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5396
- 精華
- 1
- 威望
- 5051
- 魅力
- 68
- 讚好
- 0
- 性別
- 男
|
1#
發表於 2007-5-30 10:24 PM
| 只看該作者
[轉載]大陸惡性推普事件
粵語難進校園,誰來傳承文化?[摘錄]5 T+ N3 c- ~/ M! M' O; ^2 T
3 a. O5 u: E5 {9 d M6 }學生困惑 課間也不准說母語
/ V" `. u) [& f7 F! N+ z5 i# w
9 X; P8 ~8 E; |/ C- \; f% q. @課間也得說普通話, 小珊在廣大附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各派發了40份問卷,瞭解現在的中學生對粵方言的瞭解情況。「並非大多數中學生都會講粵語」,問卷調查顯示,不少學生對方言常識一頭霧水。比如說,很少人知道粵語也有音標,一些俗語更是知之甚少。 9 Y8 b4 E8 Q1 C0 U0 X! i0 U
) M# F, b. A+ i. I記者瞭解到,雖然粵語電視、廣播、公共標幟等廣泛存在,但中小學校園一直是以普通話為絕對主導,幾乎所有的中小學校裏都可以見到類似「請使用規範普通話」的標語。廣州市先烈中路小學一名廣州出生的二年級學生說:「上課肯定是說普通話,現在連課間也被要求用普通話聊天。」廣鐵一小五年級的小王則說:「雖然父母是河北人,但我在廣州出生長大,起碼應算是『半個廣州人』,雖然很想學會粵語,但老師認為粵語是方言,沒必要花心思在那裏,把普通話學好就可以了。」
( ~" |" M% [3 g* t3 H
2 C% Y4 s" s t! M' [家長看法 擔心說慣粵語
0 g& n: [ ` ~' }; M! `1 l( b2 B
影響語文成績培正小學三年級的琪琪告訴記者:「在家裏會說粵語,因為父母都說粵語。但是,他們都更喜歡我說普通話」。在很多家長和學生看來,學好普通話對於以後的學習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家長李小姐本身就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她平時和朋友交流用粵語,但在家裏卻嚴格使用普通話,目的是為剛念小學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k$ A- D% u: y6 i& s4 Z z g4 Q6 C, {+ o4 I
她對記者說,平時習慣講粵語的兒子,學普通話有點喫力,常常記不住拼音。李小姐認為,這就是語言環境不同帶來的問題。很多家長都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說普通話,少說粵語。因為擔心習慣了說粵語,一些普通話的發音就不准了,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語文成績。
- Q1 }) R Q' q9 c" o
1 T8 p; D% D' L$ K對於這種擔憂,小珊認為其實沒有必要:「高考語文有普通話辨音題,根本沒學生『敢』不好好學普通話。」
% p. J9 ?5 ^, Q! }6 k$ L- c
/ B; N, x! R+ z% a$ z專家說法 課堂規範已足夠* W# \/ q+ m# n! R: J$ n
) V# _' K& b' D! f8 Z
平衡發展更關鍵校園裏究竟容不容得粵語棲身?專家們亦有爭議。 & q0 ^' h. O! N1 V3 _( {" B' a
$ j6 H* K0 Z( | u' A% T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國光認為:「學校是一個特殊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還是應該提倡使用普通話,課間語言也不例外。粵語在學校也可以推廣,但不是鼓勵在校內使用粵語。可以以興趣小組的形式教粵語歌曲、粵語戲曲等等,這些都衹能屬於興趣拓展範圍。」 & H3 ^$ K2 b6 m( x
3 N- N0 U% b8 P
中山大學歷史博士、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楊權則表示,作為一種語言文化,粵語在廣州的確有萎縮趨勢。目前,我國的語文教育已上正軌,普通話已不需要刻意推廣,如何在確保語言教育規範的前提下,為方言的發展多留空間,值得思考。 4 A; g8 ?+ Y1 e
. \. Q# x1 u- q- y; R3 n+ q6 K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孔傑亦提出:課堂用語是普通話已經足夠,沒必要提倡學生在課間也說普通話。如果是方言地區的學生,應該提倡他們把方言和普通話都學好。最理想的狀態不是某種語言佔壓倒性的優勢,而是平衡發展。方言作為語言的一種,是很好的學習源,對青少年而言,接觸的學習源越多,對語言的敏感性就越強。 - U% G% `( ]9 `+ V! \! F" i9 r1 r. w- e9 c# o* o 惡性推普在廣東全面昇級
: o' S4 @0 P6 k" H
- ?5 m( N# }* S& j
0 U- }; r$ d1 y4 u3 x. `來自:$ q6 j. w3 B t8 E, u: V4 U+ X
http://post.baidu.com/f?kz=201779986
$ k4 W+ E; u4 m. E+ ~: ~2 [. y ~1 m
% B5 }" t. g' ? P, \3 d0 [(呢度原為新聞圖片,內容為一個個使用粵語嘅小朋友喺推普者嘅「帶領」之下笑住咁做一嘀傷害自己母語嘅行為)
" ~ F" g% ]* v6 F4 {- k |" z) n2 a) w) H+ A( j4 u6 |9 {" K
本報訊
" ^$ o; `+ D6 Y0 U「普通話,通天下」、「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普及普通話,四海是一家」……9月15日下午,××區實驗小學200多名學生在該校老師的帶領下,分赴到學校附近的華×、華×、馬×等三個社區,進行推普宣傳活動。- C6 K, x1 a2 E3 C0 P# F
' g1 x* i0 P3 w0 J8 a/ b
據瞭解,參加該次推普活動的學生,來自該校四年級。當日,同學們拿著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單,不少同學還精心製作了寫有宣傳標語的小紅旗,走到各居民區,邊用標準的普通話喊著宣傳口號,邊向路人和商鋪派發有關傳單,鼓勵人們平時多講普通話、講好普通話。華東社區居委會的鄺主任對於這些小宣傳員的熱情宣傳十分讚賞,表示平時要進一步學好普通話。/ Q0 x0 S+ l0 f9 Z0 W9 X. k: q5 P( a
* z1 p6 \% w! L+ U/ m7 g2 r# `% o" _
××區實驗小學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江門是廣東方言地區,不少學生在學校裏說普通話,一回到家後就說粵語,推普的效果還不理想。他們希望能借此機會,促使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多講普通話,讓普通話在社區成為「流行語」。 ) b3 q: @9 z, s7 R, k% w
" K( a3 p7 k4 R ~ ( r1 s# w. w2 Z! B& l2 Z6 i
+ G7 h' a* F8 G" K" X大陸幼兒園禁止小朋友講粵語
9 F: S7 {, X9 r ^回覆 引用 收藏 聯繫 ' I/ N% m: g% M3 ]% `
[轉]必須警惕幼兒園強迫小朋友講普通話的問題' J0 n6 a s4 T. {$ o1 i
5 y! M5 \, g5 R6 Y# \1 F$ b. ?, V小朋友先入為主, 先學會普通話, 自然就把普通話當成了他們的母語, 對廣州話沒有了感情!
8 V: R5 G. n" _' M9 I7 {
) _2 I9 D4 h' E& r) x8 C4 U幼兒園強迫小朋友講普通話, 中小學強迫學生講普通話, 大量外地人湧入使支持廣州話的人比例越來越少...
" Q. g$ K2 ]9 v ) F$ I* x; \% K( a
6 k0 ]6 ~8 w4 y+ A1 b, u5 ^[轉]南寧白話的滅亡 0 f" f5 ]2 y+ {* H" U; a" H
1 R. s, q$ V6 h# e7 Q/ N
/ j1 ^+ o7 _) ]& e
(廣西南寧白話與粵語很近似, 可以互相通話)
- z! J& J$ g6 m# ?, h* x" l3 _( [9 a. Z% L, o e
南寧白話的漸漸消失, 首先要追溯到上世紀 1 i0 o+ P$ x4 S! H3 q
當初八十年代南寧滿街的白話 F- y* y- ~0 F
你們也可以隨便在任何時間段在南寧電視臺打開電視收看到白話節目* g* v/ o$ |9 K( R: Z- u0 s( A
也可以上公交車時候,聽到熟悉的粵語+普通話,雙語報站. A: m3 n0 h! q; H" n y
) ^" X. c$ v6 T+ F. e0 l: @就是到了1996年一個春節 2 c3 f4 c# }5 Z. Y, d) J$ ]
不知道是不是在中央下猛藥推廣普通話在廣州失利的原因
2 N0 V% G3 ^+ v3 ^4 h就轉移陣地,想設法先拿下廣西,當然先向首府開刀
4 j# P* r9 P+ }4 O這一刀果然很見效果,首先政府出面,屏蔽掉了南寧電視臺所有白話節目
% F3 O, P( @) S
7 k* I! Y5 y7 J然後在96年的夏天把人民日常生活的公共汽車,雙語報站改為單式普通話
! t4 F: Z' X: w+ [當時對於本地的老百姓出門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尤其是老人家,完全不知所云; i6 I5 z6 z) H7 m& Q& _! @" R
4 R5 M6 T0 @" G7 W這一措施後,老百姓也儘量想恢復雙語報站,但是被否決了 8 D9 c- [3 F. g- S
從這點可以看出,南寧政府推普的決心 / M5 h: e( B/ P) y9 ]
, h8 R# U9 c, D' {2 O
十年啊....1996年到2006年 9 v/ b4 z8 v: U( y) L7 {
我真的非常佩服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南寧政府的積極配合
: I H i7 h$ k3 O8 h- T竟然十年....十年....如今的2006年
2 X+ x4 \2 |% u6 y/ T南寧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普通話的城市 1 {) B1 @5 X0 I/ }7 X6 a) [+ \ \" }
2 U# j5 k* q( m& s- g1 |可能當初中央都沒有想到,竟然用十年就可以把南寧方言解決' c0 u! u0 M, ~' {# z& H4 ?1 i! f
這當然也要歸功於我們的南寧政府,因為它確沒有哪一件事情,做得比這個還要好的8 H( ~, C3 s F) G' y
8 ?4 o- f; A, V* n) i當中央看到廣西原來是那麼好拿下,又轉回廣東
7 J. {& x$ ~# l- a哪裏知道廣東卻死死不放自己方言,拼命的抓住 $ C# Z" ^% H9 A: X5 h5 ?7 k
% R" [, A k- N( C V! m
我記得我們廣西大學老師說過,廣東白話一直是中央最頭痛的 # [" o# p& B$ [+ ^1 r' R
因為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大量開播自己地方語言節目 / t" h) x( ?2 E& k+ v& Y" D
1 u2 b1 S2 l. _& W. r3 Y看來也衹有廣東了,廣東人用毅力反抗! }, I' w H: K! I
唯今看廣西,也衹有梧州還是死死抓住白話不放了
' R9 [3 l( G* Z, Y
" n, n" Q" W/ g我從去年就離開南寧到柳州工作了
6 A/ i$ @7 ?: {; L- M; [發現柳州人有一大特點,他們很中意自己的語言 ; V1 o* v. v& x+ V
兩個柳州人在一起絕對說柳州話,不可能象我們南寧人在一起說普通話 : n* f$ j! {8 H8 r- u0 Y: x
4 ?+ P( p+ _% G2 _2 I7 N, z, U, H; Y# r+ W
我覺得在N年後,我們南寧真的大了,外地人來到南寧* m( s) V4 c. _, T& D6 p. M
問我們你們家鄉話是什麼說說啊.我們卻默默的低頭
% V* c# K% v( S: H# M# x, r- b2 m4 U# j) X+ S
十年啊,,就十年,政府首先斷掉了電視臺白話的傳播
- _" s T; x! c& [5 ~最狠的是,粵語報站也在當時最需要的時候給切斷了$ m2 N1 m% i0 j: N- e2 g# C, W
2 E. W' R/ b5 _9 v1 v
唯今我覺得白話的消失,我衹能說不怪任何人
& D! P1 a: D/ B) s( U. ~7 @衹能說南寧政府,你太讓我們失望了,自己的東西你都保護不住,人民不相信你& \: N0 ?+ _- n9 B. z# Y
0 j& N+ V- ^3 _/ k0 x3 L3 R1 w
很多人要說,因為南寧外來人口多,所以講普通話了5 J' z0 @5 a; u+ o% B' p
難道廣州不比我們南寧多嗎?4 f) V4 a- ~4 Q% \, |
4 u$ R' O1 M2 K& m
如今在他鄉柳州,天天聽到別人的方音,/ u! t; t4 v6 \" u6 O- r" W1 ]/ W; p
突然對於自己的家鄉話,有種陌生,感覺到很難過 1 t# r9 J1 a: R& Q6 ]' r% @$ g7 M
南寧啊南寧,十年時間就可以把你改變,
L" D& a% q! o3 w, x2 i3 c* |希望你還是你,南寧人還是南寧人$ N2 o/ \& [) r0 ?7 V3 H! @6 ]
; f. R h4 ` q0 B) I6 E' N1 A o T
8 j* M, v0 _& {: A+ Y7 X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語言,是滿人創造的 ! p. ~) N5 L. d) e+ Z
) }% K! x5 l8 y
9 E0 D. x1 ]# B( B+ z$ ^1 R[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E5 a K: M( D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 y. n7 w' D- e8 e 1 y& p/ P, v* }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1 r; M7 c- }3 q0 q/ B0 u# }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的,當時北京的兩種語言的地域差別是:內城說滿話,外城說明朝官話。
4 A3 D* P+ T3 C* M* k6 P+ a, a
, V. W6 j$ e0 m7 b D[滿語的分化——滿式漢語]2 H9 J8 }& {/ j4 y' q0 ?
由於滿語是一種北方民族的語言,滿人草原、叢林的原始生活以及滿族短暫的歷史文化局限了滿語的成熟水平。可以說,滿語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語言,不論它的發音、詞彙以及語法等都十分的原始和不成熟。即使在北京,滿語也難以滿足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北京的動植物、建築、日常用品等很多東西都是滿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這些東西用滿語都很難描述和交流。在滿人和漢人之間是這樣,在滿人跟滿人之間也同樣無法把日常生活所碰到的東西表達清楚,至於象漢人的建築工程用語、藝術語言、醫學及其它科技用語等高級語言使用則更加無法表達,當時的形勢是滿語在北京面臨無法交流的危機。面對有幾千年曆史的千錘百煉而成的漢語,滿人雖然奪取了中國的政權,然而其語言卻難以勝任統治中國的使命。但是滿人作為中國的統治者卻不得不面對要使用語言的生活政治現實。小至為了自己日常生活的表達,大至為了統治中國的政治需要,滿人都迫切需要一種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周圍生活的語言。改造滿語已經是來不及了,滿人除了學習和模仿漢語之外別無他法,因此,套用北京漢人的語言(包括詞彙和語音)成了唯一的選擇,於是第三種北京話出現了——滿人學講的蹩腳漢語(暫且把這種語言叫做滿式漢語)
+ M# }/ S6 m; ^. ?. h8 I) n , y* U7 x7 O; \0 ?
[第三種北京話的形成——內城北京話(mandarin)]
" l, d% G3 `7 }/ j6 R2 F北京城裏的一棵小樹、廚房裏的一件工具,用滿語都無法表達!因為滿族人的祖先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植物,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工具,這就是當時統治中國的滿族人所遇到的嚴酷的語言現實。滿語要繼續說下去,除了直接使用北京外城漢人的語言的詞彙和模仿他們的語音之外再也沒有第二種可能!就像日本皇軍學說中國話:「你的,八路的,幹活?」一樣,北京內城的滿人開始了他們艱難的模仿漢語的歷程。9 c& H2 i4 E4 A2 q, F! D/ r" \
# |. G4 s2 h) L. E1 C" S但是滿語對比漢語有它先天的殘疾,首先,入聲字一下子就全丟了,這就是漢語同音字增多最根本的歷史原因,用滿語套學漢語的發音更是不倫不類,可以肯定地說,這是發音最糟糕的漢語。但是,歷史就是這麼殘酷,滿人的這種蹩腳漢語比起日本皇軍的蹩腳漢語要幸運得多了,隨著使用人口的增加,這種讓當時的漢人老百姓笑掉牙的蹩腳漢語成了清朝統治階級的「共同語言」——這就是早期的普通話(暫時使用英語的稱謂把這種語言稱為mandarin)。
* V' \0 U. e3 d/ N0 F, c S
[; h' a4 @9 R1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走出北京內城,形成「官話」]
+ p6 ?# X' B5 |* s$ T隨著北京內城的「mandarin」這種蹩腳漢語的形成,在北京內城形成一個固定的說「mandarin」的人群。這個人群就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團體——八旗貴族。「mandarin」成為地地道道的清朝統治者的官方語言——「滿清官話」。
: T. j' v1 J1 d1 w
0 `5 |/ [5 p4 I" d具體的時間有待考證,在《康熙字典》中的語音跟今天的普通話的語音還是一定的差別的,但是跟其它漢語方言相比已經更接近今天的普通話了。
# f5 L( K& m9 l5 H% o/ u) A% M3 t4 v7 A( v, a
從「滿清官話」的形成史看,「滿清官話」受滿語的影響主要在語音方面,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蹩腳的漢語語音系統,而在詞彙和語法方面的影響則十分有限,從語言的本質上將,「滿清官話」還是應該歸屬於漢語的一種方言而不應該歸屬於滿語的一種方言,不過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漢語方言。
) Z+ C- |( n+ `8 l% m
) {" u; `' p/ e( c$ n) v[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落地生根,形成「國語」]$ l4 c" d3 R* h
「滿清官話」形成後,隨著滿清政權在地域上的延伸,操著「滿清官話」的八旗貴族也就從北京的皇家內城走向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於是各地的第一行政長官的口音又成了當地的標準口音。並在當地的上流社會向平民社會不斷地滲透壯大,最終使「滿清官話」成為中國的「國語」。( `) U$ P- r ]
5 g/ g4 ?+ w; ~從地域上來講,中國的北方是滿人活動的主要地區,也是滿語化程度最高的地區。而南方的個別地區,象兩廣、福建等地則由於「山高皇帝遠」而受到較少的影響,這也是南方諸語言讀唐詩宋詞比普通話更押韻更親切的根本原因,也是清代中國沒有著名詩人的根本原因。: U& a+ p6 D- |3 ^, \3 D
; X6 T) H7 h6 [! z4 s有一點要說明的是,mandarin是從北京內城繞過北京外城直接向全中國滲透而形成滿清的「國語」的,所以,北京的外城話並不是真正的「國語」——普通話,雖然「外城北京話」一直受「內城北京話」的影響並不斷演變,但是,正如北京的內城貴族和外城平民百姓是兩個互不兼容的兩個社群一樣,「外城北京話」和「內城北京話」是跟階級差別一致的互不相同的兩種語言。所謂的「北京話」一直是兩種:「外城話」和「內城話」,而各地方所稱謂的「北京話」實際是指「內城話(即mandarin)而不是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實際是對中國其它方言沒有影響的小語種。# S' [1 N0 h v# @
5 Y. d, s S8 J[內城北京話的發展——漢語代表語言地位的確立]0 W- M c' V# m0 D3 S3 c
mandarin經過滿清王朝200多年在中國的統治,再經過孫中山政權以一票之優勢對「國語」地位的表決,再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憲法上「國家代表語言」條文製訂,普通話——漢語代表語言地位已經是堅不可摧。$ |7 A: D: t$ c5 n
! R( F& J; o6 B0 N; S, p: G
[內城話北京話在北京的消失]4 f/ R9 `0 y1 Z, k/ y' z2 s
從語言史上講,普通話不是北京話,而衹是北京的內城話,隨著滿清王朝的解體,北京內城的貴族群體也就在北京城裏消失了,因而普通話的真正母體在北京城也已經不復存在了。把普通話硬說成是什麼北京話,這在100多年以前可能還有一半正確,但是在今天還這樣說大錯特錯了,因為「北京話」這個概念變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北京話」了。
% k! f! J" q5 G$ e2 e3 o 5 a3 b. i/ O0 a8 k5 _
[人工語言?]
* o4 s; x; ~' f0 n5 t" K( L9 j/ W) ]普通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什麼人工語言。因為100年前的中國完全不具備創造一種象普通話這樣的「人工語言」的學術能力,實踐中也沒有任何個人或任何語言學家群體是真正的普通話之父,在中國的近代語言學者們要努力創造中國的國語——普通話之前,滿清的統治者們如:道光、慈禧等就已經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真正的普通話之父就是他們——滿清北京內城的皇親貴族。
5 {5 Z& a3 v, Z' } 8 k* O3 h2 w( l4 {3 S7 }. C+ K
; m' H: e# [' @8 A+ X6 G, d6 \http://forums.cantoneseculture.com/forums/529/ShowThread.aspx#529 |
|