武裝儘管也打著反對侵略的旗號,但他們進攻遊擊隊的次數遠遠大於攻擊德國人的次數,這次他們在德軍的要求下繳出了武器,但是很快又被發送回來,並且和德軍一起開始進攻遊擊隊。' |6 M. c( e2 o0 p3 [( x9 P

2 X9 K- E7 L- |; o; [+ @4 U5 [! I# a  在利姆河和德里納河打了幾仗後,最高統帥部作出決定,向北突圍到波士尼亞去。命令很快下達到部隊,停止向塞爾維亞方向的進攻,無產者第一旅作為先頭突擊部隊向富查方向進攻,在那裏與德軍展開激烈戰鬥。這段時間的延誤主要是等待英軍軍事使團的到來,按照近東英軍指揮部的要求,4月到達南斯拉夫的三個英軍軍事使團的一個將直接進駐最高統帥部,5月28日清晨,這個由威廉•司徒爾特少校和威廉•笛金上尉率領的使團終於到來,因此遊擊隊失去了六天寶貴的時間。7 v9 j# P2 r8 K$ ?1 `( D

; @& R& q+ U5 _& ]' j  戰鬥進行到5月底,最高統帥部已經明白在富查地區不可能突破敵人的包圍,因此重新選擇了蘇捷什卡河谷作為突破方向。顯然位於德里納河、蘇捷什卡河和皮瓦河之間的武切沃高地是通向蘇捷什卡河谷的要衝,無產者第二旅受命佔領這個戰略要地,這些來自塞爾維亞和波士尼亞的戰士們在德國人到達前幾分鐘佔領了山頭,把德國人趕進了蘇捷什卡河谷中。但其他方向的德軍卻越來越緊地將遊擊隊和傷員們包圍起來。( G4 @  }3 ~0 i# C
* `" Q; M6 T" N( {
  這時候的鐵托向莫斯科報告了英軍使團到達的消息,同時希望蘇聯能提供援助,此時的蘇聯正在烏克蘭與德軍展開庫爾斯克大會戰,很委婉地拒絕了鐵托的要求;而英軍使團要求近東英國皇家空軍空襲德軍集結地的報告同樣也被英軍指揮部置之不理。, A) [* z* ^6 c' a& p$ R1 g
% ^# T' M/ K  I" D" B2 b& z
  德國人已經發覺遊擊隊決定在蘇捷什卡河突圍,幾個師的部隊開始向這個方向調派。在這危急關頭,人民軍最高統帥部決定將部隊分為兩部分:人民軍最高統帥部率領第1師和第2師以及10個旅渡過蘇捷什卡河向波士尼亞方向突圍。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指揮第3師和第7師會同6個旅掩護傷員返回渡過塔拉河向桑夾克撤退,同時命令波士尼亞的部隊向南挺進,從背後打擊敵人,以便於主力部隊突圍。
- G' c3 p8 y6 {5 w+ P, K: \) J& Y; T  b+ g# e
  6月6日,部隊埋藏了所有的重武器開始渡河。德國人佔領了蘇捷什卡河的上游,但是沒能佔領制高點,在這裏發生了蘇捷什卡戰役中最激烈的戰鬥,守衛這裏的遊擊隊達爾馬提亞第2旅第2營指揮員6月8日發出了如下報告:. w7 R' i* c/ k/ n$ u

: u! W2 |# b# W7 S  「德國人用越來越強大的兵力越來越瘋狂地衝擊,我們人員傷亡達2/3,但是你們仍可以指靠我們,就當我們的編制是滿員的。」- ?6 O2 k9 E$ }0 o5 _7 u$ H' G; K

3 v, H2 y9 z' r* k9 C$ a7 c+ |  但是掩護傷員的第2集團沒能渡過塔拉河,於是傷員重新返回跟隨第1集團走,第2集團在後面掩護。最高統帥部渡過蘇捷什卡河,6月9日登上澤倫格拉的山地。德軍特種作戰部隊通過偵測電臺準確地確定了最高統帥部的位置,並派出空軍對這一區域狂轟濫炸,給遊擊隊造成了很大傷亡,鐵托在轟炸中負了傷,英軍使團的負責人司徒爾特少校陣亡,另一個成員笛金上尉也負了傷。
5 F& i; D/ F* [- B! o# y0 ~1 l5 ~2 R3 R3 o4 K2 a
  6月10日,無產者第一旅在萊基奇的率領下,全旅排成戰鬥隊形向德軍第369師在巴厘若維茨的防線發起衝鋒,佔領了陣地。無產者第一師在波波維奇率領下,利用戰術突破口,迅速將缺口擴大,6月12日成功越過富查-卡利若維克公路,殺出了包圍圈。9 @( p, {7 T/ Y  I
5 m8 S+ H( m1 c8 x
  德國最高指揮部下達了新的命令要求緊縮包圍,6月12日,呂斯特將軍親自來到富查-卡利若維克公路以提高部隊士氣。這時包圍圈內遊擊隊的第二批突圍部隊正在向這裏挺進,突圍前夕,在這一集團中的鐵托向莫斯科共產國際發去如下電文:
0 M& q! i% c7 k# P5 u$ N0 o$ ]3 A; s8 U9 k1 s" \
  「我們處境艱難,敵人再次企圖保衛我們。在我們向波士尼亞中部和波士尼亞東部前進的路線上,敵人奪取了所有的高地並構築了工事,在這些高地上敵人配置了火炮、機關槍和部隊,其主力部隊則企圖包圍我們。敵人不斷從四面八方向我們進攻。敵人傷亡慘重,我們也有很大傷亡,特別是敵機轟炸造成的傷亡很大。尤其在6月9日和10日損失最大。10日,由於敵機轟炸,英國的司徒爾特少校陣亡,笛金上尉和我負了輕傷。彈片炸傷了我的胳膊。司徒爾特少校是英國駐我們統帥部的軍事使團團長。英國人說他們沒有想到我們在進行如此艱苦的戰鬥。他們看到,我們的部隊白天作戰,夜晚行軍。部隊沒有休息,也沒有食物,現在已經沒有麵包,馬都殺掉吃了。我們處境困難,但是我們將擺脫這種困境,儘管會遭到重大損失。敵人正在做最大的努力企圖消滅我們。他們不會得逞。我們請求你們在我們當前處境最困難的時候援助我們。」8 }- i/ \0 R6 i# s: N" z$ H

: J, f3 I7 p7 E- n) g7 I  第2師同最高統帥部一起於6月12日夜開始實施突圍,13日部隊越過了富查-卡利若維克公路。守衛這段公路的是德軍一隻裝甲部隊,無產者第2旅的戰士違反掩埋重武器的命令,還是帶了一門只有3發炮彈的反坦克炮,他們將炮藏在公路旁的灌木中,等敵人坦克開到只有十幾米遠的地方,用兩發炮彈摧毀了兩輛坦克,其餘的坦克就退走了。在這個時候,第7師也趕上了第2師越過了富查-卡利若維克公路。
2 n8 F& \, ~: P  ^& g
* P. s* S7 [  n) S: e  然而德軍得到了增援,最終完成了對蘇捷什卡的包圍,第3師帶著重傷員沒有能夠突破包圍。12日,第3師同最高統帥部取得了最後一次無線電聯繫,13日拂曉又累又餓的遊擊隊員開始渡過蘇捷什卡河,河對岸的德軍用兇猛的火力狙擊河中的戰士,師長科瓦切維奇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面,終於在河岸敵人一座碉堡前額頭中彈犧牲,失去指揮的部隊損失了一半人員,分成小批突圍。4 m7 f' f5 h/ e9 o. K
1 M& m. ~& R2 C1 Y3 J5 t7 m  i
  最慘的是重傷員,按照遊擊隊不成文的規矩——不能活著落到敵人手中,許多人自盡,桑賈克第三旅政委米萊迪奇在突圍中負傷,他摸摸被打斷的股骨,向同志們喊道:「向前衝!我不願你們為了我犧牲」,於是向自己的額頭開了槍。幾分鐘後,一個營副政委也負傷倒下,他一聲不吭地掏出手槍,毫不猶豫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以免增加戰友的負擔。" \3 }  c$ j7 O# f1 n  _

( Z$ f7 t& O; L0 f; N  根據戰後南斯拉夫繳獲的德國軍事文件上得知,在蘇捷什卡戰役中,德軍和義大利軍隊殺害了1,300名遊擊隊傷員,遊擊隊還犧牲了大約200名護士和30位醫生,這幾乎是遊擊隊中央醫院技術人員的一半。4 o2 E" u; m1 \' A! t
. |; s, i" X3 w& v. w2 F4 g7 ?
  在蘇捷什卡戰役中,遊擊隊一共犧牲了6,000多人,也就是說1943年5月被德軍包圍的遊擊隊員中三個人中就有一個陣亡。主力作戰部隊的30%的戰士長眠在蘇捷什卡河谷。至於平民所遭受的屠殺難以統計具體的數字。8 ~& }' N, L5 q6 ]: z( e# P- [
5 W3 e: x* k" l- }9 I5 b
  突圍後的遊擊隊主力在挺進波士尼亞東部的途中堅持戰鬥,解放了斯雷佈雷尼察等數座城市,繳獲了一批武器。德軍指揮部在總結戰役時不得不承認,戰役目標沒有實現。德軍東南歐指揮官萊特將軍後來說:「使牽制在南斯拉夫的德軍脫身並將其調往東線這一原先確定的任務根本未完成,相反,戰役結束時反倒要德軍派來新的部隊和指揮人員。」
4 E4 F' D" S0 C/ W+ x+ Q% m" X1 r1 [$ l; \# ^/ k# I
  蘇捷什卡戰役表明了南斯拉夫遊擊隊的戰士和指揮員的戰鬥素質及其作戰技術已經達到這樣的高度,能夠戰勝象德軍指揮官這樣訓練有素的指揮官,象德軍這樣經過良好訓練的軍隊。& a5 T, ~( s6 v. R
/ c3 n. O- T; \& W
  在蘇聯電影《解放》第一部中曾反映了這段歷史的一個片段:鐵托背著一支衝鋒槍率領他的遊擊隊員突破富查-卡利若維克公路,影片的配音是電報聲:8 w$ K; b4 {7 ]8 [% U+ y* z- Q9 j

: s) c% V( H  M: F. l  「這裏是南斯拉夫人民軍,這裏是南斯拉夫人民軍,我們已經突破包圍,我們仍在戰鬥!我們仍在戰鬥!」
9 L8 T  O8 s( n( {5 V- f6 @
* M3 E; }1 S* |2 q" D; O9 a  用這句話來做結尾最適合不過了!
8 d3 v8 c3 N; g  |+ ?9 m% Y( G* q. `3 q9 \) J* ]
  1947年12月22日鐵托元帥在接收記者採訪時回憶說:. ?7 {. w0 c  Z9 M1 h' v/ t

! u3 ~( k! T( y2 l; u" B, g  當時我們處境最困難,我想,最困難的是在米林克拉德。我還記得我當時說過:「我們要末全部犧牲在這裏,要末設法從這裏脫身。」抬著老詩人納左爾的義大利戰俘逃跑了,德國人從他們嘴裏瞭解到我在哪里,因此不斷向森林裏開炮。4 [, @! I! d8 T5 I7 J. ?* A
# j2 r/ j% q8 X
  我當時還不知道胳膊受了傷。有東西擊中了我的胸部,我以為擊中了心臟。炸彈爆炸後,我抬起頭來,問別人是否都活著,我站起來拿我的自動步槍。我覺得我的手臂完全麻木。不過我沒有在意。過了一段時間手臂幾乎沒有感覺,我對馬爾科說了。我的毛衣緊,血積在裏面。我查看了一下,見外套上有彈孔。我說:「你們幫我包紮一下」。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奧爾加大夫才想起來看看我的手臂。手臂已經發紫,後來我再一看,發現還有一個彈孔。我們往山下走,普爾利亞陪同我,每當他想幫我一把時,他總是抓住我受傷的手臂。我只好咬緊牙關,一再提醒他,站到另一邊來。% ?% ~' b" b) A8 M
+ v* o" u: P* p. N
  有關被合圍的遊擊隊第三師最後的戰鬥:
9 u! H5 X4 K7 g! p; Z: b, K0 D6 }# A& v7 a3 g
  在最高統帥部和第1、第2以及第7師突圍後,敵人的主要打擊落在擔任後衛、保護傷兵的第3師身上,政委德熱拉斯和師長科瓦策維奇指揮著部隊。當第三師蒙受重大損失渡過蘇捷什卡河後,一切平靜下來,似乎德國人已經撤退,但當遊擊隊員向最近的山區走去的時候,德國人躲在碉堡中開火了。回頭意味著死亡。於是,指揮員下令進攻。他們領頭衝向敵人碉堡。半數的遊擊隊員在衝近碉堡時倒下,其餘的隊員一共摧毀了30多個碉堡。但是當遊擊隊員快到達山頂時,高大而強壯的師長科瓦策維奇被一顆子彈打中前額而犧牲。他的侄子特拉貢是一個14歲的遊擊隊通訊員也同時犧牲。全師發生了混亂。在河谷地區,受傷的遊擊隊傷員也渡過了河,正在盼望第三師打開缺口將他們護送出去。政委德熱拉斯同30名遊擊隊員在最後面掩護,這時他還不知道前邊的隊伍實際上已經崩潰。
! u2 C" O- S5 x$ e7 h  q8 r  ^
0 G9 Z3 f$ H, Y  V" l/ N  德國人開始衝下山來屠殺傷員。河邊躺著一個大腿骨折的女遊擊隊員,他的丈夫,一個門的內哥羅第五旅的戰士不肯丟棄他的妻子,始終護衛在她身邊。當德國人走到離他們20英尺的地方,他把一顆子彈打進他妻子的腦袋,然後對準自己又開了一槍。
1 z! l1 H' U- b; [8 c: }& E1 q! Z3 P
9 M$ g$ h! x2 Q( r  德熱拉斯和留在最後的30名戰士企圖突圍,但是所有的道路全被佔領了。這一小隊人就躲在一個小樹林裏。黑夜來臨後,他們才開始出發,有幾次遭到德軍的埋伏,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天亮後,德熱拉斯發現前面還有敵人的碉堡,他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突然在轉彎的時候面對面遇到兩名德國士兵,舉槍已經來不及了。一個德國人拔出了刀子。德熱拉斯也拔出了刀,他拔的比德國人快。另一個德國人被其他遊擊隊員用槍托擊斃。這都發生在離敵人碉堡不到50米的地方,一個德國哨兵在碉堡上放哨,但是他顯然沒有看到剛才發生的事情。直到第二天晚上,德熱拉斯他們才突圍而出。一星期後,他找到了指揮部。, h9 M. f: L& ]4 N; e0 v5 y& m

4 l) y: W% Q* q" V  每次再看自己寫的這些東西時,禁不住想起希姆萊在這次戰役後不久對黨衛隊山地步兵士官學校畢業生發表的一個講話,原話記不太仔細了,大意是:「我的先生們,當我們坐在這裏,我似乎看見鐵托大叔就在我的旁邊給你們上課,這個惡棍,他竟然有1,000人就號稱1個旅,儘管我們一次次把他們打爛,可是他卻能一次次再集合起這麼多人打回來,這是一個倔強的人,而我們應該更頑強!」希姆萊的確沒有說錯,鐵托在1941年到1943年可以說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開展遊擊戰的,僅就這一點,本人就很欽佩。
一擊必殺──狙擊簡史$ ?6 h6 Y3 B4 z4 V# t" i: I

! L* p4 Y; m) C* u3 g% i+ {1 X' U! O) r2 G9 p
西元 1895 年,台灣台中; G8 o% z; O% S1 N& O

6 Z7 V/ l3 Y7 A七月初五日,日軍涉大甲溪,破葫蘆墩,略臺中,栜東堡莊豪林大春、賴寬豫設國姓 會,集子弟千人,拒戰於頭家厝莊。莊人林傳年少,精火器,潛伏樹上,應彈而踣者 二十餘人;終被殺,放火焚莊。 & E: K6 V& v  \8 }9 P. m3 _& ^2 ^
──台灣通史‧卷三十六‧列傳八
" |0 e: D* ^8 P" W- I8 C& [( G; X* k+ v5 M: G4 k' h& C: a* ]" i
名詞源流2 ~& C8 O1 n0 x6 w) |' d7 ]

+ [" s5 s) `$ }# H( ^marksman這個字在英文中最早出現在1660年,相信是由於民間使用來福槍做射擊競賽而來的。他們當時都是以白布、木板、甚至是削去樹皮的樹幹當成靶子,在上面做個標記(mark)來射擊,槍法準能打中標記的,自然被稱為markman,後來拼法演變成marksman。在一般用法中,這個字通常只是用來稱呼槍法準確的人,並不考量這個人是否經過專業射擊訓練。
' {6 }3 M$ n9 P
2 M0 a% F) L$ \sharpshooter這個字在英文中第一次使用是在1802年,它最早出現在一本英國陸軍編的軍事辭典中,用來稱呼奧國的步兵單位。等到1810年代,sharpshooter已經很通用了。同時,sharpshooter這個字當時拼成sharp shooter,sharp用來形容人有敏銳的意思。sharp shooter自然是敏銳、精確的射手;如果從其他語言來看,德文是Scharfschutze,法文則是tireur d'elite,涵意更是清楚。中文應該可以譯成「神射手」。+ }4 K4 A- A: y5 n

5 ?1 ]; V5 |$ F: ?  P4 OSniper這個字的前身snipe這個字則在1832年第一次出現,源自於英軍在印度邊區的一種獵鳥活動。據說snipe是一種身體嬌小、動作十分靈活的小鳥,要獵獲這種鳥並不容易,需要相當不錯的射擊和潛行的技術,這種運動也就被叫做snipe。後來等到一次大戰時,sniper這個名詞就取代了sharp-shooter變成軍事上狙擊手的通稱,強調的除了射擊之外,還有掩藏自己蹤跡的能力。不過,sniper主要是英文世界在使用,其他國家仍然使用sharp-shooter衍生出來的名詞。例如德文中用的是Heckenschutze,法文則是tireur embusque,都是埋伏射手的意思,中文譯成「狙擊手」還算不差。
$ t6 x5 v- e" G
2 @3 x5 }/ x& Y1 _! ^0 C4 B8 r& y在現代用法上,「神射手」通常指的是經過特別射擊訓練,槍法準確的射手,而「狙擊手」這個字的用法則比較複雜些;在軍事上,指的是除了射擊訓練之外,另外還經過偽裝、潛行、偵察等等特種訓練的射手,要求比一般的「神射手」還更嚴苛。但是對一般大眾來說,「狙擊手」一字帶給人的印象是躲在暗處鬼鬼祟祟地進行暗殺的人,實在不怎麼光明正大,所以這個字涵意有褒有貶,完全看聽眾的想法。由於「神射手」比較中性,不像「狙擊手」這個字可能給人負面印象,所以國外治安單位傳統上都稱他們轄下的射手是「神射手」而非「狙擊手」,以維護形象。近十多年來,由於熱心推動狙擊發展人士的鼓吹,一般大眾才開始逐漸能夠接受「狙擊手」這個專業。
' n4 V, z" C% u2 B2 p9 E
/ Q1 n9 S( A5 l3 ]) _8 [6 `歷史上最早的狙擊手
, K$ `! h% Y0 `/ Q- D5 B* o
4 X6 n5 f7 u8 w6 f5 p/ Z. c$ Y如果我們採用狙擊就是從隱藏處射擊的定義的話,歷史上最早記載的狙擊就應該是發生在特洛伊了。當天下無敵的阿奇里斯在特洛伊城門前耀武揚威時,從城牆上不知是那個角落中射出了一支冷箭,射中了他的腳踝命門。9 O( Q0 g1 X' T

* C3 l: t) v9 b; V0 Q" g9 x當然狙擊不一定要用槍來進行,但是在一般用法上,主要還是跟近代槍支的發展息息相關。
. |' b4 }/ @) e6 P7 I0 U% V3 B) y6 ?7 Y& Z: z: x, Z
早期發展
! o" `6 l" v1 w1 @3 _& G/ f/ ^2 M- S0 M) O- N3 E* k) H+ ~
在火槍的發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兩項發明跟狙擊有關,一是膛線,另一是瞄準裝置。
7 s% ^/ F$ S9 R! c) N1 p# R9 u0 _- @4 x* H$ U9 k
最早在槍管壁上拉出膛線的是1498年維也納的Caspar Kollner,不過他的膛線是直直兩條線,應該是用來加快裝填速度,而非用來提高準確度的。真正使用螺旋式膛線的據信是在1500年到1520年間,在今天德國的紐倫堡地區開始的;現在還保存的最早一支有膛線的槍是1544年在瑞士製造,現存於蘇黎世博物館。
/ t2 h- t6 J3 ?& p2 J% `9 C# U4 P' B! U3 M& `4 p) w9 k- u
至於瞄準裝置,大約也是在1500年前後發明的,是最基本的準星、照門的配備。有了膛線和瞄準裝置,射擊的準確度大大提高,可以達到200公尺之外。據說十六世紀初時,知名的大畫家兼發明家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曾經帶著自製的來福槍來到弗羅倫斯城牆上,瞄準圍城的敵軍開了一槍,打中300公尺外的一名敵兵。
% s) ]( H8 T, O# \, i/ Q  i) ?. R  B5 g
自16世紀起,前膛來福槍在中歐地區(今天的德、奧)開始大量的應用,當時那種來福槍稱為 jaeger,槍管很短,主要用途是在打獵和競賽上。到了1567年時,瑞士蘇黎世和伯恩地區已經時常舉辦使用來福槍的射擊競賽了,這種射擊的風尚很快地也傳播到歐洲各地。+ Q' C2 Y4 p% A4 x

$ b* c  n2 b, n& r1 K" f: d當時德國各地諸侯的主要收入是出口傭兵,他們提供歐洲各國軍事服務,所配備的也就是這種jaeger來福槍,因此這些德國傭兵也稱為jaeger。不過,由於使用來福槍的時候彈頭與膛線必須緊密咬合,無法像滑膛槍一樣使用直徑較槍管內徑還小的彈丸,因此前膛來福槍的裝彈十分困難而耗時。為求維持大量火力,各國的正規部隊仍然配備滑膛槍,只有少數前衛部隊(skirmisher)才配備來福槍。* p9 Y$ x0 O0 \% e/ z) Y. T2 }8 E
/ L0 ~2 F+ R& N4 h
在美國開拓初期,有部份中歐移民也移到美洲來,定居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帶,jaeger也隨之傳入美國。由於墾荒、狩獵、自衛之需,jaeger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經過拓荒者的改良,口徑變小,槍管加長,加上槍托,也將彈頭用浸了油脂的布或皮革包上以利前膛裝彈。這就是著名的肯塔基來福槍的由來(這個名字其實要到1812年才定下來,當時肯塔基是拓荒的前哨)。
7 U$ j- Z7 a# j! C0 Z7 F$ ^' A
- A9 D% t; H) ?6 \  \美國獨立革命(1775-1780)# }2 t3 ~; ]( o5 y

: M- Z* s% B: L- Q4 W* [# I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初,美國大陸議會通過法案徵募10連來福槍手來助戰,其中最出名的是由摩根上校(Col. Daniel Morgan)帶領的來福槍手(Morgan's Riflemen)。他們由於熟悉野外環境,對於地形地物的利用有特別的專長,在作戰時成為輔助部隊,專門對付英軍軍官並擾亂英軍行列。他們的射擊距離約在200至400碼之間,對當時配備滑膛槍、交戰距離通常在80碼內的英軍正規部隊來說,根本就如肉中刺一般。不過也由於他們都是自由自在慣了,常常不聽軍令約束自己就溜出去對英軍開幾槍,對美軍指揮官來說在戰術運用上非常困難。像華盛頓將軍對他們的觀感就不怎麼好,曾經說過他們比較像會傳染的瘟疫而非有用的資源("…more of a plague than an asset.")。
; T7 A1 m; a4 B
; {: ~2 W) \8 T9 |5 b8 X& z當時英軍標準配備的是著名的Brown Bess前膛裝填的滑膛燧石槍,它的有效殺傷射程約80碼(一說50碼),超出這個距離被打中的人可說是運氣極背。英國陸軍的漢格上校(Col. George Hanger)上校在1814年寫下這麼一段話:
* g" [% K) j3 M( u# A( B% P  H2 L- B& k( r9 i3 s( B: l
「如果一個士兵的槍膛不是製造得很糟的話(許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碼外的人形靶、甚至是100碼;但是如果一個士兵在150碼外被敵人用一支平常的槍瞄準並打傷的話,那麼他真的就是非常倒楣了;至於想用一支平常的槍射擊200碼外的人的話,你不如改為射擊月亮,兩者打中目標的機會都是一樣的。」4 @3 }4 e2 [# q
$ S  K& \* x! l2 I' m& O! a* z
為了補充一般正規部隊火槍射程的不足,英軍也雇用德國的jaeger協助作戰。這些jaeger的來福槍對美軍一般部隊造成很大威脅,但是由於所用槍枝射程較短,還是對付不了肯塔基來福槍手。
+ h: s; h, l5 ?( _, P0 Y! u' R4 V7 H0 _% _% v; F
肯塔基來福槍手在獨立戰爭中創下兩個最有名的狙殺成績。一是在1777年6月的薩拉托加之役(Battle of Saratoga)中,在300碼外射殺了英軍的西門‧福雷色將軍(Gen. Simon Fraser),徹底粉碎了英軍統帥約翰‧柏格因(Gen. John Burgoyne)的突圍計畫,導致從加拿大南下的數千英軍投降。這場勝利不但大大振奮了殖民地的人心,也影響了還在觀望中的法國。原本法國朝野對當時正在巴黎遊說的佛蘭克林都是報以白眼、不理不睬的,此役勝利後,凡爾賽宮的大門馬上為他敞開。最後美國和法國簽訂了同盟條約,法國派遣海軍參戰對抗英國。3 _8 y0 r# U% x4 V- {1 s6 F) Q

7 ]; ]% \6 j$ r3 k2 Q另一個犧牲者是英國的佛格森上尉(Capt. Patrick Ferguson,後晉升少校)。他本身也是個神槍手,由於肯塔基來福槍在戰爭初期的成功,他潛心研究設計了新型的來福槍,不但準確而且是後膛裝彈,最高射速每分鐘6發,有效射程在200碼以上,性能和射速都遠勝過滑膛槍。他的來福槍先進的程度更遠遠超出了當代的技術水準。
+ f8 c6 c+ v8 b% i
9 O* a4 P1 j& i* `" E" V# V他在1776年向英軍高層展示他的新槍,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生產了100支槍,並且讓他招募部隊組成一個身穿綠制服的輕步兵連(Light Company)到美洲作戰。他首次上陣在1777年的白蘭地酒之役(Battle of Brandywine),把美軍打得大敗。在此役中他還瞄準了125碼外一個正騎馬離去的美軍軍官,大概是由於紳士的風度他沒有對那軍官背後開槍,殊不知那軍官正是華盛頓!這就是著名的「未開的一槍」。' p# s+ r7 C4 l/ {, G) h

5 X+ y' F3 U: j不幸的是,在此役他的右臂受傷,花了數個月的時間治療仍然殘廢。在這期間,他的輕步兵連被解散,兵員補入其他單位,他後來也未能重新組建。最後,在1780年的國王山之役他被一個肯塔基來福槍手射殺,死後他的新來福槍也隨之湮沒。歷史的瞬間真是可嘆。
6 W1 h; F4 _. }6 h) r* _. G% z$ j, j7 V9 n+ Q' C3 g
拿破崙戰爭(1792-1815)# S+ R6 a! ^5 _9 V# I$ y

4 g# R$ z' h" O" E- k' Y在18世紀中期時,歐洲大陸各國大都已經成立了配備來福槍的前衛部隊,其中最知名的除了德國的jaeger外,還有法國的voltigeur和chasseur,當各國和法國間的戰爭在1792年爆發後,他們發揮了極大的功用。
. H, @5 e* v1 d% c
# R# s7 A: M; z% l0 b" u& J- q1799年,俄國和法國在瑞士交戰。俄軍的一個砲兵連封鎖了一個法軍必經的重要隘口,如果法軍要正面搶攻的話,在狹窄的山路上根本施展不開,只會白白送命。這時在法軍中的瑞士志願兵帶著他們的來福槍潛到距離俄軍大砲約400碼處,在短短數分鐘之內,所有的砲手或死或傷,法軍不費一兵一卒就奪回了這個隘口。" I2 @" `" O; Q# R3 v0 |' B# H
: Y: x, c- w1 C/ e
在歐洲各國中,只有英國對來福槍在軍事上的使用一點都不重視,雖然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吃了來福槍的虧,並沒有學到教訓。1799年,一支英軍在荷蘭登陸作戰,在法國的來福槍下傷亡慘重,卻還執迷不悟。甚至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岬之役中,在旗艦「勝利號」上的納爾遜提督也是被在法艦「可畏號」主桅上的法國狙擊手所傷,在痛苦與欣慰交織中死去。
3 j, c; m% @) S1 k
1 h: G) U0 }7 w- n) X+ d: z: [+ e後來,英國終於亡羊補牢,也招募了一營來福槍手,番號是第60步兵團第5營,成員大部份是德裔的jaeger。接著更成立了著名的第95來福槍團,在伊利亞半島(西班牙)的作戰中發揮極大的功用。第95來福槍團的特色是身穿暗綠色的制服,有別於英軍正規軍的鮮紅色。他們大部份擔任前衛的工作,專門對付法軍軍官,在法軍中造成很大的傷亡。
$ Q$ m  R4 {& f1 M. q6 t: {5 `' F, C5 y) V: p
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 L1 f; V5 S0 G9 e3 m* e) V, R
- G: t( s8 `/ i
1849年,法國陸軍上尉Claude-Etienne Minie發明了彈底有凹孔的彈頭,子彈發射時的氣體會經由這個凹孔將彈頭底部撐大,跟槍管的膛線咬合;這麼一來,彈頭直徑可以做得比槍膛內徑小,解決了前膛來福槍裝填困難的問題。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西方各國幾乎都已經全部改配使用雷管的前膛來福槍(rifle-musket)了。
( s. h, D8 j4 m# p9 p
' q, E+ i" {1 K* \. w% K- A南北戰爭時北軍的柏丹上校(Col. Hiram Berdan,日後晉升准將)在1861年招募了兩團神射手(Berdan's Regiments of Sharpshooters)。他們是步兵單位,主要是作為主力部隊的前衛,偶爾才充當狙擊手之用。在剛成立時,他們使用自備的前膛來福槍或是配發的柯爾特轉輪來福槍,要一直到1862年才改用夏普斯(Sharps)單發後膛來福槍。
1 ^& t0 g- [$ k+ {( B7 Q' p& B( f' }, q) ]
克里斯丁‧夏普斯(Christian Sharps)在1848年設計了一種落下式的後膛閉鎖裝置,成為他日後一系列後膛來福槍的基礎。經過多次改良後,他1859型的設計被美國聯邦軍隊採用,由於是後膛裝填,特別受到騎兵和前衛部隊的歡迎。美國北軍在戰爭期間共購買了80,000多支的夏普斯卡賓槍以及9,000多支夏普斯步槍;南軍方面雖然無法購買,卻也自己設廠仿造。在戰後,夏普斯步槍改為使用金屬彈殼的子彈,仍然活躍在西部各拓荒地區,在獵野牛的獵人間尤其流行。據說甚至到了韓戰期間,負責看守共軍戰俘的印度部隊中仍然有配備夏普斯步槍的。$ z9 i# ^% N, I# P+ `- O
& r0 j. i& A  c  O9 g  |
有的說法認為所謂的sharpshooter是由於這些北軍的神射手使用夏普斯步槍而來的,這當然是以訛傳訛的說法。除了前面說的sharpshooter這個字早在19世紀初期就已經出現之外,另一個證據是柏丹當年的募兵海報。在1861年8月的一張海報中說道:「TO THE SHARP SHOOTERS OF WINDHAM COUNTY!....... for Col. Berdan's Regiment of Sharp Shooters...」很顯然的跟夏普斯沒有關係了。5 F! G) U) k8 g6 N3 ?  Q
/ D7 Q- u: M0 e/ k  R$ L( m
柏丹射手的來源都是一些原本就很準確的射手,而非從頭訓練起。招募的最低標準是要求在200碼的距離射擊10發,發發必須落在10吋直徑的圓圈內。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們已經開始使用偽裝,身上的制服也是暗綠色而非北軍制式的藍色軍服。由於是前衛的關係,他們一般都以連級以上的編制接敵,接戰距離通常也都在400碼以下;以個人單兵進行狙擊的機會比較少一點,但是也創下不少戰果。+ i4 R9 J( s, |

* o# e- Z% S+ y8 f! r) F南軍的狙擊手在當時並沒有像北軍那樣公開龐大的編制,由於南方資源比較短缺,狙擊用的來福槍都由英國偷渡進口,最有名的是克爾(Kerr)和惠渥斯(Whitworth)這兩種來福槍。這兩種槍都是前膛裝藥,裝上光學瞄準鏡後射程可達1,200碼以上,其中尤以惠渥斯來福槍最為準確,著名的幾次狙擊都是用惠渥斯來福槍在七、八百碼外完成的。由於這些槍昂貴稀少(當年一支惠渥斯來福槍要價$500,北軍的一支夏普斯步槍只要$43,如果是一般士兵配發的前膛來福槍,價格更便宜,不到$20),南軍中只有千中選一的射擊好手才能擔任狙擊手,通常在一個軍裡也沒有幾個人。
; K1 [/ [' p& A% C8 h
5 X/ R, H3 f( t0 ~. A4 ]6 f雖然南軍的狙擊手人數很少,戰果卻非常輝煌;他們不擔任一般勤務,在戰場上來去自如,自己選擇最有效的狙擊位置。在整個南北戰爭期間,至少有3名北軍將領成為南軍這些長程狙擊手的犧牲品,傷亡的其他中下級軍官更不計其數。甚至林肯本人也一度在視察戰場時成為目標,雖然他逃過一難,他的隨員卻被打中。
1 ]& h% ~! l8 a7 @8 F$ m2 [0 I0 L$ Y: d, H* j
除了對付人員目標外,砲兵也是雙方狙擊手最喜歡的目標。當時由於缺乏通信方法,砲兵仍然必須使用直接目視射擊,配備的位置就不能離敵軍陣線太遠,通常在700、800碼的距離外。一個優秀的狙擊手配上一把好槍,往往可以讓砲手無法到砲口裝彈(當時都是前膛砲),有時甚至連移動砲位都辦不到。所以當時的砲兵只要一發現有敵軍狙擊手的蹤跡(這時還是使用黑色火藥,射擊時會製造出大量白煙),通常會馬上調轉砲口,把狙擊手位置附近轟個稀爛。
- b5 C8 V1 h) B' v1 U0 G/ `8 j9 A其實就裝備來說,夏普斯後膛來福槍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後膛槍幾乎在任何姿勢下都可以裝填,騎兵在馬上使用不成問題,步兵的話更可以用臥姿或跪姿躲在掩蔽物之後裝填,對狙擊手來說更是方便;如果是前膛槍的話,士兵必須直立裝填,目標暴露太大,馬上也無法使用。
5 ?2 Q5 |6 Z$ F0 \
) U4 R3 [4 t) G) g5 p另外,後膛裝填十分快速極少失誤,如果出了問題要障礙排除也很容易。前膛槍裝填手續繁複,雖然從18世紀起已經使用紙包彈藥以利裝填,整個程序還是快不起來。1834年時英國陸軍測試使用雷管的前膛槍時的記錄顯示,即使是技術純熟的士兵每分鐘射速也不過三發;這還是在沒有戰鬥壓力下的成績。在實戰時,由於種種因素影響,能夠維持每分鐘兩發就算不錯了。還有,士兵在戰場上慌亂之際非常容易出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在裝填後忘了將通條抽出槍管,一扣扳機,通條就不知道飛到那裡去了,自然無法再裝填。! z" I8 ?4 T5 Y2 x! C+ v& V
2 h: g+ N5 a2 g' m) _
另外常見的錯誤是在忙亂之間誤將彈頭而非火藥先塞入槍口,造成不發彈,士兵只能退出行列到後面慢慢把彈頭挖出來。這還算是先知先覺,許多士兵在戰鬥時根本就忘了自己有沒有開槍,有沒有不發彈也不清楚,往往多次裝彈,結果當然更糟糕。在1863年蓋茲堡戰役後北軍清理戰場,發現雙方士兵遺留在戰場上的 37,574支步槍中,槍管中還有子彈的有24,000支,其中有一顆彈頭的有6,000支,誤塞了兩顆彈頭的有12,000支,塞了3到10顆彈頭的有6,000支,最高記錄是一支槍中塞了23顆彈頭,堪稱是不世出的天才手筆。$ y, J, N4 X0 L1 h( Q0 [4 T
5 \5 i3 M  O/ z8 n+ r
波爾戰爭(1899-1901)
; V' \% ?# U$ k* F5 Y# g6 j1 F; g0 ^+ j3 s
到了波爾戰爭時,交戰雙方已經都開始使用現代的栓式槍機的步槍。英軍使用的是 .303吋李‧恩菲爾德步槍(Lee-Enfield rifle),波爾人則使用著名的毛瑟步槍(Mauser rifle)。
+ O; n& R, J9 M) J8 L$ d7 j$ J& g
) x, c5 [! {: A7 ]1 f& W毛瑟步槍在長距離射擊時的準確度比較好一點,但是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戰術方面。英軍以攻勢作戰為主,使用的步兵戰術還是以排、連為單位的排放(volley)為準則;而波爾人方面以防禦為主,在射擊時以個人自行發揮。由於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掩蔽與偽裝,再加上墾荒的生活經驗,大部份波爾人都是射擊能手,雖然並沒有用上瞄準鏡,準確的程度讓人咋舌。更何況當時雙方都已經使用無煙火藥作為子彈裝藥,射擊時不再像黑色火藥時代會冒出一陣白煙,所以很難找出發射位置。
: h% ^8 x5 I; n9 P- e. S0 Q+ `; H1 `
當時英軍老兵流行告誡新兵一句忠言:「儘量跟軍官和白色岩石保持距離。」因為前者是波爾人的目標,而後者是測距的極佳對象。. Q# n" x* I- ~! y& K: k5 E. j
8 k6 k( R3 q4 Y4 P4 f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8 L, R4 ~2 i; {2 m" O; u& b  a

3 M* ~: L) ]/ h+ `! I+ s( x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狙擊手橫行壕溝戰場,聯軍完全處於挨打狀態,主要有三個原因:
1 X5 I% F9 V$ K0 |; l5 m德軍高級統帥部及早發現壕溝戰的特性. N0 Z+ Q& d! U$ C7 @1 U+ ?6 |9 c
% Q9 A; ?* C# p- V( H& R
在開戰之時德軍並未有狙擊手的配備,在1914年10月後壕溝戰開始成型時,德軍高級統帥部即刻進行狙擊手的編組與訓練,單單1915年一年就訂購了20,000支狙擊槍及附屬的瞄準鏡配發到前線部隊;前線每個步兵連都分配到至少6支狙擊槍。及早的行動讓德軍狙擊手主宰了戰場。
4 Q0 G0 ~1 @+ K3 Q
- \# f# X2 Z; ~! z. |# i德軍狙擊手的選擇與使用/ L  v+ O* @1 M
7 n8 g# _/ X6 n5 n
德軍狙擊手都是從有狩獵經驗的人中挑出,再加上特訓,效果自然卓著。同時他們雖然配備在連級單位,卻有戰場上來去自如的特權,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能發揮最大效用的位置。
$ G; r; Z1 I, x& _9 ~
8 C2 n/ I% `( ]. M  N6 u德國光學瞄準鏡的優勢" a9 ^) l# Q2 F  j

1 T& X( T' L; ]- D' Z9 \) @$ |  a德國光學產品的品質和數量都勝過其他國家;當英軍想配發瞄準鏡時,發現根本就沒有國貨供應,只有戰前流入的蔡斯或萊卡可用,不得不設廠自製,這樣一來初期裝備數量自然不足。 5 c6 B0 Z0 W0 _6 X5 }
當英軍認知到德國狙擊手是極大的威脅後,發現唯一的反制武器是自己也有狙擊手。但由於英國自十九世紀開始已經對民用槍枝進行管制,絕大部份的人民都沒有射擊或狩獵經驗,也因此配發到前線的少數狙擊槍10支中有6支都被誤用,無法有效對抗德軍狙擊手。因為成效不彰,英軍才逐漸認知到需要設立專門的訓練課程,系統化地教導狙擊的技巧。
0 e7 g4 ]2 ]5 E/ V1 p! v/ u" o* ]) n& w+ ~  }2 Y
從1915年開始,英軍設立了許多狙擊手速成訓練班。不過由於高層人謀不臧僵化因循,設備、教材兩缺,浪費了許多時間。像是著名的赫司克皮理察少校(Maj. H. Hesketh-Prichard)主持的第1軍團狙擊觀測偵察學校(Sniping, Observation, Scout School, SOS)要遲至1916年11月才正式成立。
; v7 D# N. R4 F$ m" I8 H, E
5 z6 {0 y- a1 F9 V% H因此,從1914年到1915年接近一年半的時間裡,德國狙擊手在西線壕溝幾乎可說是橫行無阻。在1916年之後英軍才有比較有效的反擊策略。其中最重要的發展有二,一是開始使用兩人狙擊小組的編組,除了增加狙擊手觀測偵察的能力之外,多一個同伴對於狙擊手的戰鬥壓力也有緩解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士氣。二是使用裝扮得維妙維肖的半身假人,誘引德軍狙擊手射擊暴露位置。這種假人戰術的成功可以從英軍第1軍團的戰果看出,在數個月的測試期間中,共有71名德軍狙擊手被狙殺,其中有67名是因為射擊了假人頭才暴露了位置的。
; D2 q; Z9 I! a" U# r: N$ _) ~, }7 W6 T4 n0 [0 h) I0 }* S8 h1 p2 e
德軍也有狙擊學校,更有組織性地發展狙擊戰術,不論是偽裝掩體的構築、穿甲彈的引進、防護裝甲板等等,都比協約國方面先發展出來使用;只是因為留下的文件資料比較少,所以不如英軍方面知名。初期德軍狙擊手大部份都是有狩獵經驗的農家子弟,訓練起來也比較容易。德國中南部一帶林地遍佈,農家子弟暇時帶支配有瞄準鏡的小口徑獵槍到森林去打個把隻松鼠、兔子讓家裡打打牙祭,這是很平常的事,也就此造就了不少天生的射手。
0 L- a  `( v  \/ W9 T
  a+ a! u; v/ E4 l$ J. q/ @德軍方面的狙擊槍以修改過的7.92mm毛瑟Gewehr 98及Kar98k為主,配備3或4倍的瞄準鏡,倍率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在雙方距離相當近的壕溝戰場上使用起來綽綽有餘。英軍方面的 .303吋李‧恩菲爾德步槍(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SMLE)的準確性稍嫌不足,於是改以也是用毛瑟槍機設計的P.14型步槍做為狙擊槍。另外加拿大軍使用羅斯(Ross)步槍的狙擊手也很出色,美國在一次大戰間著名的狙擊手Herbert W. McBride上尉就是在加拿大志願軍中服役時開始狙擊的。美軍、法軍和比軍方面則乏善可陳,沒有什麼積極的狙擊作為。在東線方面,俄軍根本沒有所謂的狙擊手,既無裝備也無編制,在德軍狙擊手的槍下亡魂不知凡幾。
" d& F( [, \0 p9 w5 M! ^, Q
3 W' y$ j7 k- e: F! J5 m, C; K由於西方傳統戰爭概念認為打仗要光明正大,像狙擊手這種放冷槍的傢伙只有在戰時有需要才臨時編組,一般認為是必要之惡。戰後各國軍方高層自然對狙擊戰術興趣缺缺,又把它冷藏起來,只有蘇聯紅軍記取一次大戰教訓稍有留意;但是當時蘇聯紅軍全力往機動化方向發展,狙擊方面的正式發展也是停滯不前。等到第二次大戰時,幾乎所有參戰國都完全沒有準備。
$ Q9 b1 Q6 f, t' C  k7 V& u* y5 X% e( `4 i& b5 Z
蘇聯─芬蘭「冬之戰」(1939-1940)( B1 P5 _4 H- `  k6 K& I

7 p$ O; e/ l. S0 f在這場以弱抗強的戰爭中,芬蘭狙擊手有非常卓著的戰果。他們通常都是專業獵人,對於山林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身穿白色偽裝服,滑著雪屐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來去自如。在一片雪白的環境下,穿著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掙扎的蘇聯紅軍士兵則是最明顯不過的目標了。這些芬蘭狙擊手使用的是從帝俄時期沿用下來、一般傳統照門的Mosin-Nagant步槍,卻能在700公尺外狙殺蘇軍,在蘇軍士兵中造成極大的恐懼,稱他們為「白色死神」(Bylaya Smert)。芬蘭狙擊手中最高記錄的保持者是Simo Hayha,有505次擊殺記錄,Suko Kolkka則超過400次。
- c: A+ }. I2 D, P' n3 Q& I( c. F- B/ F0 s
在此戰之後,蘇聯紅軍進行軍事改革,除了指揮訓練戰力加強之外,更開始對狙擊手重視起來,成立狙擊學校進行狙擊手訓練。等到德軍在1941年進攻時,就碰到紅軍狙擊手迎頭痛擊。
《新科學家》雜誌揭秘未來世界十大尖端武器# i/ H1 |: O9 G& r

3 K* K# Q  ?) l9 T- h! |  J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經常談論“知識就是力量”,而未來的戰爭也將成為“知識戰爭”,誰擁有最尖端的武器,誰就佔領了勝利的制高點。日前,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列舉了在未來戰爭中,能夠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十大尖端武器。7 o, \( [# e$ f; d) U. O9 B1 V

4 \& h7 `4 u8 \" u5 C+ H    未來戰場上將出現大批智慧型武器,它們集光電傳感、高速處理、人工智慧於一體,具有與人類似的記憶、分析、綜合能力,能適應戰場環境和目標變化情況,並迅速做出反應。7 R4 u5 {9 z" ?8 N; x

. d, g, H$ ~+ p    實戰檢驗:目前正在研究的智慧武器包括智慧導彈、智慧炮彈、智慧飛機以及智慧地雷。他們都具有自動搜索、識別、跟蹤並進行優化處理,並根據目標特徵選擇最佳戰斗方式的特點。
- w7 k5 A2 }3 c! X# ~( n# \2 c
, |; S; y) q( B1 j5 {$ M, ]    局限性:這種武器不能迅速可靠地識別敵方部隊、中立者或者友軍目標,系統需要人類控制並進行時時監測。3 l% K* o) j) K" D; {
) W. k+ l4 F9 g' `
    鐳射的能量高度集中,它比太陽亮200億倍,足以摧毀任何堅固的目標。高能武器以每秒30萬千米的光速在空中傳播,瞄準射擊時不需計算提前量,可以打擊數千公里以外的敵方目標。
" [* E* Q* q- W* U9 `4 m' A( L% n. }9 m3 \
    實戰檢驗:俄羅斯在車臣戰爭中用鐳射高能武器擊斃一名武裝匪徒,解救出被劫持的綁有手榴彈的女記者,開鐳射武器實戰使用之先河。
: P' F7 L5 |# [* x8 a
  |) d5 [1 W% ^4 V6 v; K. s& k    局限性:強大的高能武器需要足夠多的燃料或者電力供應,而且體積龐大。
2 N; i! |9 @, L) h2 D% R4 P+ d  x- Z9 ?5 m5 E5 f
    近年來各種局部戰爭的形勢錯綜複雜,有時候只需要將擁擠的人群驅散即可,不需要對人們造成傷害。於是,非致命性的失能武器應運而生。這種3毫米的放射束剛好是人體皮膚可以吸收的最多微波量,人被擊中後會在5秒鐘之內產生強烈痛感。. C2 k) A6 ?2 @
* k" W5 c, e3 Q  O$ m' F
    實戰檢驗:金屬脆化劑會讓各種武器裝備的金屬部件脆化變質而無法使用;一種“冷射線”手槍可以射出一束類似紫外線的冷光粒子束,人員遭到襲擊後肌肉失控僵直而束手就擒。
" e% q( y  F$ E! O( u& R' f+ M' u0 Q% y+ G( X
    局限性:如果人們不能及時逃開這種武器的攻擊,很有可能造成嚴重傷害。
! X6 M5 ?2 A* U2 T( r4 I9 i, \
3 B. {5 N+ I1 X; A  y& w, ^9 L7 A* A    資訊戰的主要攻擊目標就是敵方的通信網路和電腦系統,干擾作戰指揮、武器控制系統或直接摧毀計算機硬體等手段,導致敵方網路系統徹底癱瘓。% q3 W& {; h$ R/ Q& s5 R
! Y1 \+ _% m* ?4 M0 T+ q* q
    實戰檢驗:海灣戰爭中美軍曾用“戰斧”巡航導彈試驗,在導彈內部安裝微波發生器,干擾、破壞伊軍C3I系統。
# q. i: r" H% S; U1 P! s
, ], A) Q+ H. W* H$ A    局限性:一個國家較多地依賴計算機和通訊網路,也會使他們成為資訊戰的潛在威脅對象。, k8 S" O( L' K! e

; n' h3 Z5 B4 g6 c: Y6 @4 W    核武器又稱原子武器,是現在世界上破壞力和殺傷力最強的武器,也是軍事打擊的終端武器。目前,很多國家一枚彈道導彈可以攜帶一枚或者多枚核彈頭。
" [7 O% x$ w4 h; A  C0 E) [
8 T2 {; m+ P8 L    實戰檢驗: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枚原子彈。1952 年11月1日,美國成功地試驗了爆炸威力為1000萬噸梯恩梯當量的氫彈裝置。1 v# I8 a1 F, A+ e# e( y

( t! T1 i& Y' x+ x    局限性:由於核武器的殺傷破壞威力巨大,並對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產生極大影響;另外,核彈的發射地點和飛行軌跡很容易被偵察出來,遭到打擊的國家很快就可以確定並實行報復措施。  ?& k; q  S; t  d2 Q  T5 {

" H( ~& |9 S2 G, I7 y0 X" C7 r, d    納米技術是在0.1~100納米的尺度空間內研究電子、原子、分子的內在運行規律和特生的嶄新技術。納米技術的迅猛發展,為軍事科技工作者研製納米武器奠定了物質基礎。
% M" O7 o9 c% D9 d) h8 {+ M3 a, Q2 `! q$ G; c
    實戰檢驗:目前各國正在開發的重量不到10千克的麻雀衛星、長約13毫米的航空照相機、6克重的信號處理和貯存系統、螞蟻士兵、蚊子導彈、蒼蠅飛機等無所不在。
" D8 K, P  I0 P$ Q7 H& T, Q
" {! q  @0 u* z0 x% L    局限性:納米技術目前仍不成熟。
) ~' C0 I" C8 X. |5 h( E" e1 D0 \9 D  V
    現在已經有人提出並在實施“基因武器”計劃。基因武器是指在分子或基因水準上對敵方人員或動植物直接造成危害,或利用生物技術遺傳工程、重組DNA或其他分子生物學技術,透過調控、構建和改造微生物及其毒素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生物武器。; O) p* _2 M; H* b; P+ g7 O6 [

' Z' b" m7 Q: M4 m9 ?1 ?3 H# ^& u    實戰檢驗:只需20克具有劇毒作用的“熱毒素”,就可使60億人死於非命。& N5 Z; q4 \/ l3 r; N

  e) f8 F: A' p; S    局限性:基因武器的殺傷過程是在秘密之中進行的,一旦感受到傷害,為時已晚。英國生物學家斷言,基因武器的問世不會晚於2010年,而一旦問世,人類將面臨難以避免的災難。  Q7 N% [0 l; E+ P0 K
+ v+ M2 G4 y1 [' _; l' T; q1 {
    高超音速飛機從美國的機場起飛,在不到兩小時內就能到達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b- H; O# z5 X  z9 A' L" L! R. y

" _' e0 M) J/ H  S+ b& Y: V    實戰檢驗:2004年,美國宇航局研製的X-43A高超音速實驗飛機成功完成了速度約為10倍音速———約每小時11260公里的試驗飛行。
. k2 U6 J/ ^( D, k. Y/ x3 \: |* k局限性:這種技術仍在試驗階段,還有許多工程學上的問題仍未解決。到目前為止僅在無人駕駛飛機上試驗過,要實現有人駕駛高超音速飛機飛行可能還需一段時日。
) n7 P5 Q  p' T5 k7 D$ X6 z0 [9 K7 b) E" d
    相對於地面來說,太空處於絕對高度。太空武器能夠看清、擊敗包括地面上的、空中的或者近太空中的任何敵人。
4 H; `. W7 Q( E( P. Y& ?0 b' r' l. h
! T: y# o) W  }( W. ?    實戰檢驗:美國計劃2008年發射第一顆載有鐳射武器的作戰衛星,攔擊4500公里外的洲際導彈或人造衛星,以後將部署20顆鐳射反導衛星。
; C* }" W0 k5 \$ ^- A* ~0 V0 o  z! k$ i
    局限性:這種技術目前還不成熟。太空武器使用的鐳射束和粒子同樣需要化學燃料或者電力供應,但是這在太空中補充起來十分困難。
; i  Q8 E" _) m( B- U6 b" z. _- @
8 t( I; H) c/ ^    所謂環境武器,是指透過利用或改變自然環境狀態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以達到戰勝或危害敵人作戰行動的武器。這類武器往往以自然災難的外貌出現,比如地震、流星、海嘯和雪崩等方式。
" X/ K* L6 t* p  ~" b( ^5 a
6 A. `" X- y# @4 d1 I$ ?4 c' D    實戰檢驗:現在一些國家的科學家正在研究多種技術,釋放出重力效應,可以形成諸如印度洋海嘯一樣強度的地殼運動;俄羅斯早就曾揭露美國試圖人為製造地震、海嘯、雪崩等自然災害,利用高頻無線電波對地球近地環境進行大規模試驗。
6 E, d3 Z" f0 _4 l" T9 q  Z" D% h
  P% ?8 f6 r1 t    局限性:環境武器很難深入到敵對國家領土;環境武器所引發的災難不一定在啟動後馬上到來,這就失去了打擊的突然性;另外,環境武器的造價太過昂貴。7 V  |2 [! C+ f: q6 j) D7 ]
. m8 p' S1 k. g1 F; J8 y) @( }

& C2 g/ \& T* ~" o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 ... content_4484320.htm
狙擊手訪談-德國狙擊手 9 M& Y/ w$ x: U+ G( u# ~, H$ m
5 L0 _0 [  Q4 ?

! P+ D- l! }( b
4 k; {+ C, ~: f4 e  y- ]! l被採訪人德國國防軍第3山地師的三位王牌狙擊手,分別包攬了德國狙擊手射殺紀錄前三名。他們是:   ; B( Q! e4 R9 ^# x' G& o
   2 [1 ^6 e, r, q* ~4 w+ p7 a
(A) Matthias.Hetzenauer--來自Tirol。從1943年至戰爭結束一直在東線作戰。共射殺345人,德國國防軍最高記錄。   
$ U8 a' H/ I, S% u' U  
. ?" i" n! z% m5 T$ {! g(B) Sepp.Allenberger--來自Salzburg,從1942年12月至戰爭結束在東線共射殺257人,國防軍第二號記錄。    & z0 d) r& {1 u( K
   * z/ |) N8 }5 }4 \3 F3 P
(C)Helmut.Wirnsberger--來自Styria,從1942年9月至戰爭結束在東線共射殺64人,受傷後任狙擊教官,國防軍第三號記錄。
! w+ o  M0 G" B: X- w( k  B" ^. @  
8 F! O9 w0 N' w; |! f& f+ Q5 n
6 `9 _4 [% V8 M$ v
! L1 y; Q* Z7 c您使用什麼裝備?     f2 H7 _0 n8 ?
5 A7 T+ e! V3 M" b& K# i
A:K98和6倍距瞄準具,G43和4倍距瞄準具。
. M# C  r& d: {" i/ h/ Y   : }! q. ]2 I6 Q8 M
B:繳獲的蘇聯步槍加瞄準具,K98和6倍距瞄準具。
# k" \5 }1 M9 g3 z: p   ! b; i  v) O6 v- G9 L0 p4 n5 x4 n
C:K98加1.5倍和4倍瞄準具,G43和4倍瞄準具。
% M# Q  s  G  b( f  
/ b( X! n3 b( m  r( l) C5 P
1 |9 b  R$ J8 F) j4 a' n# T3 N! S& n
您慣用多大的倍距? " V" t! V5 x( e; p  R; d
   1 l( B* r  Q/ G( T5 ?# a* T7 P% |
A: 4倍距範圍可達400米, 6倍距可達1000米 6 @5 {% B1 \0 x* {7 N1 h: ]
   " c, f7 S7 J( A! y& z" R* W
B: 有2年我使用一把俄國狙擊步槍但是我不能記住確切的範圍是多少,可是使用起來很好。在K98我使用6倍距。
7 W/ [  C& z# z) c  m! B& V  
3 H9 X2 V& |+ ?7 V/ ?# lC: 1.5倍距不能取得高效率,我後來用更好的6倍距替換了。
9 p- p8 h2 N) V* X0 \  
' t* G! l- m5 w. P' b
$ y- J6 d$ G  }+ ^# L  [  U; S5 I/ B2 ^5 t6 i
您認為多大的倍距夠用? 3 d0 u6 e7 y' g! a: t  J1 G
   ! g: }0 M# J0 L9 q! ]4 Q
A,B:6倍距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再高,而且我也沒有使用更高放大率瞄準具的經驗。 ; e7 F' }: I+ U+ |3 \
   ! }( @$ z6 }$ ?- ]( v
C:在一般情況下,4倍距已經足夠。
# q. ^; ]5 p( |% m# Q0 `! x  
! H# D, @/ ~8 t  U9 t- S* u
. b* ~) q, b+ D. q- P8 W% M" |8 n3 y" K+ v
在什麼樣的距離下您能容易的擊中以下目標?
* o% u- h/ b  j  
* P' Y  x4 W# N" i* v, s' k頭部:
( H# z3 x% N( u) f5 s  A, B, C: 大約400米 : ' q0 j8 ^  l: ]/ y$ S8 i
   9 x- ~! w/ N  S' Q" m. _0 n- h
胸部:
0 a$ b9 P8 o: o" d8 S/ C  A: 600,米 # Q# \  |+ c& x
  B,C: 400米 . L. t9 m2 w# _4 l/ [
   + r9 u2 q7 F0 E% f, Y. a. n
敵人站立的位置
9 R# E5 S& m5 C  A: 700米到800米
' U& @4 A% x* t$ z  B,C: 大約600米
" f  C/ a$ a9 g: ?4 h  
; A4 r3 y! R0 u1 h6 e3 p0 r3 p3 }
& ?, ]/ H2 ]2 o, T+ Q8 y
( t' H2 F8 q: v( f/ e0 V( x2 x  Z這個距離是對您來說適合,還是對所有狙擊手來說都是如此?   2 p& U# Y6 i' F9 B
6 d) C0 q9 s6 a* S' e+ D
A,C: 對我個人,而且對大多德國狙擊手來也是如此。有些高手的距離可能更遠。 * F' w) J& E2 ~3 Z
   3 K/ F# Z$ h, ?6 b. x0 k  P8 S$ ~
B: 另外說一點,如果要100%精確的擊中目標,最好是在600米距離上。   K3 b; j! o& C% K# R
  
' y: z; T' |8 J# c
/ j1 |2 q' _$ W9 J0 n# r
% m+ m6 q4 c( u* o0 t0 E4 I您射殺目標的最遠距離是多少?那個目標是什麼?
# B& ]0 h* R. Z  
3 N8 C8 q* p' z) E/ L1 A) x/ uA: 一個站立在1100米外的士兵。在這個距離上幾乎是不可能擊中目標的。但是我想讓敵人知道他在這個距離上也並不是安全的,同時也想向我們的軍官顯示一下自己的技術。   1 T( ]4 L  t2 S* @6 y! \
   ( ?+ P. z: M2 k
B:600-700米    . T/ G2 G3 w" X4 u3 G  @2 W1 A
   9 D4 P- y' o3 }+ _# O: U' V
C:600米。如果目標距離很遠,我會等他直到加入我的射程之內。因?這樣更容易命中和確認戰績。而G43的精確度不是很高,所以我最遠在500米距離上開火。 & ^- t2 }& U" F' Z/ a0 V
  
9 y6 {5 T* V7 j# e
4 D: v: u% V6 \6 \+ B; Q6 n) f$ {7 [3 R
在射擊10次之內,您認為多少次的二次射擊是必要的? " b7 `2 z& w+ e* A
   2 I( k& g" h" u# y' w; I
A:幾乎沒有必要進行二次射擊 9 V. u6 k. z5 G  g+ ?
   ! k- s  }% Y: D& u  U6 j0 ~
B:1到2次,但如果敵人狙擊手在的話,二次射擊是很危險的!
( Q( y6 I" O4 ]6 }  
+ K1 |$ i6 f# N* M+ t+ c* JC:最多1到2次。
/ J1 w5 |! Y& E# v) J9 v5 `# N   9 t* ^$ k! ]9 f1 u4 P  `+ w% O

$ w% x& _5 E7 z. ~( u8 S, F, _
3 k9 u- `2 F3 N) C# r  K如果讓您選擇,您比較傾向於哪種步槍?
! e# n5 M9 `7 Z/ t* u
, r4 y3 V  Q- t$ Y& kA:K98,因為在遠距離上的精度很高 1 u: n) |6 Y+ I* K2 I
  
% j# z5 I0 `0 `B,C:K98
5 D! k9 b4 e* q  
  D' u- |+ [; d$ H0 W. J) Xb) 自填式步槍,例如G43 ) \6 O; J) i" G5 i( H/ r2 }
   + E9 a* J: a; D0 p
  j) N, C1 i- Z! H9 p

7 B; w+ s9 }( L. p" }6 q那你對G43這把槍的評價如何?
% P4 ]0 F+ U$ U% \9 Q( z, I% H
( P' K0 a: }6 S# r# GA:G43不好,因為它的射程只能達到400米而且精度也不高
* M! X. y& H4 ^6 ]/ s   9 ^* [3 K# j+ _/ }
B:我不會選G43,因為太重了。 . `8 A( }; I" }3 x. W2 x6 L
   ( K- _0 @% M6 l9 x
C:我會選的,因為它很可靠而且比起K98來並不是差很遠。 ' Z2 Y( v3 u5 J' W+ v4 u7 t: C; o
   / K. u% K: U( ~! J8 _
3 Y6 F% w0 Q8 x' a* h

! [% H. q7 w+ k0 A4 U2 a/ n如果讓您在現在選擇:自填式步槍而且其精度高於K98您會選哪一種? $ z! ^+ u7 ?8 ^( O. M( @
   ( T6 L! ]- u1 X7 K- |0 X
A:我會選K98,因為對於一個狙擊手來說,他就應當像一個狙擊手一樣去投入戰鬥,不需要什麼自填式步槍的
# H0 B- _3 D, z9 D' u" B* m6 l  
; m3 u! w- [+ K  T' iB:如果它們的重量是一樣的話我會選自填步槍。
) w  A1 q: k: E! y" T/ u0 T   % g0 P6 x# ~1 H& e
C:自填步槍,因為在進攻時射擊速度更快。 4 ^/ f0 f+ S( ^  L* F% O1 D! J+ w
   $ H7 {1 ^# _4 j. v& ~2 u8 y" I0 \

. Y3 b) k* ~: d! i: {7 C
3 E$ t3 K/ U/ S7 n- c0 A1 w戰術和目標?   ) V0 S; F8 x5 H
進攻:
1 c2 b8 U, f4 hA,B,C:通常2人一組,一人射擊,另一人觀察 。通常的任務:消滅敵觀察員(重武器),指揮官,有時還有反坦克陣地,機槍陣地等等。狙擊手一般隨進攻部隊在最堅固的陣地戰鬥。 8 G) |: B1 r  W2 f/ @% `5 B3 ^
A:補充一點:我曾經在我軍進行準備炮火時匍匐穿過敵人防線去消滅敵指揮官和炮手
9 d# U- Z) S. N. r) i   ( {0 w4 ?4 O7 h; F( d- w8 d
夜間攻擊:
$ Y$ o4 j$ c1 I/ b9 K" I' Q2 v* ^A,B,C:我們不在夜間戰鬥,因為狙擊手很寶貴。 3 g. y. q6 t4 B
/ l  I- \1 T( B3 s
冬季攻擊 9 K# I! t' d1 N, _7 p6 [- T
A:我在攻擊部隊後方使用冬季彩裝裝備向敵人的機槍以及反坦克陣地射擊。 6 K; X8 V* ^( D# L
B ,C:需要有好的冬季彩裝裝備和暖和的衣服 ,否則不可能進行長時間的觀察。
6 p- i' X+ v& y3 [" W( {% K5 o. \1 B* ^/ Q
防禦: % R- a! p2 M8 S
A,B,C:通常在連陣地範圍內進行自由 獵殺。射擊每一個有「價值」的目標。當敵人進攻時,他們的指揮官很容易辨認出來,因為他們有不同的裝備,制服等等。於是我們在遠距離上消滅他們,敵人的進攻也就停止了(A:記得在有一天,我射殺了敵人8次進攻中的指揮官。) 4 u9 e4 {. S) }" c) V* u; ^
當敵人狙擊手出現在戰場時,要儘快消滅他們。因為和敵方狙擊手進行戰鬥將導致許多我方狙擊手的損失。狙擊手要在日出前進入自己的陣地,並且要一直堅守在這裏。直到日落才能進行短暫的休息。如果有時自己的陣地暴露在敵人面前,那麼在2到3天之內自己是得不到任何補充的。 - @2 X) a& M5 O2 j4 R8 M5 C
  
- e9 K; f  w  n夜間防禦 8 E) g  g: ~: t9 k, a
A,B,C:狙擊手不會在夜間作戰。他們從來不會被命令去執行警戒或者其他任務。有時他們會在夜間挖駐陣地,為次日的戰鬥做準備。 % u: L% g6 ?! \9 v* z

7 U. ]& l7 T: {% z
9 S( Z3 Y0 z  R" h5 m- P: E( q( _8 D4 Z6 n" {) L5 z1 z0 R
您曾經在月光下消滅過敵人嗎?
+ s: S, ?# m4 n7 ], P7 K7 s  
# l. @& d+ \- e/ rA:有,如果月光足夠亮而且我又使用6倍距瞄準具的話(不用槍本身的準星),是有可能的。
% ]  M; Z" r% L  ?, \" l0 H   & T. w" J2 A! ]/ M
B,C:沒有。
, H: B1 U; |- y1 V7 B7 k   $ Z8 E& [' _2 V' Y" Z$ r3 u

3 k3 A  f/ F8 s, K) _阻擊戰
3 J/ ]( ?* X: d0 s4 ?8 ~$ e5 @' [   . h6 z$ i8 Z. ^  @1 k
A,C:通常4到6名狙擊手向所有出現的敵軍士兵射擊。這種情況下通常是不需要後方機槍掩護的,因為一名狙擊手開火1到2次就可以滯留敵人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我們的陣地不容易被敵人發現。
+ }! u5 F6 o8 O  
2 A) h% F8 S: u: ?B:沒有經驗。這種情況下,每個人可以向每個目標開火。
7 u: V$ g) t0 X# ]% b  * q/ B; M: ]2 R2 W
+ Y- ~2 `4 H& ?8 O

- L: n6 p& n( @- M8 v5 C在哪種戰術下,您做的最成功? : ~0 B( k- w  b% Q4 E
   , Z% Q) i$ I4 T
A:衡量一個狙擊手的成功之處不在於他射殺了多少人,而在於他能對敵人造成如何的影響。例如:敵人如果失去了指揮進攻的軍官,那他們的進攻肯定就會停止。當然敵人在一天之內進行幾次攻勢,我們能在防禦陣地上取得很高的射殺紀錄。 0 G8 o1 P# [! w% v% k
B:防禦時。因為在其他情況下,取得的戰績比較不易確認。 * @- T/ n1 j, k3 ?
C:在長期拉鋸戰中取得成功應該是由觀察能力決定。 4 I6 V0 Q$ E( g( p$ `
   / W7 ~7 g* S% ^  l8 p  z

: n6 v! |/ V+ i7 A( {( ~1 Q4 t0 r8 V, r
在每個距離上取得射殺紀錄的比率: - d9 E! C3 r4 G6 y3 P6 i
  
) S' M5 u% A$ N0 k) E400米內: . @' l4 X% }8 s2 }7 ]! T
  
0 y0 p$ Q, _* S9 @* E; m4 M5 @7 uA:65% 4 d6 f7 ?! n, e, _
C:80%
3 }+ }# m, m' {2 x  
' X. L& F5 I1 N600米內: ) [9 \+ P, ?, Z$ N1 L. i
  
1 Z5 A  m, A( X4 l, t+ `A:30% * O+ `: |4 b& E: U" k/ s: V$ U! j: f3 ^
C:20% " Z% ]6 d1 u# X' t% p6 x
  
0 [) x. e1 }, [+ }% E5 A800米內: . D7 [; d3 B5 t0 `( {
  
1 G! v; A1 U8 E# k5 h( K- o. tA:5% * l) v' a, p' N* K
  
) h: Z- d' ^( X1 ^  
' D3 a+ [  a/ t9 I5 rA:補充一點,在400米內能取得65%的射殺紀錄不是因為射程,而是因為比較容易確定他是不是「有價值」的目標。所以我通常等到我能確認目標時才開火。
9 D1 Q, ?- D: {% h- W/ {2 }  
* c' ^1 ~* _3 Y2 NB:不記得比率是多少了。但是大部份是在600米以下。   
3 A0 E/ y3 j$ O3 M: x1 O8 H  
2 ^0 D$ M, ]3 s1 |1 Z. T9 V$ VC:大部份紀錄是在400米以下取得,因為這個距離比較安全而且可以容易的確認是否擊中目標。 3 [$ b7 P9 a- p& ~# z" l4 |4 e
  
) P- Z0 B3 w/ o% }
$ x5 W( y, l8 h! R8 g, ]" L% @8 y' k# l8 l# w
您通常在一個陣地上射擊多少次?  
+ s2 l8 J- l' M1 \7 ]5 K, [) B進攻時
3 R, s# a# h5 V7 {! R8 p( b  
9 a+ ~2 x  j! P/ gA,B,C:盡可能多
4 M5 v7 c" i( `! w  
2 v0 Y1 G/ }% O; s) F  R
& u# O, |* v' U5 [: }防禦時 * h- E/ n1 T! p+ r; G& J9 g
A,B,C:最多1到3次
1 P% x4 h( @7 |, q# u4 ?; ^2 Z9 d1 f' K* g- C- s! \
敵人攻擊時
) z: w0 k% u4 B/ S2 _% f7 eA,B,C:每個「有價值」的目標。
* [, @& Q2 v! h
+ _& x" _" X7 v7 `有敵狙擊手作戰時
: U! b' _; ?  _) Y, o. b. l) M# H( jA,B,C:1到2次
! \, k2 s  |& ?- l* s/ ]  R1 s  g; r4 y! r: a2 c& |
阻擊戰時
5 [" M2 f. W7 q. I# S9 EA,B,C:1到2次已足夠,因為每個狙擊手都不是獨自作戰。   
# X% k; K% d0 Y5 uB:補充一點,在敵人進攻時所取得的射殺紀錄不能被確認。
8 R3 R! g' u" Q% q& f  
( Z2 `5 g+ F/ n7 {, }' d& X. I( o% V/ C+ Z9 }) q& A2 I
除了出色的射擊技術之外,還有什麼重要的?
5 x3 t% n  l+ `. h3 c   0 M  m& C! J- F" q2 l) [
A:除了一名狙擊手所掌握的普通技巧之外,還要機智敏捷。使用一些 「小戰術」通常能在戰鬥中獲勝。要取得好成績,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狙擊手不能去擔任除了狙擊之外的任務。 9 I3 S. V* {7 V4 z
   : Y! m* T/ R6 u7 D( y9 j5 p7 }
B:冷靜,自信,勇氣。    ' t2 i! |. O6 D# s3 `
   ( g7 m$ Y7 w* h* S
C:耐心,持久力,出色的觀察能力。
# I& C$ U, P' H, R0 {3 ]
3 t# S1 K, O5 y9 g# s* X, _7 B% |
4 d: S5 A0 [2 a* \
9 q; l. j: w& z2 v$ ]$ G什麼樣的人才能招募成為狙擊手?
! B- }: m! [' p" j2 E
$ i9 L) u2 Z3 ?A:天生的「獨行戰士「,例如獵人,偷獵者等等。 8 w- y7 o, _# h6 |0 c/ i3 X
  
* _+ L) Y5 @2 @, l0 F- d7 gB:不記得了。在接受狙擊訓練之前,我用我的俄國步槍射殺了27人。    ; x. o% l1 V# F0 X! m
  
. z! R3 E2 ?# h( n% uC:只要經驗豐富而且射擊技術出色的士兵,而且有著2年的戰鬥經歷。就可以接受狙擊訓練。
9 |) ?5 s$ l( ~7 y  
7 J  y6 P; W: t5 c/ j
* m* Z: U7 @, c  J# u+ R+ ^' p- g: ]. @
望遠鏡有用嗎?它的放大率是多少?
2 J. E$ G; l. @3 g6 B  H4 `5 @* k) E3 X% `( v
A: 6X30倍距。但是對遠距離就不夠了。後來我又得到了一個10X50倍距的,效果很不錯。   
9 O8 `4 Z" j! |7 M$ f  k) A- L   . [$ W: Y3 ~) G, V' B# b$ j- e9 [
B: 望遠鏡就和步槍上的瞄準具一樣重要。    ) ^7 m; `# ]6 A% {! Z! P
  
: p  f$ i0 E; C' D' \C:每一個狙擊手都有一個望遠鏡,這是必需品。在500米之內,6X30倍距的足夠了。
9 s! v' o0 p$ w+ J4 S' c   ' q7 E1 b1 H! ^! f' r' D/ V
! [/ R( m, }7 n

; A1 U; c- F# Q1 G您會傾向於使用潛望鏡從戰壕裏觀察嗎?
9 Z6 {6 W: [2 Y, s% l0 U, ]4 _2 z# ~8 [! t
A: 這是很好附加品。我們曾經繳獲了一個俄國人的。   
* `0 {7 n. s1 B3 m' C5 [! ^. u1 x9 Y  
3 {& V  o6 E% x* I0 X8 VB: 不   3 z/ N0 t% R; c0 K1 p1 `
   9 ~" Y3 Z( n: D% m; a7 M
C: 如果有繳獲的話,我會使用。
( Y) q" y/ ?2 _% |, E7 A: f  
( J" C; D& G' F/ A* e
9 C4 F5 f% R4 F7 @
4 J' |+ ]. n" P& r9 a" }您使用什麼樣的彩裝?
+ ]+ `% ?3 V6 ]& _+ e; b2 k$ N   . U2 W% ?* H8 z! b6 U0 b9 T
A,B,C:冬季時使用冬季步槍彩裝。   
% T, ?( N& o* l1 Z5 c) V, P  
0 Y- ~. g, p) N+ A7 AB:補充一點:我使用了一把傘大約2年。我把它塗得和周圍的環境一樣。最初,我十分仔細的塗抹我的手和臉,後來就不這樣做了。 & g1 G) J: V* A) d+ l  A( L
  
" U+ W/ U6 E( B' G' s3 w您還使用過其他手段來迷惑欺騙敵人嗎? , j) e6 O. Q  A" f! J2 r* m
  
: R% x4 D& d- X( R   1 L) q. w+ `) w7 [
A: 有的,例如木偶假人等等。
0 u5 J6 t* o) \: {& y   6 i5 d: O2 e; p0 k, }# G. B
B: 有的 ,例如在一個假陣地上放一把步槍,然後用線來拉動扳機開火。   
  P2 N. d: {7 b8 ?& Z+ y; D- u! ~   ! n% U' Y* n! Q  V3 m9 F
C: 沒有。 0 A" K; S% S+ Q0 h9 a1 j
    
  q# _& g( ~8 s) v' u! b+ [7 m您是怎樣使用曳光彈的? ) }. V& D$ W4 y! H  [
   ) O$ L5 n9 C) U5 V
  
! ]+ C  B3 o2 P* |5 nA,B,C:不能在戰鬥中使用,因為我們的陣地不能被暴露出來。    ' g6 w4 q( F9 @5 g3 P. ]! X
  
8 I3 l5 \3 V9 E6 e  D# {3 F) y, E他們只在訓練和測試步槍的時候才使用曳光彈。同時還有在測試每個狙擊手射程的時候。
& r# W5 ~& U6 Q1 D  
/ A( P0 L+ C" O- f5 W* r您使用過觀測彈嗎?也就是擊中目標的時候它們會爆炸。   
4 D# d! G3 o  }: I  
/ Y5 R% o( v3 _7 q8 w: dA,B,C:有的,當它命中的時候會冒出很小的火花,你可以辨認是否擊中目標。我們也用它來點燃木質的建築,把裏面的敵人趕出來。 1 X+ O9 e" Y7 b: R! D- K% e& A3 H
  
2 E% G2 L7 C2 G/ d6 J3 V您是怎樣處理風的?
# Z8 C* P4 D; ?* G8 A4 F   : h6 C4 j  T7 @2 t; {" M0 @( g
  
0 S6 G: S: P+ J2 x9 nA: 感覺和經驗,有時用曳光彈來檢驗風向等等。在Seetaleralpe的訓練就很好,因為那裏經常有風。    1 x: l7 w; R' i4 O
  
) O  i9 e1 a* k1 B/ \$ TB: 感覺,如果風太大的話,我們會停止開火。 7 b1 a8 ]; e0 u9 {" o
   - k0 m+ Y6 l; l, S+ ]5 W
C: 如果有風的話,我們是不會開火的。 & u! O6 }# i  o; H( p
    ' V& Q* e8 }) \4 F- n6 B) g
  
+ C: Z1 N& U& t+ a' Z3 y您還記得您在接受訓練時對於射擊運動目標的教導嗎?   
1 Z4 ^7 L, `2 ^+ U   . }$ Q: S* Z' P: k
A,B,C:沒用,感覺,經驗,快速瞄準和快速開火。 ) S8 r7 z( U. _, H; W0 b, b! x* \7 q
  
' ]- B2 U( ], t; f8 o您使用過反坦克步槍嗎?  
, ~1 i/ `4 v* |   6 j4 [& c" u8 u$ X* S6 D
A: 有的,用來消滅在炮火後的敵方炮手。但只可以擊中300米以內的目標,因為它的精度不是很高,而且太重,對狙擊手來說也不是很有用處。我從不用它來射擊軟目標的。      k$ i4 R& u8 Z: c# W* V
  
- Z7 B5 E' V* j5 ^, \1 }! w6 oB,C:沒有。    ( ^. F0 t. g* W3 m8 \, ?
   : k; z) D# d. k$ G% h
您是怎樣得到射殺紀錄確認的?   
* |2 Z& }. E$ w+ p* m# x# G  
& N2 T% N9 x+ P7 fA,B,C: 通過一名軍官或者2名士兵來觀察結果。
, B5 m, {. K0 m2 t( T, z. F; P  所以被確認的紀錄要遠遠少於真實數量。
解讀戰時美軍的「大腦」:戰時高層指揮所& U4 B6 t. d* ]" l* U1 K4 J) n* W

) q  @8 |. ?/ S! d5 ~. ^9 P/ ^2 g$ O1 g$ z+ W
     
. R; ]& G0 l/ i' k* x7 [6 }7 q當國家遭遇危機或對外宣戰時,美國總統、副總統、國防部長及參聯會主席等軍政領導人會在哪里指揮軍隊' d+ Y2 {" ~% a0 G  o: E

3 ~% t) |4 f' {) Z7 _/ b$ e8 B    美軍認為,當國家遭受恐怖襲擊、核打擊或對外宣戰的情況下,軍隊必須擁有若干防護能力強、運轉高效的高層指揮所以保障總統和其他軍政領導人對國家和軍隊實施有效的戰略指揮。經過多年苦心經營,美軍已建成一整套體系完備的國家與武裝力量指揮系統,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固定指揮所(包括備用指揮所),主要用於保障對武裝力量的平時指揮及危機爆發後的戰時指揮﹔另一部分是移動指揮所(包括空中與地面移動指揮所),在固定指揮所系統癱瘓後用於保障對武裝力量的有效指揮。
. H" u; _& j3 g+ g  S& e2 c) m+ E( E  J# [, c3 L
    美軍高層固定指揮所% N; ]: d4 L; l; h; s
1 A  v6 a* \. i- h: j$ _6 z
    目前在美國本土及海外共有70多個高層固定指揮所(其中有11個駐紮在海外),這些指揮所內大約裝備有130多個戰略與戰役戰術指揮系統。當年為保証核戰爭爆發後戰略指揮的順暢和靈敏,美軍核心高層固定指揮所被建在華盛頓以西70-480公里的「聯邦扇形區」的地下工事內,具有較強的抗核打擊能力。" R* O' {9 q! j/ Q2 Z
) q, j2 @/ m/ {8 I6 c7 b
    美國總統官邸--白宮是總統平時最主要的辦公場所。當危機爆發後,白宮西翼地下設施內的「形勢監測中心」將成為美國總統對國家及軍隊實施指揮的重要指揮所。總統的主要幕僚(包括國家安全顧問)無論平時還是戰時都會經常來到這裏對國際或戰爭形勢做出判斷以向總統提出合理的建議。該中心內一般有工作人員50人,實行24小時晝夜值班。
. t3 B' H' d) K) x( D# c
8 o: d1 W1 E, ]6 z9 x    位於華盛頓市的美國國務院作戰中心是保障總統對軍隊實施戰略指揮的重要機構之一。該指揮所位於深達30米的地下,能保障60多人生存30晝夜。位於馬里蘭州戴維營(華盛頓西北120公里)的美國中央情報局作戰中心也是總統指揮軍隊的重要指揮機構之一。而位於弗吉尼亞州蘭利市的美聯邦政府地下指揮所則在核大戰全面爆發時用於安置總統、聯邦政府要員、白宮及其它重要部門的工作人員。整個指揮所位於深達70-100米的地下,具有較強的防核化和生存保障能力,可以容納近4,000人。/ q. ]0 D9 ~7 R3 @5 \

& R; {- D; y6 L' n6 U    美國五角大樓內有國防部機關及美軍其他高級機構,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聯合參謀部、參聯會主要指揮中心、三軍軍種部及參謀部、海軍陸戰隊總部等。部署在國防部大樓地下設施內的參聯會指揮中心用於和平時期和危機爆發後美軍的高層作戰指揮。該指揮中心平時值班人數為27人﹔危機爆發後,國防部長、參聯會主席及其它軍政要員來到這裏指揮全軍,人數將達150人。美軍參聯會備用指揮中心則位於弗吉尼州,該中心用作美國總統及其他軍政領導的備用指揮機構,其主體部分被部署在列韋伊-羅克山的地下設施內,能承受中等當量的核打擊,可容納近3,000人。
  [4 V7 W2 c# r7 A) E" d
5 a) Q# A, @; r2 p; G9 O+ q) ]    另外,美國本土的高層固定指揮所還有:位於佛羅里達州麥克迪爾的美軍戰略司令部備用指揮中心﹔位於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的美國航太司令部指揮所,它和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一起被部署在夏延山下深達370-530米的地下掩體內,是美軍目前防核化性能最好的指揮所,能同時保障1,400名作戰與技術人員晝夜值班。該指揮所主要包括作戰指揮中心、導彈預警中心、空間監測中心、偵察中心、民防警報中心、氣象中心、航太系統及預警系統中心等7個作戰中心。
3 O4 y% I% S( ~8 @8 b4 Z$ [1 g' G/ b- d$ Y. U) D  ]& D
美軍高層空中移動指揮所
: U+ g8 B0 b% g$ s9 [: V1 S1 n8 n4 N1 c* |
    美軍高層空中移動指揮所系統(備用指揮系統)始建於上個世紀60年代初,當美國遭受核打擊或其他突發性危機時用於保障總統及其他軍政領導人對戰略進攻力量的有效指揮。目前,空中移動指揮所共由20架飛機組成,包括4架E-4B飛機、16架E-6B中繼飛機。盡管空中指揮所系統是備用指揮系統,但它平時保持著和常用指揮所系統一樣高的戰備等級。
6 T4 s8 G# q, I* x6 I
# H- ?' \( f8 R$ O9 v6 W: S(一)美軍戰略級空中移動指揮所--E-4B飛機+ X: N, I: d5 p+ q& W4 z
% S6 Z/ a) j4 v% @$ P& n
    E-4B飛機通常作為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戰略級空中移動指揮所,是美國全球空中移動指揮所系統的中心環節。在核大戰爆發之初,參聯會主要地面指揮中心及備用指揮中心癱瘓的情況下,參聯會空中移動指揮所將會啟用,作戰參謀將評估形勢,向總統及其他軍政領導人報告備選的核力量使用方案,並負責將總統的決定以戰鬥命令形式下達給各戰略力量。而後,搜集美方遭受核打擊的後果及雙方傷亡的數據,保障有關進一步使用核力量或者停止戰鬥行動命令的執行。
( ~$ i3 d( g! ~% ^1 Q9 E' j. Z, J' c4 o6 K( q1 m
    E-4B飛機最大的飛行距離(無需空中加油的情況下)為10,650公里,續航時間為16個小時,而在得到空中加油的情況下,續航時間可達72個小時。空中移動指揮所飛機內設有軍事領導人指揮軍隊所必需的一切設備,其主艙內有5間工作室:軍政領導工作室、作戰人員工作室、控制與通信室、會議廳及下達指令室。另外,還設有一間休息室,可擺放14個沙發和9張床。飛機總共可搭載94人,包括美國總統、副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及其他助手共25人﹔參聯會作戰值班人員共23人,在出現緊急情況下值班人數可增至35人﹔機組人員和技術人員共34人。5 Y* j  k2 J* d( e/ T& e  P. p* Y

# ^. T4 @8 G) g. G) u    在控制與通信室下面的機艙內,裝有水壓絞盤控制台。當需要長波/超長波通信時,絞盤控制台能保障拖曳式天線(長1500米)的迅速架設。E-4B飛機上的長波/超長波頻段發射機功率為200千瓦,可與各核力量中繼機的長波/超長波通信系統相容。另外,E-4B飛機內還裝有46副天線,能夠使用超長波到微波的14個頻段進行通信,其中微波天線安放在機身上部的流線型罩內。" J6 O3 y0 w, h3 w+ n

  O2 H) z6 Y4 |5 M6 ], I, c    E-4B飛機內主要通信與電子設備有:存有核武器使用方案及關於美軍戰略核力量數據庫的計算機、戰場形勢自動顯示系統和保障指揮軍隊所用的各種頻段的無線通信設備。除此之外,飛機上還設有洲際彈道導彈遙控發射器、多路復用方式指令控制器、分析戰場形勢的輔助決策系統、記錄核爆炸電磁脈沖的裝置等。
, m) D. y: V: {7 D6 i
' x" s1 K6 r6 }: r# ?+ m( B(二)美軍戰區級空中移動指揮所--E-6B飛機1 {& F" l5 @6 p$ N/ s, M
3 J  m% a9 T$ f0 s. H, @# i
    E-6A飛機是在波音707-320C客機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並於1989-1992年陸續裝備部隊。截止到1998年底,所有E-6A飛機均已升級為E-6B飛機。E-6B飛機在機體技術性能方面與E-3、KC-135飛機相似。該機使用壽命可達30年,飛行距離超過11,500公里,續航時間超過15個小時,空中加油後飛機能續航72個小時。目前,美軍將16架E-6B飛機組成2個中隊(第3和第4中隊),編入海軍第1戰略通信聯隊(位於俄克拉荷馬州的廷克空軍基地),歸戰略司令部指揮。E-6B飛機可履行戰略司令部空中移動指揮所職能,將參聯會關於使用核武器的命令傳遞到陸、海、空基核力量﹔可在美國歐洲總部及太平洋總部無法履行職能時,直接對兩個戰區的部隊實施指揮﹔可作為導彈發射控制平台,當地面導彈發射系統因遭核打擊而癱瘓時,實現對彈道導彈的遠距離遙控發射﹔在組織各全球空中移動指揮所系統的通信時履行中繼通信站的職能。$ V# |% u+ g5 N; r3 y, W
9 i$ Y  z  _, _8 @
    E-6B飛機機載通信設備主要有大功率的長波/超長波發射機(功率為200千瓦),飛機裝有2個拖曳式超長波天線:一條主天線長7925米,重495公斤,使用時從尾艙的中間部分展開﹔另一條長1,220米,作為偶極天線從機身的尾部展開,而在天線的末端還裝有承受風力的固定重物。兩天線完全展開大約需要5分鐘。值勤時,E-6B飛機在7,600-9,150米的高空拖著超長波天線做環形飛行,此時主天線接近垂直狀態。另外,該機還配備有洲際彈道導彈發射控制系統、超短波通信控制系統、數字通信通道控制系統DAISS以及加密傳真通信設備等現代化通信裝備。% l7 F" r; _* c+ n: O) i
4 b3 [" L# [" f8 |1 Z
美軍高層地面移動指揮所* Y% I4 B1 f3 [0 Z
% D! R& b: d* X) W  }1 s  P  \6 D, ?
    美軍於1981年開始在大型運輸裝備的基礎上研製地面移動指揮所系統。該系統由作戰指揮車(或者是安裝在汽車上的標準作戰指揮模塊)和移動保障車組成。其中,移動指揮所的運輸設備能有效防護核爆炸的沖擊波(在受到正面沖擊波打擊的1.2秒內能承受0.7千克/平方釐米的沖力及光輻射90卡/平方釐米的熱量)。目前,美軍共有42個高層地面移動指揮所,其中參聯會2個、戰略司令部所屬機構21個、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各機構4個、美軍駐各地區總部4個、各軍種部所屬機構11個。
# Z' U2 P- f+ [0 M: j. L3 O  i
9 D' K/ D$ K" A8 z7 n    參聯會地面移動指揮所專門用於保障總統或副總統在美國遭受第一次核打擊後對軍隊進行指揮。該指揮所由4輛作戰指揮車和9輛保障車組成,其中作戰指揮車在戰爭開始後,可能會在沒有保障車的條件下立即投入使用,因此它裝備有通信設備、數據處理與顯示設備、供電電源、儲備了最低限度的食品及其它消耗物資。而保障車則配備有移動通信設備、移動發電站、裝有耗材的運輸設備、後勤保障系統等裝備。參聯會戰勤組共有40人,分三個組(指揮組、作戰運用組、戰鬥計劃組),由參聯會聯合參謀部及各軍種參謀部軍官組成,在每個作戰指揮車裏設有7-9個值班哨位,其中一輛車是為總統及其助手專門準備的。( Q+ F- `! {& Y+ |* h7 Y7 H6 m
0 l, ]4 i, _; N+ Q4 G' C; z+ k7 Y  ?& ^
    美國戰略司令部地面移動指揮所是根據「建立抗毀性強的指揮中心」(SECC)計劃建造的,在遭受第一次核打擊後用於保障戰略司令部對其所屬各部的指揮。該移動指揮所系統包括:防核爆炸殺傷力的標準模塊、數據自動處理系統、通信系統、保障設備及汽車。
防彈衣趣談
% O9 C* C2 Q! R5 x1 X" K7 z1 f& s- E5 R: F6 G! E7 d1 s+ ^: j
  何謂防彈衣?這是一種能在槍林彈雨中防止槍彈和炮彈碎片穿透的軍服,又稱防彈背心。它的問世已有100餘年的歷史了,是一種用於人體軀幹免受槍彈或彈片傷害的單兵防護裝具。它有連體和分體式多種式樣。保護部位一般在上至喉部、下至襠部的要害部位,也有些國家裝備了護腿,這也是防彈衣常用防彈背心表達的原因之一。防彈衣是在古代鎧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防彈效果是十分顯著的。調查資料表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軍隊在戰場上死亡總數的80%是由中速流彈和碎彈片造成的。穿上防彈衣後,可有效地阻擋流彈和碎彈片,傷亡率降低58%。其中胸部受傷造成的死亡率從30%降到8%,腹部受傷的死亡率從39%降到7%,受保護部位負傷離降低了74%。
5 v5 b5 o0 [) g& W
# h3 T4 A1 p$ j; x- C! R  防彈衣的品種與型號較多。從防護等級分,可分為防彈片、防低速子彈、防高速子彈三級;從式樣上分,有背心式、茄克式、套頭式三種;從使用物件分,有地面部隊人員防彈系統防碎彈片背心、戰車乘員防彈系統防碎彈片防彈衣、保安防彈衣、要人防彈衣等多個品種。而且每一個品種又由於穿著物件的不同,因此設計式樣、防彈衣材料的使用都不一樣。以要人為例,要人防彈衣是國家領導人和政界要人進行公開活動時為防止敵對分子的殺害而穿著的裝備,既要求高防彈性能,又不能太顯眼。一般設計成西服式樣,防彈層多用軟性材料製成。
$ a8 y# e' f# s6 u, L/ ~; ?
' _! w) W3 o; [1 Y( u+ ~" _  防彈衣的結構主要由衣套和防彈層兩部分組成。衣套常用化纖織物製作,起覆蓋和保護防彈層的作用,有的衣套也有一定的防彈作用。防彈層用金屬、玻璃鋼、陶瓷、尼龍、凱夫拉(芳綸)等硬質和軟質材料單一或複合製作,使彈頭、彈片彈開和嵌住,並消釋子彈、彈片的衝擊動能,對人體起保護作用。衣套由過去單一的覆蓋防彈層的作用,發展到今天的具有防火、防水、偽裝等功能的高性能防彈衣套。防彈層的厚度,根據不同使用物件,以防護性能與穿著舒適之間的最佳平衡數來確定。防彈層的結構有單一的,也有複合的。複合的有多種防彈材料的複合,也有防彈材料與減震材料的複合。防彈材料有的做成整體,也有的做成片狀再一片一片搭接起來。整體的活動不便,目前,剛性材料一般做成片狀,穿上身上活動度大,軟性防彈材料一般都做也整體性的。. I  b# U7 b3 G& [

4 l1 V9 I) ?$ `" R; g/ M; a  防彈材料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普通的鋼材到合金鋼,從金屬材料到玻璃鋼,從普通化纖到芳綸(凱夫拉),從單一材料到複合材料。每走一步,都使防彈衣的性能提高一大步。儘管防彈材料五花八門,品種繁多,但歸納起來,只有金屬(包括合金材料)、玻璃鋼、陶瓷、尼龍、碳化矽和凱夫拉六大類。其中,後三種是軟性防彈材料,具有許多優良性能,已逐漸代替前三種剛性材料。尼龍是軟性防彈材料,採用多層高強尼龍布,可有效防禦手槍子彈和衝鋒槍子彈,重量較輕;碳化矽纖維是一種無機纖維,它具有特別高的彈性模量,受到衝擊時產生撕裂而吸收彈片的能量,削弱碎彈片對人體的傷害;凱夫拉纖維具有耐高溫、高強高模量,其強度是鋼的5倍。採用這種材料製成的防彈衣,防彈效果較好,穿著較舒適。當子彈或碎彈片射到凱夫拉層時,它的高強度擋住子彈,纖維本身受力變形,消耗掉子彈或彈片的動能,從而保護了穿用者的安全。最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開始用於防彈層。1 o( H8 D3 f2 ?5 u# e7 K
3 z$ G, u* u. _) w
  尼龍、凱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是以其柔軟的織物或是浸漬了樹脂類化學物質的織物製作防彈層,其防彈的機理是相同的:利用它們的強度抵禦子彈或碎彈片,抵禦不了時,纖維扭曲變形嵌住子彈或碎彈片,第一層擋不住,還有第二層,頗有一點前撲後繼的味道。決定其防彈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織物重量及厚度、結構;其次是製成防彈背心材料的組織結構。試驗表明,200克/米2的平紋緻密結構織物具有最佳的防彈效果。用三層這樣的織物在行縫在一起就足以防禦步槍子彈。美軍地面部隊穿用的防彈衣是採用475克/米2的13層凱夫拉織物,衣套是橄欖綠布。衣套的外層是272克/米2的防彈尼龍布,經扼水處理,四色叢林建彩綠色;內層與外層相同,採用橄欖綠色。這樣防彈衣的防彈層和衣套的內、外層部具有防彈作用。
F-16s 飛行影片 & d4 M( m4 u9 w

; u5 }( J" y" n4 X9 L3 U" nhttp://www.dumpalink.com/media/1145184160/RNoAF_Low_Flying
重機槍透明彈匣!影片
# O, O" V; Y9 R( R# P6 q  A* a3 u6 K; A
http://www.dumpalink.com/media/1146816814/Massive_Ammo_Box* x# N8 C& G! z# C" n

& ~" M! Y; m" j* e透明彈匣影片 ~ 可以睇到排子彈點樣走架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kaixinren雪仔的『軍事版』- 歡迎交流~[+左, BOY]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